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0-07-19

1.政治的涵义:

(1)道德角度:把政治归结为一种伦理价值,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要求,倡导“德治仁政”;

(2)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认为人和国家都是“上帝”或“上天”的创造物,都受“上帝”或“上天”至高无上的意志的支配;

(3)从权力出发研究和阐释政治,把政治的本质归结为权力,认为社会政治生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研究政治首先就要研究权力问题;

(4)管理角度:认为政治是运用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对公共事物的管理活动;

(5)从权力运作和利益分配的角度:认为政治是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政治的涵义: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表现,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3.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仁”和“礼”;法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权术驾驭民众,厉行“法治”和“霸道”(“法”、“术”、“势”相结合);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以“法自然”为核心,在统治方法上主张“无为而治”。

4.“三纲领,八条目”:明德、亲民、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学说主要基本内容:

(1)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2)关于国家的理论;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4)关于政治民主的理论;

(5)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帝国主义理论)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强调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又区别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

8.列宁对阶级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9.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是一种“从家到国”的途径。

10.契约论

契约论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理论解释对象:一方面是用来说明国家的起源,另一方面是用来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人的三种主要自然权利:生存、自由、财产

1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与本质的分析:

(1)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12.国家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主权、领土和居民三个要素的即为国家。

“四要素说”:认为是主权、领土、居民和政府。

13.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国家在实施阶级统治的过程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14.所谓国家性质,是指国体,即国家的阶级属性,主要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还有国家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5.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权力的论述:

(1)国家权力是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的政治权力;

(2)国家权力是占据政治统治地位的阶级力量;

(3)国家权力是承担着社会管理职能的公共权力。

16.政体的选择

(1)影响政体的因素;

(2)政体选择的多样性;

(3)政体选择的自主性;

(4)政体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17.君主制: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

几种类型:贵族君主制、等级君主制、专制君主制、立宪君主制

18.共和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制

19.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4)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20.国家机构的涵义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

国家机构的基本特点:(1)阶级性;(2)社会性;(3)实体性;(4)职权性

21.国家机构的构成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22.行政机关的类型

议会制行政机关(英国);总统制行政机关(美国);半总统制行政机关(法国);委员会制行政机关(瑞士)

23.司法机关行使职权的原则:(1)司法独立原则;(2)不告不理原则;(3)无罪推定原则;(4)被告辩护原则;(5)法官保障制度

24.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基本涵义:

(1)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2)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3)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25.政治民主

广义的民主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

狭义的民主即政治民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

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1)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2)民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4)民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6.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

27.政党制度的涵义:政党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或在政治生活现实中形成的、规范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8.以英国为代表的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1)两党活动围绕下议院选举展开;

(2)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2)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3)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

2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按照党的基本理论、纲领和路线,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

30.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31.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2.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作用:

(1)促进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2)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

33.政治参与的机制及方式: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民意表达、协商对话、信访制度

34.政治文化的特征:

(1)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3)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5.“社会化”是指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36.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与政治实践能动地获取社会政治文化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也是社会按照其发展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政治文化,塑造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意识与政治价值观,实现政治文化在代际的继承与变迁的过程。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1)维系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顺利运行;

(2)规范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

(3)影响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改革;

(4)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

38.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1)政治发展是普遍的;

(2)政治发展是联系的;

(3)政治发展是多样的;

(4)政治发展是积极的

39.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内容:

(1)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发展;

(2)政治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阶级斗争对政治发展有重要影响;

(5)民主建设是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6)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40.政治发展的两条基本途径: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一.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政治革命的特征:

(1)政治革命是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

(2)政治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夺取国家政权,并运用国家政权推进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3)政治革命是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等在内的政治体系的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变革;

(4)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二.政治改革,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变化了的社会矛盾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状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局部调整和改变政治关系、国家权力格局和社会利益关系,改进政治体制、健全政治功能、完善政治制度,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

政治改革具有不同于政治革命的特征:

(1)主体不同;

(2)目标诉求不同;

(3)实现方式不同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42.民族的特征:

(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2)民族一般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

(3)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

(4)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

43.宗教的起源:

(1)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

(2)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44.什么是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45.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民族的平等。

46.当代世界的宗教体现: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已成为许多国家奉行的原则;

(2)宗教信仰多元化,宗教教派林立;

(3)宗教日益趋向世俗化与理性化

47.国际政治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总和。

48.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相互联系的过程。

49.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4)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