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约丨不说再见,却再也不见

 新用户69695342 2020-07-19

爱北文学网

不说再见,却再也不见  

文,李然


                         

               不说再见,却再也不见 -----  后记

       时隔三年,再动手写文字的时候,却是正式的将写了长达四年的连载《只是,不说再见》完结。心情是复杂的,难以言表。

      从记事起,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交际上有点困难的人,我不爱多讲话,不喜欢张扬,性格里有些忧郁,有时又特立独行。

      于是在很多人眼里,孤僻又不合群的我,在年少的时候,开始堆积了一些写东西的情绪。那时候还很少写日记,而当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抄歌词,抄书本里喜欢的段落文字。后来才会在一个个本子上慢慢书写,写生活、写学校、写暗恋的人,只要是我愿意说的,统统都写下来。现在想来,这或许是我写作的最开始。

      你或许可以这样想,写作的最初,是从发泄自己的小情绪开始。

      以前,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看完一本书。而现在看书会看得很快,有时候会一天看完一本。读书是我除了写作之外最爱做的事情,尤其爱看那些生活类的文字,觉得好像有一个人絮絮叨叨和你说话,走来走去,说的都是身边的故事,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

      正是如此,所以我希望我的文字也能表达出这样的感觉。不想刻意矫情,不愿讲大道理,说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没有浮华没有虚幻,只是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写下来,与有缘的人分享。那是在生活和情感中逐渐沉淀的情绪,代表了我最为迫切写下来的时刻。

      然后在2009年一个百无聊赖的早晨,睡眼惺忪的我开始起床,写了《只是,不说再见》第一篇。


      最初,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笔下的文字去记录身边的朋友。希望多年后,他们若是有心再看到时,嘴角上扬的说:看吧,曾经也有人这样叙述了我的青春。我用真实的口吻,虚构了一段又一段关于他们的文字。可是我发现,有时候我写着写着,竟然也忘记了,我究竟是在说自己,还是在说别人。

      我一直相信,会出现那么一个人能看得到你的内心,会在看到你文字的时候,知道你的情绪和含义,而不是追着你问个没完,即使去做多余的解释,也不一定能够理解。要知道写CC的那篇里,除了复课的故事背景是真实的之外,其中任何一个字都不是我写的。阿四也不是郭敬明,他只是我想象出来理想中自己的样子,会弹钢琴,开奥迪A4L,有着温暖惬意的生活。和阿毛也没在街边喝的烂醉,更没有抱过电线杆子……

      然而,谁还会愿意懂这些呢。

      其实,写字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孤独的。是这些文字陪着编故事的人,熬过了一个有一个失眠孤单仿徨的黑夜。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不会再写文字。

      在我写到第十二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看着看着就觉得我的关系很复杂,感情混乱,暧昧丛生。而最难过的是,这其中竟包括了当时我的女朋友。我知道这已经严重偏离了当初的愿景,也是在这个时候萌生了想结束这篇连载的念头。

      13年9月,在写完第十四篇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又因为这些文字跟女朋友吵了一架。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她说:你写了你身边所有人,却不曾为我写一个字,我看到你写的这些东西就恶心。而之后她也确实让我看到了这不只是她说说而已,今年春节的时候,刘耀拿着他帮我印刷装订好的《只是,不说再见》第二版样本给我,我让她帮我拿一下,却遭到了拒绝,她说她觉得恶心,碰都不想碰。

      我再无心情和勇气去写半点文字,这篇连载也到此为止。


      我很想让她知道,我又何尝不想为她写,她太心急了,她不知道我很长一段时间,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

      就像此时我坐在阳台上,阳光像从敲破口的罐子里泄漏一般,突然从云层的缝隙中倾洒下来。我在那光芒中眯起眼,脑中却依然没有灵感涌出来。是啊,我写不出来,一个字都不能,或者说,一个可以令自己激动的字都不能。缺乏的是什么呢?是绵长的睡眠,长时间的暴走,美好的春天;还是一个坐在我对面,微笑着听我说话的,终于失去了的你。

      人生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我知道至今我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我明白时间终会将我对你的爱消失殆尽,另一件事,很久前有一天,我遇见了你。

      还在喝咖啡,偶尔抽烟。隔三差五的头痛以及依旧长时间的失眠。

      现在,我不再熬夜写东西了。对于两次为我的文字装订成册的刘耀,我真的抱歉。没能让你在《只是,不说再见》里出现。如果有机会,我会在其他篇章里叙述你的故事。一个第三次就独自骑摩托车,在半夜三更骑了十几里路的你;在黎明来临的时候,看到了挂满泪,湿了的明澈天空的你。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与一些人相遇和离别,犹如夏季那一直在赶场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些约好要同行的人,驶过年华的月台,最后消失在时间的渡口。

      而我们等候的人,亦不会再来。

      这一年,我即将27岁。

                                               Away丶然

                                               2016年6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