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图片选用戴安·阿勃斯的作品。
摄影,入门容易,进阶难,成精难上加难。
拿着摄影机,对着美好的事物,咔嚓拍下,可能会诞生一张好照片;跟着一大群摄影人,在他们中间,摁一下快门,也可能产生一张好照片。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摄影很简单。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拍摄不是随性的,是为了完成一个指定的任务或项目,还能摁几下快门就交差吗?
摄影人,跨进这一领域,就要做好长期学习和训练的准备。用知识和实践,跨越不同阶段。
看见美好
给美好的事物拍照,几乎是人审美的本能。
江河、湖泊、山峦、田园、花草、美女,自然中绚丽的色彩,城市中的人造美景,让无数的摄影师着魔般的狂爱。没有人不向往美好,没有人不迷恋自然。只是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人们关注于自身更多,关注于生活现实本身更多,主动性的屏蔽了身边随时可见的美好。
各种各样的摄影培训机构和摄影旅行团,让在生活现实中挣扎的人们,重新恢复对美好事物的观看。拿着摄影器材的人们,对着美好的事物,留下一大堆图片,用意淫的美好,代替沉重的生活现实。一些在犹如在盐山上掘金的狂热者,天不亮起床、等待朝霞、等待特殊天象,捕捉一些奇幻风景,满足一下用美好平抑沉重生活现实。
摄影术从1839年发明至今,无数的人拍下了山河的气象万千。但大自然在亿万年之中,上演了几乎无法统计的奇特天象,并且在未来,还会继续上演。我们的后人,会从自然中直接感受,根本不可能去硬盘中寻找被我们今天记录下来的美好天象。
不论是拍美女,拍花草、拍风光,拍自然天象,都是利用审美本能,记录眼下所见。
注重炫技
用摄影器材拍照,越过审美本能的拍摄之后,自然会关注技术。
不同的景深,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曝光组合,不同的摄影技术,拍到照片自然各不相同。进入技术练习阶段的摄影人,更多地关注那些炫技的照片,如慢速照片,超高速照片、追随拍摄的照片、长时间曝光的照片、浅景深的照片、多次曝光的照片、用广角镜头拍摄变形的照片等。
为了拍到这些炫技照片,摄影人会投入很多的金钱和时间,这也是摄影人难以逾越的阶段。摄影人为了拍到超长焦压缩景深的照片,会掏钱买长镜镜头,会不断地升级长焦镜头;为了追求变形,会掏钱买超广角甚至鱼眼镜头;为了提高快门速度,会买大口径的镜头;为了更好的画质,会升级相机,接着升级电脑;为了尝试更大画幅,又买更昂贵的器材。进入这个怪圈内的摄影人,仿佛是器材商的VIP客户,只要是最新、最贵的器材,毫犹疑地拿下。器材越买越多,照片越拍越能获奖,让摄影师坠入拍摄、获奖、升级器材、再拍摄,再获奖的怪圈。
炫技的照片,很特别,能迅速地从一堆照片中胜出,在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获奖,是让摄影人激动的事,可以邀请三五好友,喝酒吃肉庆贺,还到得到一些诸如获奖大王、摄影大师、摄影名家之类的虚衔。但静下来一想,获奖是什么?获奖是用自己标准拍照的图片,符合了评委的评判标准,是投入所好而已。再深入想一下,哪些评委,拍出过什么样照片,写出过什么样的评论、编辑过什么样的照片,他们对影像的认知标准,靠谱吗?
关注本质
摄影如爬山,越向上越难。
越过炫技阶段的摄影人,自然会思考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那些打着快乐摄影旗号的人,只不过是不愿反思自己,不愿追求本质的人。他们犹如探究柏拉图洞穴的人,刚拿着火把走进洞口,就宣布我看到了全部洞穴。
摄影,是工具,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器材越来越智能化。只要摁下快门,就有图像产生。
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讲得很清楚:摄影必须回归她自己的职责,像一位侍女一样驻守在科学和艺术边上。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存状态。如何用图片表述自己的观察,如何让图片更具力量,能吸引人观看,是摄影师的不懈追求。
追求完美
摄影是一门遗憾的学科,特别是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永远可以改进,永远会有新的观察点。
进取的摄影师,总是在和自己轻劲。和自己的昨天较劲,和自己的能力较劲,和自己的惰性较劲,和自己的偏见较劲,总是在清算自己的不足,总是在总结自己的失误,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前行。
一个摄影师,有一种甚至数种思路表达一个观点。为了将观点表达得清晰、有力、耐人寻味,他要反复比较,最终锁定一种思路,这个过程,也是追求完美的过程。
器材的选择、观察的实施,沟通、拍摄、编辑、传播,都需要摄影师精益求精。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追求完美的摄影师折腾多次。这种折腾,是不满足,是对抗自己,也是摄影师的境界体现。
找到自己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师,会在摄影之中,找到自己。
通过摄影,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社会中的偏见,反思人的本质。
从关注本质开始,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摄影师不但在拍摄被摄者,也在找寻自己。摄影师,将自己的知识,经历,修养、对社会的认识,都融入到社会纪实专题摄影之中。通过被摄者,通过专题,找到人作为人存在的尊严,人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权利。
摄影师在社会纪实专题的进行中,也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影像风格,这种风格,能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的摄影师。
被标签所累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只要坚持下来,通过五年时间,就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摄影师,也会因为一组专题摄影而被人广泛熟悉。这组专题摄影,也成了摄影师被认知的标签。
追名逐利的摄影师,会用这组专题,获取各类好处。甚至因为这组专题的标签,陷入成功的怪圈,夸夸其谈,把自己描绘成无人能敌的大师。
真正的摄影师,一生都在学习和思考。他们没有标签,他们敬畏生活,他们有一颗好奇的心,总是在寻找感兴趣的话题,用图片记录下来。
返回初衷
摄影师,不论处于什么阶段,都要随时提醒自己,拿器材拍照,初心是什么?
为了赚钱,大胆地去从事商业,你能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就能获得多大的财富。为了名利,就要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用可以让世人铭记的方式,让自己英名长存。为了初心,当然要不计一切后果,全身投入其中,让图片,永恒存在。
占有兵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