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我和我的祖国》

 突突101 2020-07-18


王菲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献唱同名主题曲时,许多人表示无法接受,在他们眼中,《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情感更应该是高亢壮阔的,而在王菲演绎之下,却显得小家子气。但当我们真正看完电影,就会明白王菲的歌声之于电影,其实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也会明白,原来爱国,也可以是一种私人且温柔的情感。

如同王菲的歌声一样,她赋予了一首我们异常熟悉的歌曲一次全新打开方式,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也是过去许多年主旋律电影的一次革新,过去的主旋律电影,总脱离于群众基础,核心表达是上层建筑视角,大开大合的剧情,烘托着关于伟人或历史本身的那些高光时刻。很显然,《我和我的祖国》不太一样,故事本体不再是事件或伟人,而是历史或事件背后的小人物,情感也不再一味高亢激昂,而是温柔美妙,有着人文式的绵绵回味。

电影由七个短片七个故事组成,背景都是设定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那些大事件之中,譬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故事讲述上依循着大事件里看小人物的整体逻辑,家国情怀,从小处着眼。建国70周年,如果说电影外现实中的阅兵典礼是彰显我大国风范自上而下的盛大派对,那么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则是一封封自下而上献给祖国的告白信。

事实上,电影中几则故事的转场,也都是以书信形式展开,在我看来,再合适不过了,电影中七个故事,分别为《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以及《护航》。

《前夜》作为开篇,还是很好的起到了定调及示范作用,黄渤在片中表演深入人心,《前夜》兼具泪点与燃点,导演管虎满怀真诚,期待早日看见《八佰》。

《相遇》导演是张一白,如同张一白过往所擅长的片种一样,这个短片核心元素也是爱情,故事讲述了一名科研人员为了我国原子弹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电影故事相对单薄,整体也较为单线条,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

《夺冠》则是我比较喜欢的短片,如果片子没有长大后那狗尾续貂的一段,那么该片会是我心中最佳,《夺冠》故事背景设定为1984年中国女排勇夺三连冠时期,故事则聚焦在小男孩冬冬身上,他为了“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做了一次艰难抉择,短片里冬冬在天台上的“超人”形象,对着爸爸最后那一句画龙点睛式的“我家天线太烂了”的哭喊,充满了巧思,让人忍俊不禁又深受感动。

《回归》是所有短片中故事讲述核心支线人物最多的,片子题眼其实与《前夜》类似,都是升旗与时间,不同的是,《前夜》聚焦在黄渤一人身上,而《回归》则分摊在升旗手杜江,香港警察惠英红,以及修表匠任达华身上,其中任达华的角色让人一瞬间回想起2010年的片子《岁月神偷》。片子整体让人觉得有些散,戏剧不够,最后还是靠罗大佑那首《东方之珠》赋予核心力量,所以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

《北京你好》基本是我最喜欢的一则了,宁浩的幽默,葛大爷的表演,这样搭配起来总是能够给人以惊喜,片子聚焦08年奥运,又巧妙融入了汶川地震,故事简单又直接,葛大爷在片中的形象特别深入人心,狡黠、市井却充满善良,为了小男孩心碎的梦想而送出奥运门票的举动,让人觉得无比暖心。

《白昼流星》貌似是风评最差的一则短片,片子核心主角是陈飞宇与刘昊然两个年轻演员,方言台词功力以及表演实力的确都有些稚嫩,多次让人无法代入。但整体我其实还算是喜欢,与其他几则短片比较,《白昼流星》如同片名一样,独有一种特别气质,魔幻又浪漫,最贫穷的地方出现了代表未来的宇宙飞船,田壮壮在片中的角色是很典型的人生引路人形象,他始终不放弃两个年轻人,引领他们看到希望,就像映照这个国家的表达一样,不漠视贫穷,而是去改变它。陈凯歌的片子一如既往充满意象表达,《白昼流星》尽管在执行层面有不少肉眼可见的短板,但这个短片却最是意味深长,值得回味。

《护航》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则,其一故事太简单,人物形象也异常单薄,基本没有什么惊喜,唯一有些意外的地方,便是片中雷佳音那句话到嘴边关于开飞机打飞机的黄腔了。

从电影本身层面上来说,《我和我的祖国》当然不是那种我很喜欢的电影类型,这种命题作文式的片子,在艺术层面是有着先天上限的,但这并不代表片子没有美感没有意思,相反,《我和我的祖国》诠释得非常好,他为最广大的中国公民提供了一个爱国的私人表达出口,也让我们的心无比融洽的紧贴在一条线上,这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最大意义,也是它最美的地方。

最后排个序吧,《我和我的祖国》中七则短片,我最喜欢的依次是《北京一夜》、《夺冠》、《前夜》、《白昼流星》、《回归》、《相遇》、《护航》,你呢?


头图:《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你还可以:

我看《罗小黑战记》

在美国的中国工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