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丨刘邓大军在皖西的故事

 新用户69695342 2020-07-19

心灵韵律
 文  | 胡遵远  主编  |小北


  刘邓大军在皖西,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指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因为司令员是刘伯承、政治委员是邓小平,所以又称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区------大别山区实施进攻的一个战略行动。8月7日晚,刘、邓首长率4个纵队开始南进。11日,4个纵队分为左、中、右三路开始向大别山疾驰。27日,刘邓大军全部渡过淮河,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了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

刘邓大军为什么要挺进大别山呢?因为,大别山区对国共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刘邓大军如能控制大别山区,则东可震撼国民党统治心脏南京、上海,西可威胁华中重镇武汉,北可逼迫郑州、洛阳,南可截断长江,觊觎江南蒋介石的中心统治区。占领了这里,就等于在这里楔上了一颗“钉子”。国民党军如继续控制大别山,北可屏障长江防线,堵住解放军渡江南进;东西可策应支援山东、陕北顾祝同、胡宗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中的原一二九师,而一二九师的前身则是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就是从大别山起家的,刘邓大军的许多指战员,都是大别山人,他们对大别山,有着特殊的感情。

途中,当部队首长宣布了“千里跃进”的任务后,许多从大别山里出来的老红军,眉飞色舞地说:“到了大别山就等于到了家,这里是老根据地,群众会欢迎我们的。”家在北方的战士们听说要去大别山,也很高兴,大家觉得大别山有群众基础,到了那里就像鱼儿到了水里一样,打起仗来顺手。

 

一、打好第一仗,解放金家寨

8月27日,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在固始集结待命,还没容得他们稍微喘口气,纵队便接到刘伯承、邓小平要求他们迅速在皖西展开重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的电令。三纵立即兵分两路向皖西进军。29 日,由陈锡联司令员率领的七、九两个旅和由副司令员郑国仲率领的八旅,便像两支脱弦的利箭,向皖西腹地插了进去。

31日午后,八旅一路急行军逼近皖西老区的立煌(今金寨)县城金家寨(后被梅山水库淹没)。这是三纵挺进皖西要打的第一仗,刘伯承、邓小平非常重视,指示部队要“勇猛顽强,首战必胜,力求全歼”。

“坚决打好第一仗,为死难的乡亲们报仇!”指战员们激越的口号声响彻在山村里。

9月1日上午,部队涉过史河,隐蔽接敌,一阵猛打,攻入城内。守敌如惊弓之鸟,纷纷溃逃上山,龟缩在十几个坚固的碉堡里负隅顽抗。决战的时刻到了!9月2日清早,几门山炮在离敌人仅100米的地方抵近射击。随着几声巨响,敌人的碉堡一个个开了花。战斗,在敌人的哭喊声中结束,敌五六四团团长被当场击毙,县长被活捉,还俘虏了1000多个敌人。

首战告捷,八旅乘胜向东南进击,4日解放霍山,接着挥师向沿江方向疾进。

就在八旅进击金家寨的同一天,七旅也兵临皖豫门户的经济重镇-----叶集,并将敌四十六师及保安三团各一部团团包围起来。二十一团受命主攻,全团官兵决心发扬朱德警卫团的光荣传统,坚决打好七旅挺进皖西的第一仗。经过短短一天的战斗,守敌便全部被歼,毙俘600多人。

三纵九旅在陈锡联司令员的亲自指挥下,直指皖西重镇-----六安。9月2日拂晓,守城的保安团已如惊弓之鸟,一触即溃,六安宣告解放。

二、驰骋在皖西大别山

此时,坚持地方武装斗争的中共皖西工委和在战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皖西人民自卫军、接到了三纵南下的电报。当游击队员与三纵会师时,同志们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紧紧地抱在一起。

有了地方党组织和皖西人民自卫军的紧密配合,三纵如虎添翼,不到一月的时间便横扫六安、立煌(金寨)、霍山、舒城、庐江、桐城、潜山、岳西等县,并乘胜捣太湖、夺华阳、取宿松、攻望江。此后,部队遵照刘、邓部署,主动撤出城市,控制广大农村,形成对敌占城市的包围态势。

三纵在皖西的纵横驰骋,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慌,他立即派来重兵围攻。为吸引敌军,三纵七、九两旅西调豫南作战。敌人果然中计,抽兵西援,皖西兵力空虚。刘、邓即令三纵迅速回师,放手歼敌。七、九两旅冒着绵绵秋雨、隐蔽东进,于10月8日晚赶到六安县张家店,与留守皖西的八旅一起将敌八十八师师部及其六十二旅包围,随后将其歼灭(这就是著名的张家店大捷,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首次歼敌一个正规旅以上的重大胜利)

大别山区发起“总体战”。为粉碎敌人的围攻,刘、邓作出了内外线相配合的作战部署。三纵奉命在内线坚持,牵制敌人。   

陈锡联率领三纵、在老区干部群众的支援下,顶风冒雪、长途跋涉,拖着敌人的几个师、在崎岖的山道上“兜圈子”。几十天的功夫,敌军被拖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三纵胜利完成了吸引多路敌军并将其拖垮的战斗任务。


