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俄罗斯游记(十)老阿尔巴特大街

 追梦者5401 2020-07-19

告别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回莫斯科市区。路上下起雨来,70多公里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导游解释,作为著名的“堵城”, 莫斯科堵车现象比北京还严重,几乎不分地点、不分时段地堵,所以在莫斯科乘车外出,时间很难保证。

下午,我们在俄联邦外交部大楼前下车,去逛老阿尔巴特大街。有几位刚进街口,就进了商场,想买些特产。导游给他们介绍,来俄罗斯可买的特产:一是伏特加,鲟鱼、金皇冠牌的不错;二是本地产的巧克力,比比利时的质量更好、价格便宜,黄包装的适合给小孩吃,年纪大的可吃黑巧克力;三是鱼子酱,分红、黑的两种,营养非常好,一小勺,顶三个鸡蛋。我们不想购物,从头到尾,把这条大街逛了个够。

老阿尔巴特街不算宽,最宽处也就20来米,路面全部用砖石铺设,街道整洁。这条街历史很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俄罗斯名门望族都落户在这里。他们留下了多座风格各异,装饰有族徽、阳台的华丽房屋,至今人们仍可以在门楣上发现他们的名号。这里还是手工艺工匠聚集之处,后成为著名的商业区,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酒吧、餐厅、商店,在此可以随意逛街并选购具有特色的纪念品,从这点来说,老阿尔巴特大街很像北京的王府井或西单。

在这条街上,我们看到了许多街头艺人在此汇集,有街头作画的,有摆摊卖画的,还有演奏小提琴、手风琴的艺人,这些似乎成了阿尔巴特街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在街上,我们还看到一位演讲者,手持标语牌,面对五六个警察,毫无惧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在说着什么。我们既看不懂也听不懂,周围许多游客看热闹,拍照。

这条街最吸引人的是,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1799出生在阿尔巴特街53号,并在此度过去皇村中学读书前的12个春秋。在结束南方的流放后,他再次回到这里,于1831年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结婚并居住在这里。这是诗人短暂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也是诗人苦难生涯中惟一的幸福时光。为纪念普希金,阿尔巴特街53号现在成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为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1999年在故居对面,矗立起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雕像基本按两人原貌创作:普希金身着燕尾服,潇洒浪漫,娜塔丽娅一袭婚纱,面容姣好。两人脸上幸福的表情,似乎记载着当年婚礼的情形。经过这里的人们,特别青年男女,都喜欢在雕像前面合影留念。此外,俄罗斯现代作家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以上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为背景,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居住在阿尔巴特街上的青年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使许多人向往着这条大街。

到了集合时间,我们陆续回到外交部大楼前。导游清点人数全部到齐,才给大巴司机打电话。她解释说,这里不能停车。等候的时候,仔细观察了外交部大楼。外交部大楼27层,高达172米,其外立面是由一系列立柱式装饰的浅色石材构成的,让人觉得气势威猛!这个大楼现在仍然是俄联邦外交部的所在地,央视“新闻联播”上经常出现,比较眼熟。与其相比,建于北京朝阳门外的我国外交部大楼就大为逊色了。

与外交部大楼同时期建成的共有八大建筑。除一座在波兰华沙外,在莫斯科有七座,也称之为“七姐妹”,分别是: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

1945年苏联取得二战胜利后,斯大林认为莫斯科“红色”建筑少得可怜!瓦西里大教堂、红场是伊凡雷帝时期建造,克里姆林宫、古姆百货大楼都是沙俄时代的建筑。斯大林提议在莫斯科建设一批摩天大楼,并于其执政最后十年间,这些建成了结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德式与美国1930年代摩天楼的风格的高楼,被称之为“斯大林式的建筑”。

结束了一天的游览观光,晚饭后,大巴车将我们送往“一只蚂蚁”宾馆。该宾馆地处北四环,原为莫斯科奥运会运动员村的住房,因其名称读音似中文“一只蚂蚁”而得名。附近有个游乐场。住下后,感到这儿与彼得堡Park Inn宾馆条件基本差不多,楼道也像迷宫,床也很窄,不过房间Wifi信号比较强,我们不无满意。

(未完待续。本文附图均为作者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