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有很多外号,如无事忙、混世魔王、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等。 其中有一个外号大有争议,那就是“绛洞花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红楼梦》认为是“绛洞花主”,鲁迅甚至绝大多数的“红学家”均对“绛洞花王”不屑一顾。 笔者不知这些“红学家”将“虎兔相逢大梦归”篡改成“虎兕相逢大梦归”,又将“绛洞花王”指鹿为马说成“绛洞花主”,不知意欲何为呢? 作为读者切勿人云亦云,有一句话叫“眼见为实”。大家不妨亲自去翻一翻各版本的影印底本,不就什么都清楚了么? 实际上,主流版本甲戌本上的批语,以及庚辰本上面均白纸黑字写着“绛洞花王”四个字。笔者就这里截图如下,以正视听: “绛洞花王”在全书共出现了两次,最早见于第三回。当时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宝玉时,说他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此处脂砚斋批曰:“占(与)绛洞花王为对看。” 第二次出现在第三十七回起诗社的时候,当时大家互起雅号。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王’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 从贾宝玉的口中,我们便得知“绛洞花王”是贾宝玉小时候的旧号。 那么,“绛洞花王”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认为贾宝玉惜金怜玉,是护花使者。这是因为大观园里百花开:如宝钗是牡丹花;探春是杏花;李纨是梅花;湘云是海棠花;麝月是荼縻花;香菱是并蒂花;黛玉是芙蓉花;袭人是桃花。第十七回脂砚斋批语更是称“宝玉系诸艳之冠”,所以贾宝玉就是万花丛中的那一点绿。 也有人认为是贾宝玉“绛芸轩主人”的别称,意为绛芸轩里的养花主人。云云。 笔者向来喜欢挑战,这里也试着解答一番。至于孰是孰非,悉听读者自行判断。 为什么贾宝玉是“王”,而不是“主”? 这是因为贾宝玉其实是乾隆帝,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王”! 那么,贾宝玉为什么是“花王”呢? 这是因为乾隆帝小时候也就是15岁时,被雍正帝赐居于圆明园的“武陵春色”,他在此处读书居住三年。武陵春色景区,初名桃花坞,模拟晋朝末年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境界而建。溪畔种有上万株山桃树,每到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溪水两旁到处是一团一团红色。 无数盛开的桃花倒映在清澈碧绿的溪水中,犹如天上落下的彩霞。用乾隆的话说:“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潮曦夕阳,光炫绮树,酣雪烘霞,莫可名状。”景色非常绚烂。 一条“桃花溪”蜿蜒穿越其中,小溪入口处叠石为岩洞——桃源洞(又叫桃花洞,今尚存)。人们划着小舟,沿着落英缤纷的桃花溪逆流而上,穿过桃源洞,进入了“世外桃源”…… 可以想象,少年乾隆帝一边读书,一边玩弄桃花。他将飘落的桃花收集起来,埋进了花冢。被《红楼梦》作者看在眼里,这才留下了千古绝唱《葬花吟》。甚至不排除《红楼梦》作者和乾隆帝是小时候玩伴,他们在一起玩耍。 正因为乾隆帝拥有了“武陵春色”整片桃园,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花王”。 另外在“武陵春色”有一处石洞,雍正帝题额“壶中天”。又诗云:“洞内春长驻,壶中月更辉。一潭空似镜,碧色动簾衣。”不过笔者认为“绛洞”和“壶中天”应该无关,理应和“桃花洞”有关。 “桃色”,绛也。桃花洞,绛洞也。故,乾隆帝是“绛洞花王”! 那么乾隆帝小时候的外号,是不是就被大家称作“绛洞花王”?这事,乾隆帝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请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