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2019年了国产车为何普遍费油?还不如十几年前的合资车!

 汽车那点事儿 2020-07-19

国产车VS合资车

国产车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有些国人也终于摘掉了有色眼镜,但是国产车的油耗一直让他们不满意,这也不能怪国产车,中国汽车行业本来就技术薄弱,国产车能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已经超常表现。

品质虽然进步很多,但是技术方面跟合资车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要说卡罗拉、雅阁,就连老掉牙的捷达、桑塔纳等,也比同级的帝豪省油的多。那国产车为什么普遍这么费油呢?难道我们还赶不上合资品牌十几年前的技术吗?

网上的错误观点

1、一些不太懂的小白,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甚至是不同燃料的车辆油耗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可言。比如拿不同级别的卡罗拉跟帝豪比,拿不同类型的卡罗拉轿车和哈佛H6比,拿不同燃料的卡罗拉双擎和帝豪比,当然是国产车耗油啦。

轿车级别: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可以称之为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级车、高档乘用轿车、豪华轿车。

SUV级别:小型SUV、紧凑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全尺寸SUV。

新能源: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

2、不同交通情况下对比,比如在一线城市开帝豪和在三线城市开捷达,在同一个城市的市区开帝豪和在郊区开捷达对比,那当然是国产车耗油了。

抛开这两点误区
我们再对国产车和合资车对比
还是国产车油耗高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汽车是个综合体,各组件能够相互匹配才是重点。特别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对汽车油耗的影响是很大的。

接下来就从发动机、变速箱、车身轻量化方面,仔细讲讲国产车为什么普遍耗油!

发动机仍需努力

对汽车来说,想省油主要有四点: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传动效率、车重和风阻。在发动机上,国产车的差距还十分明显。具体来说,主要落后在燃油喷射技术和气门控制技术上。目前大多数国产发动机还在采用多点电喷,而合资车型已经普遍采用了缸内直喷甚至混合喷射。

缸内直喷的好处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喷油时间和喷油量,而且雾化效果也更好,能有效提高燃烧效率。有研究显示,合资车企中缸内直喷的应用比例欧系已经达到50%左右,日系、美系也有30%,而自主品牌的比例只有大概10%。

国产车缸内直喷还远未普及,而大众的三代EA888,丰田最新的2.0L、2.5L发动机,又已经用上了混合喷射。根据不同工况,分别应用多点电喷和缸内直喷,进一步压榨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也进一步拉大了和国产车油耗上的差距。

气门控制主要有两方面,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前者指气门开闭的时间,丰田的VVT-i就是典型代表。后者指气门开闭幅度,大名鼎鼎的本田i-VTEC就是这个技术。而国产车企中几乎没有能叫得上名字的气门控制技术,而合资品牌不但普及程度很高,技术也在不断精进。

变速箱调教差距大

除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也严重影响着一辆车的油耗。而变速箱正是国产车最大的短板。至今,还有很多国产车企连自己的变速箱都没有,或者自己的变速箱口碑实在太差而只能依赖外购变速箱。

也有很多车企有了自己的变速箱,而且主要是双离合变速箱。按理来说,传动效率应该比较高,但因为技术不成熟,很多车企为了可靠性和平顺性,只能牺牲了一些传动效率。而且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调校,才是最关键的技术。国产车的变速箱调教,还远比不上合资车。

轻量化工程难

车重对油耗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举几个例子

哈弗H6两驱1675kg,丰田RAV4两驱1540kg

吉利帝豪1255kg,大众桑塔纳1125kg

相同级别下,国产车型比合资车重了100多公斤,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重量,而据研究,汽车重量每降低1%,油耗就会下降大约0.7%。

重量轻了是不是代表着偷工减料呢?其实恰恰相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是一个高难度的系统工程。轻量化是一个大课题,既要保持强度、还要控制成本,包含了材料、设计等诸多学科,国产车在这方面还任重道远。

RAV4的轻量化虽然做的很好,但安全不但没有缩水,还拿下了IIHS最高的安全碰撞评级。而国产车之所以一直体重超标,主要是因为钢材强度不达标,要想达到相同的安全标准,只能多堆料。

日常总结

很多人喜欢把买车跟爱不爱国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就像买国产车一样,颜值高、配置高、空间大等等是很多人买国产车的理由,与爱不爱国无关。同时因为国产车油耗高、稳定性不及合资车而不买国产车,也占理,这也不是不爱国。

选择国产车有着充分的理由,不选国产车则是因为无法接受其缺点,买车无对错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