分享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褶皱!

 昵称QAb6ICvc 2020-07-18
作为地壳中最基本的
构造型式和最引人注目的地质现象。
褶皱是由岩石中的各种面的
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图源@Diane Earl)

(图源@Mikenorton)
(图源@Callan Bentley)

(图源@Callan Bentley)

(图源@PAILIN-SAPPHIRES )

褶皱的形态千奇百怪、
复杂多样,其规模小可至
显微镜下的微型褶皱,
大可至卫星图上的区域性褶皱。

(图源@Canyonlands by Night & Day)

(图源@James St. John)

(图源@Oklahoma University)

褶皱究竟如何形成?
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01

根据形态特征和
组成褶皱的地层面向,
褶皱可被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背斜( anticline)
和向斜(syncline)

(图源@Velosqueak)

背斜外形上多为向上突出的弯曲,
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
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
岩性脆弱,易被侵蚀,
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

背斜(图源@E. R. Degginger)

向斜岩层则一般为
向下突出的弯曲,
岩层愈往中央,愈年轻。
原始形态使向斜可成为谷地,
但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坚实难被侵蚀,整体经
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

向斜(图源@Wilson44691)

褶皱要素是褶皱的
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核、翼、转折端、枢纽、
轴面、拐点以及脊线和槽线

(图源@文献[1])

(core)是褶皱的中心部分,
(limb)为褶皱中心
两侧平弧状的部分。
相邻背形和向形共用翼的
褶皱面上凸与下凹部分的
分界点(翼部曲率为零)
被称为拐点

(图源@Learning Geology)

翼间角是指正交剖面上
两翼间的内夹角,
而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枢纽 。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
另一翼的弯曲部分被称为
转折端(hinge zone)。

(图源@Brews ohare)

同一背形褶皱面的
最高点的连线称为脊线
反之,同一向形褶皱面的
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
面称为轴面( axial plane),
轴面与地面或其他
任何面的交线称轴迹

轴迹

褶皱转折端的形态有
圆弧状、尖棱状、箱状等,
据此褶皱可被描述为以下几种

(图源@Learning Geology)

根据翼间角的大小,
可将褶皱描述为
平缓褶皱、开阔褶皱、中常褶皱、
紧闭褶皱和等斜褶皱

(图源@文献[1])

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
褶皱可被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

(图源@文献[1])

褶皱根据其对称性可分为
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
对称褶皱的轴面与褶皱
包络面垂直,且两翼长度基本相等。
不对称褶皱的轴面与褶皱的
包络面斜交,且两翼长度不等。

(图源@Jahangir Alam)

褶皱的平面出露形态可根据
褶皱中的同一褶皱面在平面上
出露的纵向长度和
横向宽度之比来描述。

峡谷地国家公园穹隆构造(图源@Doc Searls )

长与宽之比近于1:1的褶皱
为等轴褶皱,等轴背斜又称
穹隆构造(dome),等轴向斜
又称构造盆地(basin)。


长与宽之比约3:1~10:1的枢纽
向两端倾伏的褶皱为短轴褶皱。
长与宽之比大于10:1的
各类狭长褶皱被称为线状褶皱。

褶皱俯视图(图源@Alexey Sergeev)



02

褶皱的空间位态取决于
轴面和枢纽的产状。
以轴面倾角为横坐标,
枢纽倾伏角为纵坐标,
褶皱可被分为7种主要类型

(图源@Learning Geology)

其中直立水平褶皱、直立倾伏褶皱
和倾竖褶皱轴面直立,表示
褶皱两翼倾向相反,倾角相等。

直立水平褶皱(图源@Krista )

斜歪水平褶皱和
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
表示褶皱两翼倾角不相等。
当两翼倾向同一方向时,
其中一翼地层面向下,即倒转褶皱

倒转褶皱(图源@Britannica)

平卧褶皱和斜卧褶皱中的
一翼地层同样面向下方。

石灰岩平卧褶皱(图源@facstaff.wwu.edu)

根据褶皱中各层弯曲形态的
相互关系可将褶皱分为
协调褶皱和不协调褶皱
其中协调褶皱主要包括
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


平行褶皱又称同心褶皱、等厚褶皱。
它是一套大致呈
同心状弯曲的褶皱岩层,
同一褶皱层的厚度保持不变,
愈近弯曲中心处岩层褶皱愈强烈,
远离弯曲中心处岩层褶皱愈平缓。


相似褶皱中各岩层成相似弯曲,
即其曲率半径大致相等,
但无共同曲率中心,故褶皱形态
在一定深度内保持不变。
同一岩层的真厚度在
翼部变薄,转折端加厚;
但顺轴面方向的视厚度在
褶皱的不同部位大致相等。


