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2日,由艺龙文化主办的戏曲名家演唱会拉开帷幕,这是纪念中国大戏院建院七十周年的最后一场演出了,以当代中青年演员为主,充满的青春活力。 这场演出中,年龄最长的是侯少奎老师,一段《单刀会》,荡气回肠,四场演出中一直担任主持的张悦,在这场演出中演唱了荀派名剧《杜十娘》和《晴雯》的选段,姜亦珊不仅独唱了一段《女起解》,还有师父薛亚萍合作演唱了一段《状元媒》童芷苓的弟子李静应邀参加了这场晚会,一段《勘玉钏》的念白,赢来不少掌声,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再返场,略有遗憾。 在晚会中单独使用念白的,好像很少见,起初我提出了童芷苓的念白一绝,可以让李静老师来一段念白,很多人都反对,怕念温了场子,李老师心里也没根,因为我看过她的演出,又对童芷苓的表演艺术十分赞赏,所以就劝解她别担心,果然一段念白不同凡响,后来在上海纪童演出中,李静老师又一次以这段念白赢得掌声,足见童老师的艺术魅力和李静老师的扎实基础。 孟广禄、迟小秋、张克、李宏图是目前京剧界各行当中人气最旺的领衔者,他们的亮相使午夜的中国大戏院彩声连连,加唱甚至成为了观众的点唱时间。孟广禄在前一天的排练中扭伤了腿,以敬业闻名的他却早早来到后台,坐等了5个多小时,上台后一句一个好也是观众对他最好的褒奖。迟小秋调入北京京剧院后首度入津赢得极高赞誉,加唱的“春秋亭”依然形成全场大合唱并引来鲜见的一句两个好,下场后她连连称奇:“我还从没参加过这么长的演出,组织成这样真不容易,天津的观众真棒!” 这场演出中,唯一一段彩唱就是杨仲义的北路梆子《四郎拜母》,做功繁重,唱腔也是酣畅淋漓,令观众大开眼界,也让在后台观摩的艺术家拍手叫好,孟广禄在台口迎候着杨仲义:“太好了,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折《拜母》!”
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都是非常感慨的,在那内忧外患很严重的情况下,能把这四场演出做起来,不能不佩服梧桐智慧与超凡的能力,后来北京娱乐信报登载了一篇文章,《“戏曲盛宴”欠下50万债务 冠名商撤资名家来救场》,简述了一些当时的情况,其实五十万只是这四天演出的保守数字,后来我做了财务统计,从艺龙公司组建,到这次演出结束,一共欠债近70万。后来,艺龙文化公司又先后做了《迎春七日宴》舞剧《一把酸枣》等演出活动,因为举步艰难 ,而有关方面的承诺也没有兑现, 后无奈而解散了。 参加这次晚会的70余位演员中,京剧的李世济,梅葆玖,张学津,景荣庆,李砚秀,汪庆元以及评剧的筱俊亭,曲艺的张伯扬,相声的苏文茂几位前辈先后离开了我们。随着一代艺人的离去,戏曲艺术也就步入了另一个时代。 附:节目单 郭瑶瑶:京剧《钓金龟》《打龙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