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钱学森”,不畏美国威逼利诱,回国致力于解决能源短缺

 孙年飞 2020-07-18

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而科技的发展和突破在于人才。

我国从百废俱兴到国力昌盛,离不开一代代人才的努力。建国之初钱学森、邓稼先等留美科学家,不畏美国的重重阻扰,选择回到百废俱兴的祖国,开启了为国效力,为民立命的科研生涯,创造出了我国的“两弹一星”。

当代“钱学森”,不畏美国威逼利诱,回国致力于解决能源短缺

如今我国国力已经非常强大,各项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也有很多危机,其中一项就是能源危机。

能源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弊病。

在这种情况下,一位留美科学家毅然选择回国,从事能源相关研究。他就是被称为当代钱学森的潘锦功。

当代“钱学森”,不畏美国威逼利诱,回国致力于解决能源短缺

潘锦功原本是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任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研究中心的常务副主任和创办者之一。在美国期间,他发明了一种新型发电材料,这种新型的材料是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玻璃,运用这种玻璃就能实现无污染的高效发电,从而使得自然环境的压力能够有所缓解。

这项发明被美国国会领袖视为关系到美国未来国家能源安全的技术。所以,美国是不可以轻易放他回国的。

当代“钱学森”,不畏美国威逼利诱,回国致力于解决能源短缺

早在2009年在成都的一场新能源展会上,看到国内对新能源的热情,让他决定回国创业。

虽然这中间少不了美国的威逼利诱,但潘锦功背后是国家的强大,所以他还是顺利回国,来到成都双流,开启了他能源领域的创业之路。

创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好在潘锦功背后有国家的扶持。

2015年底,他的项目被纳入事关振兴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项目行列,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资金1.59亿元;

2016年,他的研发中心将小片电池光电转换率提升至17.8%,远超工信部13%的标准;同年,公司在德国的制造中心,也完成了机器设备的制造,第一条生产线的机器正陆续漂洋过海向着双流的方向前进。

终于,他实现了他的科研梦想。如今,公司现已斩获的订单,足够年产100兆瓦的生产线生产一年。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他的发电玻璃。发电玻璃是把碲化镉薄膜“刷”在玻璃上,就能够实现发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玻璃墙上打造一个大庆油田、三峡电站。在未来,我们每家每户的玻璃窗都将是一个小型发电站。

这项技术不污染环境,正符合我国目前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如果潘锦功留在美国,那么这项技术现在就是美国的了,我国可能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物力去研究。

好在如今,因为潘锦功的回国,我们在这项技术上已经领先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回望回国创业之路,潘锦功说“感谢国家,给了我们报国的机会;感谢时代,把机会给了愿意坚持的我们。”

我们也要感谢潘锦功,感谢您把这么优秀的科技带回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