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牛图》|这幅画太牛牛牛牛牛了

 好大水 2020-07-18

大抵唐人无有不工者,许多人官居高位还写得一手好诗,文能提笔作字、绘画,武能上马定乾坤。

韩滉就是其中之一。
他十几岁就步入仕途,从参军做到了宰相,在兵法、文书、用人、运输、理财等方面都有涉及。他还好鼓琴、善书画,草书深得张旭精华。
他在地方主政期间,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农政实践,经常深入农村、田间,感受民间疾苦。
在深入民间的同时,他将那些风土人情以绘画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宋代《宣和画谱》收录了他的36幅作品,风格几乎都是以农家、田事为主,如《古岸鸣牛图》《乳牛图》《集社斗牛图》《归牧图》《农童戏蚁图》《雪猎图》《田家移居图》《丰稔图》等等。
如今,这些画作都已不存,幸好还有《五牛图》流传于世。

《五牛图》是为数不多的唐朝传世纸绢画作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十大传世名画之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不接受国外展览,想看这幅画只能去北京。即便是在故宫展出,也有时间规定,它只能在每年气候宜人的9、10、11月露脸。
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书画多以花鸟人物为主,以牛入画又如此生动的,《五牛图》堪称孤品。
有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朋友问他,为何驴、牛和马这些常见之畜,却最难画?韩滉说,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

韩滉能够在大家避之不及的领域展现自己的特色,不光要有足够的胆识还要高超的技巧,这一点在《五牛图》上展露无疑。

《五牛图》是韩滉在耳顺之年的一幅作品。据说,当时韩滉正走在田间夕阳中,恰好看到卸下犁具、闲暇吃草的耕牛,感慨颇深,于是就有了这幅画。

画上有五头神态各异的牛。从右至左,第一匹是一头棕色的老牛,一边吃东西一边在蹭痒痒,姿态悠闲。第二匹为黑白杂花牛,身躯壮实,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匹为深褐色老牛,筋骨嶙峋,纵峙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四匹为黄牛,躯体高大,牛角耸立,顾盼而行。第五匹最为特殊,头戴红络绳,体态丰厚,凝神有所思。

《五牛图》构图奇特,整个作品除了牛之外,只有一小丛枯草,需要超强的艺术功力。五头牛造型不一,神态各异,人们能够通过这些造型、神态去感受它们的状态,尤为难得。

陆游盛赞:“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

韩滉的《五牛图》来头甚大。根据记载:韩滉兄弟原有9人,其中7人在安史之乱中丧生,余者仅剩韩滉、韩洄二人,当时在朝廷为官的也只有韩滉一人。
《五牛图》中,前面4头牛皆做散逸之状,只有最后一头牛神情庄重,头上还有精致的红络头,似乎借用了陶弘景画牛明志的典故,表明这是一头仍在出力的牛。
韩滉也许是想用牛的忠诚来暗喻自家兄弟对国家的忠心,其他人都已不在,所以都做闲逸之状。

唐玄宗时期,唐朝上层社会奢靡风气极盛,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韩滉却是另类,他关心农事,崇尚节俭,一件官服,穿了十多年都没换;宦海几十年只骑过五匹马,每一匹马都是因为老死才更换。
当年,唐德宗遭遇危机,各地势力蠢蠢欲动,只有韩滉挺身而出,帮助皇帝渡过了危机,也让原本对他颇有意见的皇帝另眼相看。这一次壮举,正是践行了他甘为耕牛的精神风范。
《五牛图》一直是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的真爱,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元朝画家赵孟頫、再到乾隆,每一次辗转腾挪,都让人牵挂。乾隆为了《五牛图》专门设立了春藕斋。

《五牛图》画卷上依次有乾隆(前隔水、画面、拖尾四处)、赵孟頫(三处)、孔克表、董诰、项元汴、姚世钰、金农、蒋溥、汪由敦、裘日修、观保、董邦达、钱维城、金德瑛、钱汝诚十五家题记。
乾隆行书题字:真诧春黎

上世纪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得知有人在香港出售《五牛图》,于是安排文化部回购国宝。当时花费6万元港币,如今价值数10亿。

我们现在见到的《五牛图》也是故宫文物专家修复的作品。当时,整个《五牛图》上有大大小小500多处破洞,生命垂危,修复人员前前后后花费几年时间才终于让它焕发生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