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尘烟之上,不羡鸳鸯不羡仙

 石榴花文艺 2020-07-19

尘烟之上

文/魏友谊

近来听《金瓶梅》,一两个月了,还没听完。

一部小说,它远远不止撕开人性贪婪的欲望面纱,更是一部涵盖官场黑幕、底层小民苟延残喘、弱势欲借恶势的奴颜婢膝、更有诸多女子在封建专治下、无依无靠时做出的无奈选择。当然,也有她们贪婪虚荣作祟的人性丑恶。

书里是这样的。再看看身边上演的故事,多少欲说还休的境遇。自己的、朋友的,无不是我忧伤的理由。


可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接受自己的生活,让现状尽量有所改善,才是我们每个人该思索的。


没有谁的一生能一直顺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都会有波折。不如意是人生常态,这时,我们就需要羽翼,展翅高飞,越过尘烟。


在尘烟之上,回望历史,展眼来路,自己那点不如意早就如芝麻点散落于尘世了。


我们会看见历史的一个个黑洞,你此时会庆幸“我还好没活在那个年代”;会听见尘世无数哭嚎的声音,无数悲苦的身影;会看见那么多不幸降临在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身上,在不忍直视的同时,自己那点不如意就如蚊虫叮咬过后,骂两句蚊虫又进入正常生活需要了。


尘烟之上,看到棉花团似的云朵缀满蓝天,会想起陈继儒说: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也会想起陶弘景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云到底可不可赠人?赠给谁?自己便跟自己掰扯。


心就开了花,觉得还是可赠,就赠给心心念念盼她们幸福的闺密,还有解我意的挚友一二。

又想起年迈却依然漂亮的老娘,和已初长成却始终心若稚子的儿郎,还有伴我起落的潇君。因了他们,我成了一个乐于操持三餐的妇人;一个在狭小的、琐碎的缝隙间不忘仰望星空的妇人。


他们没想要我在人群中耀眼绚丽,我也不求他们显山露水。平平地、浅浅淡淡活着,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我擦擦抹抹,我缝缝补补。我煮雪烹茶,我嚼梅咽香。


我于尘烟之中尘烟之上,悠游自在。厨房叮叮当当、滋滋啦啦声不绝于耳;地板擦得一尘不染;花草遍布角落。这是我人生画卷的活色生香。

半生已过,不再困于境遇的不堪。维系基本生活之外,跳出三界,重新落脚。


看开许多变故后,自然会去清溪浅水行舟,雪夜访故友;会雨后看雾锁南山,听黄昏山寺钟声。不堪啊不甘啊,都成了浮云。


登高望远,一会儿云雾缭绕,一会儿晴天丽日。伸手可摘云朵,下脚有一室可避风寒。

此时,你会说:羡什么鸳鸯羡什么仙。



(作者简介:魏友谊,网名牧心。西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