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日常设计中及其常见的一种技巧:渐变。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可以看到无论是海报、banner、书籍等都会用到渐变的技法。接下来我们会详细介绍用到的工具和操作。 01.Ai的网格工具 首先尝试一下AI的网格工具,在工具栏中找到类似渔网图标的工具,即是网格工具。 我们先建一个矩形块,使用网格工具在矩形块中随机左击鼠标。将矩形划分成不同的模块。 然后用直接选择工具选中模块中的锚点,直接修改配色即可。根据你自己的喜好进行配色,将所有锚点都修改颜色后得到右图。将配好颜色的图形复制进PS中。 置入PS后,我们使用快捷键Ctrl+T,右击鼠标后选择变形工具。 使用变形工具随意拖动锚杆,调整至自己想要的色彩以及造型即可。 02.Ai的混合工具 在AI的工具面板中找到混合工具图标,实际上混合工具能够实现非常多有趣的效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 使用混合工具依次点击不同配色的圆形,AI自动生成了渐变配色。 我们还可以使用直接选择工具拖动圆形,使图形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当然你也可以继续跟PS结合去做更多的造型。 03.Ps的画笔工具 PS相对而言塑造渐变会更加自然柔和,直接使用羽化的画笔模式调整大小去画即可,非常容易上手,主要说一下右边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也是非常多同学问的问题。 选中柔边的羽化画笔后直接将混合模式改为溶解,就可以得到类似自然渐变的波点效果。工具介绍完啦,接下来我们开始案例实操。 我们以书封的形式来实操一下如何灵活的运用渐变技巧结合设计。第一个书名是《69个训练让你成为摄影师》,一般来说无论是做海报或是书封,第一步我们都是处理文字信息。 我们将文字信息按重要程度分好大小层级,选择合适的字体,稍微调整一下字距、行距,分组一下。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调整特别细致,因为我们后面结合图片或者图形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们运用前面的渐变技法设计一个能表达摄影中的光影感觉的造型,我这边用的是AI的网格工具结合变形做的渐变造型。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尝试。 基本的文字组和图形元素我们都有了,接下来是考虑如何将二者编排到一个版面中。实际上我排版大部分时间都在基于一定的逻辑和想法尝试,比如这个案例,一开始我想突出69这个数字,所以我基于英文副标题直接放大。放大后想做一个层次的变化,于是做了上下的层次错落。之后将文字放置于较空的部分。 那大的英文之所以做切割,是为了让整体更加秩序化,横向交错变化的秩序。最后我们用网格对整体进行规范,以及细致的调整文字组。如何调整文字组这个在我们往期的教程中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阅。 然后贴个效果样机就OK啦。 第二个书名是《暗淡蓝点》,同样的我们需要将文字信息处理好。这次我们稍微加大难度,需要让画面元素更加契合主题。 文字组信息基本处理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去表达这个主题。从数据简介和概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和地球家园的故事。所以我打算用两个圆形剪切蓝色渐变的形式来做主画面,一个代表地球人类现有家园另一个则代表太空中的新家园,新旧交织。 左边的是主画面,右边是将文字组和图形结合的完稿。当然最后我们需要用网格规范,然后做效果图。 这个案例相对而言文字信息就比较少了,书名叫《流星之绊》是东野圭吾的作品。所以我们的画面会做的比较简洁,以传达氛围为主。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用到的技巧,实际上都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流星中的光感噪点就是用的笔画溶解模式来实现的。左下角的光环则是用了黑白渐变结合液化和变形来做。技巧和想法了解后,其实并不难实现。 最后这个案例是使用了PS的画笔结合变形工具得到画面后,做了一个正方形的剪切蒙版。 最后这个案例是使用了PS的画笔结合变形工具得到画面后,做了一个正方形的剪切蒙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