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志颖妈妈道歉:做到这3件事,父母离婚不会伤到孩子

 富书 2020-07-18



进化妈:即使父母分开了,对孩子的爱不要清零。父母学会对孩子讲爱,孩子才能感受世界的温柔,长大后成为有爱的孩子。


作者:桐煊格格(爸妈进化论主笔)

最新一期《婆婆和妈妈》节目中,林志颖妈妈跟儿子道歉的片刻触动了我的泪点。

一家人开车去小时候住过的老宅走一走,看一看,婆媳之间聊到了林志颖小时候。

妻子陈若仪说,志颖不太愿意回忆小时候的事,说那时的自己过得不开心。

林妈妈迟疑了片刻,坦言在34岁的时候,因为没办法和丈夫共同生活下去,迫不得已选择离开。

她自认为没有缺席孩子们的童年,每个周末还是会带着儿子们出去玩,给他们买吃的,给孩子们拍照,想来,孩子们应该是快乐的。

林妈妈问志颖:“难道妈妈不温暖吗?”林志颖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别人的妈妈比差一点点。

林志颖回忆说,小时候的自己经常听到爸妈吵架的声音,给他的童年造成了深深的影响。

听到儿子“记得都是不开心的事情”、“小时候的快乐少一点点”的回答时,林志颖妈妈瞬间泪目,哭着向儿子道歉:

 “我跟爸爸一年讲不到两个月的话,几乎都是冷战,我也是没办法”、“一直想跟你们说声抱歉,但是没机会”。

东野圭吾曾说:很多父母双全的孩子,最后也生活得不幸,孩子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父母是否双全。

如果父母不得已要离婚,为了减少对孩子的伤害,请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长在爱里的孩子, 

心有大爱,眼有光芒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说过:一个人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获得成功。

在表姐8岁那年,爸妈有了离婚的打算,他们真诚地跟表姐说了离婚的事。

刚开始,表姐怎么都不同意,说:“你们离婚了,我就是一个没人管的野孩子,爸爸妈妈再也不会爱我。”

但是表姐的爸妈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她的爱一分也不会少,她还是爸妈心中的宝贝。

周一到周五的时候,表姐跟妈妈一起住。

一大早,妈妈会准备丰盛的早餐陪她一起吃早饭;放学的时候,总会第一个出现在校门口等着表姐;到了晚上,就是母女俩讲“秘密”的时间。

周末是爸爸陪伴表姐的时光。

爸爸会陪着表姐去她喜欢的娃娃机上抓娃娃,会陪着表姐去玩刺激的过山车,也会带着表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正因为爸妈对表姐百分百的爱,让表姐一路快乐成长。

斯宾塞说:在充满爱的温馨的家庭中,教育与快乐是联系在一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仅尝到了甘苦,而且与孩子一起得到了成长。

很久之前听妈妈讲过,远方亲戚家有个小孩父母离婚后过得很惨。

我一直以为那是妈妈编给我听的故事,直到那天妈妈接到电话手都抖了,我才知道这是真的。

原来,男孩爸妈离婚后,妈妈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跟着爸爸,平时对他也是不闻不问,甚至喝了点小酒还要揍他。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他成了问题少年,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抽烟、游戏、喝酒。

之所以打电话,是因为男孩被爸爸打得进了医院,老家没啥亲戚,打电话让我妈转点医药费过去。

我感到无比心疼。

李玫瑾说过:一个人如果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以后善待这个社会。

即使父母分开了,对孩子的爱不要清零。父母学会对孩子讲爱,孩子才能感受世界的温柔,长大后成为有爱的孩子。

活在被尊重世界里的孩子,

是多么幸运

近日,52岁的伊能静再次回到荧幕前,谈到儿子小哈利的教育心得时,我被她深深圈粉了。

伊能静和庾澄庆离婚多年,但是在教育孩子时始终尊重孩子,儿子小哈利和她的关系特别好。

在小哈利生日的时候,伊能静发了一条很长的微博:

“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与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得体的退出,是我给你成年时最好的礼物。”

伊能静明白,18岁的儿子一定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在合适的时机,她会得体地退出,给孩子最好的尊重。

《道德经·悟道心得》中说: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这一生中,父母能给孩子们最美的祝福!

伊能静也深知,尊重是相互的。所以,在她想要开始另一段感情之前,她先问了儿子的想法。

小哈利鼓励伊能静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并给妈妈的婚礼做了证婚人,这大概是亲子关系最好的体现了。

然而,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妈妈宋倩和爸爸离婚以后,身为物理老师的妈妈对英子的要求很高,尽可能为英子创造好的环境。

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安排着英子的一切。英子喜欢天文,想去南京大学读天文专业,妈妈却怎么也不同意。

虽然英子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她却并不开心,更因为妈妈的施压,弄得英子情绪崩溃,得了抑郁症,最后差点跳海......

心理学家李雪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会到痛苦。

给孩子一点空间和理解,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让他们有机会去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沐浴在陪伴里的孩子,

特别温暖

最近一期《少年说》中的女孩胡绚喊话爸爸,希望爸爸能找个女朋友。

胡绚说,爸妈离异以后,妈妈很快就开始另外一段感情。但是爸爸为了自己一直孤身一人。

爸爸独自一人承担了很多,除了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更把自己捧在手心。

他会抽出空余的时间,陪自己做作业,陪自己逛街,陪自己追星。

有一天,爸爸生病了,看着爸爸绷着绑带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胡绚突然发现爸爸好孤单,好可怜,连一个照顾他的人都没有。

胡绚发自内心希望爸爸找到另一半,这样就有人照顾爸爸,陪伴爸爸。

因为爸爸的爱,让胡绚也变成了一个温暖的人,会体恤爸爸的辛苦,成长为快乐健康的女孩。

不得不说,这样的父亲和孩子都值得被点赞!

比起离婚,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孤单无依靠。

电影《克莱默夫妇》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家庭片,夫妻俩虽然离婚,却依旧深爱着孩子。

妻子突如其然的离开,让原本在事业上如鱼得水的丈夫不得不照顾起儿子的饮食起居。

早上手忙脚乱和儿子一起做早餐,气得把锅子都砸在地上,却还是强颜欢笑说自己可以。

儿子对妈妈突然的离开感到困惑,问爸爸:“是不是因为我不乖,妈妈才离开?”

爸爸克莱默尽力向儿子解释:“妈妈的离开是因为爸爸做得不够好,妈妈还是很爱你.....”

虽然离婚,在孩子面前还是维护好妈妈的形象,这也许是爱孩子的最高境界了。

克莱默和儿子的生活越来越和谐:早上,儿子摆餐具,爸爸倒牛奶;晚上,爸爸讲故事,儿子听故事;周末,爸爸坐在长椅上,看着儿子和伙伴玩耍。

因为爸爸全心全意的陪伴,儿子忘却了妈妈离开的不开心,每天依旧快乐地上学放学。

克莱默夫妇成熟的离婚姿态,让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巴尔扎克在《于絮儿·弥罗埃》中说: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童年,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能够绽放自己的生命华彩;

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的疼爱,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的人;

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让孩子一生都感受到温暖。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沐浴着爱的光芒,长出自己的力量,和父母在成长的旅途中相伴相生。


作者简介:桐煊格格,富书专栏作者,富书持续投稿变现营学员,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90后宝妈,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喜欢用文字的形式和大家交流,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