最典型的不协调褶皱是底辟构造
系地下较深处的密度较小的
高塑性低粘度的岩石向上流动,
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
所形成的穹隆或蘑菇状构造。
一般分为底辟核、核上构造
和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底辟构造(图源@文献[2])

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只是
褶皱层可能出现的多种形态中
的两种简单类型。而兰姆赛
根据褶皱层的相对曲率
(可用等斜线表示),
提出了一套形态分类。

(图源@Learning Geology)

在地壳一定区域或一定
大地构造单元里,不同形态、
规模和级次的褶皱常以
一定的组合形式展布。
褶皱的组合主要包括
下面三种代表性的典型类型。


阿尔卑斯式褶皱其基本特点是,
一系列线状褶皱成带状展布,
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
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
连续波状,同等发育,布满全区。

阿尔卑斯式褶皱

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
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
为强烈地质作用轴向水平挤压的后果,
多构成巨大褶皱山系主体。

阿尔卑斯山褶皱

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
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
向斜相间排列而成。
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
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

侏罗山式褶皱

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
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
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
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

侏罗山脉背斜(图源@J We)

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
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
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
平缓开阔,常呈箱状。

侏罗山山脉

日耳曼式褶皱又称
断续褶皱、日尔曼式褶皱。
这类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
十分轻微的地台盖层中,
以卵圆形的穹隆
或长圆形的短轴背斜为主。

日耳曼式褶皱(图源@文献[1])

褶皱翼部倾角极缓,甚至
近于水平,但规模可以很大,
延长可以数十公里计。
它们可以孤立地产出于
近水平的岩层中,也可以成群地
出现并有规律的定向排列,
如雁列式短背斜。

巴基斯坦雁行褶皱(图源@GoogleEarth)



03

褶皱的形成机制与其受力方式、
变形环境及岩层的
变形行为密切相关。
不同的形成机制在不同的
条件下起作用,常见的有:


纵弯褶皱作用是岩层在
受到侧向的顺层挤压力的作用后
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纵弯褶皱形成的前提是
岩层层理和岩层间力学性质的差异。

单岩层纵弯褶皱变形(图源@文献[1])

如果岩石在力学性质上
是均匀岩石或两层岩石力学性质
差异较小,则产生均匀压扁;
如果岩石力学性质不一致,
则:强硬层(能干层)呈
正弦曲线状弯曲,
软弱层(非能干层)则均匀压扁。

纵弯褶皱作用下的弯滑褶皱作用和弯流褶皱作用

横弯褶皱作用是岩层受到
和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
而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一般认为岩层初始产状呈水平状态,
因而横弯褶皱作用的外力是垂向的,
如基底的差异性升降、底辟作用等
都可导致盖层发生横弯褶皱。

纵弯(上)与横弯(下)

因褶皱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
各层都没有中和面。
由于褶皱顶部受侧向拉伸最强,
如岩层韧性较强将形成
顶薄褶皱,又称上薄褶皱。

(图源@文献[1])

如岩性偏脆性则可能于
背斜顶部形成地堑,或者于
穹状隆起顶部产生
放射状或环状正断层等,
以总体达到岩层伸展的效果。

(图源@文献[3])

剪切褶皱作用是岩层沿着
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
不均匀的剪切滑动而
形成弯曲的褶皱作用。


它一般发生于韧性较大的岩系
或处于地下较深层次的
层状岩系的韧性剪切带中。
这种情况下,整套岩系的
平均韧性较大,各个岩性层间的
韧性差极小而趋于均一化。

剪切褶皱(图源@see.leeds.ac.uk)

柔流褶皱作用是一种
固态流变条件下的褶皱作用,
发生在具有高韧性
和低粘度的岩石中,
岩石可呈类似粘性流体
发生粘滞性流动。

柔流褶皱

在较简单的层流下形成的
柔流褶皱,实质上仍是一种
剪切褶皱作用,仍有规律可循,
可以再造其所反映的物质运动方式。

柔流褶皱(图源@r/geology)

而在紊流下形成的复杂褶皱,
已很难再造其运动学图像,
因此对区域应变场和
应力场的分析已无实际意义,
但仍可以说明其变形时所处的条件。






参考资料:

[1] 徐开礼, 朱志澄.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M]. 地质出版社, 1989.


[2] Zhang Y , Krause M , Mutti M .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Evolution of Zechstein (Upper Permian) Salt in Northeast German Basin: A Review[J].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3, 03(8):411-426.

[3] Carruthers D , Cartwright J , Jackson M P A , et al. Origin and timing of layer-bound radial faulting around North Sea salt stocks: 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ving stress state around rising diapirs[J]. Marine & Petroleum Geology, 2013, 48:130-148.

[4] 俞鸿年, 卢华复. 构造地质学原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org.cambridge.ebooks.online.book.Author. Structural Geology[M].

Google Earth、NASA、YouTube、维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