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每次选择都会犹豫不决,每次下定决心准备去尝试的时候,都在心里打鼓,却迟迟做不了决定。这是你,也是在犹豫中成长的自己。 曾国藩认为,犹豫会让我们得不偿失。但是犹豫本就是一些人的性格,所以他写了这四句话:
那么,为何我们会犹豫? 要么是完美主义的观念影响着我们,认为做事情要完美无缺,得到最好的结果,不想出任何差错。 要么就是心中胆怯,对一些事情或者机会,本来有这样的心思去争取,却因为害怕,瞻前顾后而错失机遇。 要么是没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只想每一次都能成功,不敢接受失败或者错误,不想让自我有所损失。 有时候,没有哪个答案是百分之一百正确的。生活中的每一次抉择都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太多的复杂的因素影响我们去做每一次的决定,所以每一次都会在犹豫中错失了机会。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做事情犹豫不决,如果鸿门宴上能够下决心除掉刘邦,就是不一样的历史了。 三国演义中的袁绍,被曹孟德认为是“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犹豫的性格让袁绍多次贻误战机,最终导致了官渡大战的失败。 历史无法重来,机遇一去不再,每个人的心中对每一件事都有太多的顾虑,以致于让每一次的机会都化作烟云泡沫。 古人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
当犹豫的情绪控制你的时候,只会让你处于被动,无法主导自己该有的正常的抉择。 当每一次抉择犹豫难断的时候,也许“物来顺应”便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要顺应客观的事实条件去面对,顺其自然,不要让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干扰了自己。 我么很多人不仅对事实感到疑惑,更对未来所还没发生的事情忧心忡忡,让“想太多”取代了应有的判断能力。 相较于“想太多”,那么“未来不迎”的观念更适合我们,不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感到焦虑,做好现在便是做好未来。 谁也不想成为那个“杞人忧天”的那个人,因为每一次都为未发生的事情而烦恼,只会损耗自己的精力,磨灭对未来万事万物的信心。 杂乱无章的想法就像是一根横在道路中的障木,阻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让“专注”成为“烦扰”。 也许“专注”去做一件事情才会使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去做每一个决定,而不是让决定解决了我们自己。 眼前的抉择只与现在有关,你的犹豫只是为即将照射进光线的房屋关上了一扇窗户,让自我禁锢其中。 每一次犹豫都不必过于纠结,有得必有失,过往的经验只是在告诉你该怎么才能做的更好,而不是决定了你的未来。 对于未来,最好的好处就是它是无法估摸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有一句话我们特别熟悉:“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来。” 所以,别再犹豫,无论你现在的会做怎样的抉择,相信都会是现阶段你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相信每一次果断的选择都是最好的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