三、建立地方政府,培养鱼水情深

刘邓大军既是坚强的战斗队,又是富有活力的工作队。三纵初入皖西即抽调部分干部、战士与随军南下的原太行、冀南的干部分批留下,配合原在皖西坚持斗争的地方干部,组建各级政权机构和地方武装,并于11月成立了中共皖西区党委,三纵政委彭涛任书记,副司令员曾绍山(金寨人)任军区司令员。以三纵分遣人员为骨干组建起来的地方武装也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他们配合主力在内线坚持斗争,打击分散、孤立之敌,仅在皖西地区就在刘家圩歼敌两个中队、在舒城南港消灭国民党军3个连。解放军部队的连续作战,牵制了敌军,受到了中原军区的表扬。

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后,均把发动群众作为首要任务,为大规模支前提供组织和人员保证。当三纵向霍山展开时,当地政府即筹集军粮300多石、担架几百副,安置伤员300多名。张家店战斗时,参战民工和地方武装多达2000多人,仅晓天一个地方就筹措大米100多石。有了地方政权和人民武装的配合支持,部队的后顾之忧解除了,三纵如鱼得水,进退更加灵活机动。

邓小平一再强调“严守纪律,关心群众”是关系部队能否在大别山扎根的大事,三纵是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民武装,广大指战员都能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尽可能地减轻群众负担。战士因干渴吃了地里的甘蔗,冬天取暖烧了一节树头都要作价赔偿;夜晚天寒宁愿在门楼墙脚露宿也不打扰群众。对极个别违反纪律的人都作了严肃处理。有人因行军无鞋、私自拿了群众几双鞋底,便作为贪污处理,还在全军通报。

人民的子弟兵时时处处关心老百姓。部队一到住地便忙着为群众挑水、扫地,连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也不例外。战斗间歇期间,指战员们还要帮群众抢收抢种。张家店战斗时枪声刚停,战士们便急忙冲上街头为民房灭火。部队每解放一地,还打开敌人的粮仓,将粮食分给贫困、缺粮的群众。

军爱民,民拥军。三纵指战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具有拥军传统的皖西老区群众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是他们仍然尽最大力量支援部队,有的群众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下锅的米拿出来送给部队。部队行军作战需要穿鞋,许多老百姓就把自己衣服剪掉做草鞋。

战时,群众还热情地为部队运粮食、抬担架、送伤员。部队流动性大,许多群众便冒着风险将伤员接回家养伤。三纵副司令员郑国仲负伤后就隐蔽在群众家里。虽然老百姓生活很苦,但却四处搜求鸡蛋、大米为他增加营养。在群众严密保护和精心调养下,郑国仲很快痊愈、重返前线。

群众还主动地为部队传送情报,为部队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在皖西群众和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刘邓大军越战越勇,十分圆满地完成了艰苦的内线牵敌战斗任务,为实现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巩固和发展皖西根据地,迎接全国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则感人的小故事

刘邓大军在皖西期间,创造了光辉业绩、立下了赫赫战功,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1、一篮鸡蛋的故事

1947年秋,刘邓大军的司令部一度驻扎在金寨县沙河下楼房。一连几天的阴雨,和邓小平住隔壁的吴大娘看到邓小平天天和大家一样吃着稀饭和青菜,心里很过意不去,便把准备留给女儿坐月子吃的一篮鸡蛋煮熟,叫警卫员拿去给邓小平吃。邓小平说:“这怎么行?”说罢,便叫警卫员送一块银元给吴大娘。

吴大娘很生气地说:“我要是急着用钱的话,鸡蛋不早就卖了?”她坚决不收。邓小平说:“那就把鸡蛋再送给吴大娘。”吴大娘这回真的生气了!她对警卫员说:“跟你们首长说,我儿子也是红军,你们住在这里,就是住在自己家里,难道吃几个鸡蛋还要给钱?你把鸡蛋拿回去,哪个首长说不要,就叫他自己给我送来,我跟他说说理!”警卫员只得把鸡蛋又拿了回来。邓小平提着那篮鸡蛋来到吴大娘房里,对吴大娘说:“大娘,你关心我们,我们领情了。但是,革命军人吃老百姓的东西是要给钱的,这是纪律。听说你儿子也是红军,他吃了老百姓的东西也一样要付钱呀!”吴大娘说:“你们的政策我懂,但是,这和别人家的东西不一样。你们住在红军

家里,吃自家的东西,不算违反纪律!”说着,硬

是把鸡蛋提到邓小平的房里,转身走了。这时刘伯承进来了,听邓小平说了吴大娘送鸡蛋不收钱的事,也很为难,他想了想:“还是老办法,我们临走时,把钱留在她家神台上!”邓小平说:“好!”



2、坚决把老百姓的耕牛找回来

一天晚上,邓小平和李达参谋长在下楼房与漆店区委书记江川一起研究土地改革问题,一位姓漆的老人来告状,说他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房东吴大娘说:“你胡讲什么,这里住的是人民军队,就是当年的红军,他们怎么会拉你的耕牛呢?”这时,邓小平刚好从屋里出来,问吴大娘发生了什么事。吴大娘向邓小平说了漆老头找耕牛的事。邓小平便详细地询问了他丢失耕牛的情况,并且说:“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他一定会还给你的。”邓小平心想,这肯定是一场误会。于是,就叫江川和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查。第二天中午,江川报告说,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抢去、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因为当时不知道耕牛是谁家的,所以就放在十三团养着,他们准备开个群众会,让群众来认领。邓小平听了,高兴地说:“十三团考虑得很好,要让他们在群众会上好好宣传一下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欢迎人民群众监督人民军队。”第二天早上,漆老头提了一篮糍巴和一袋红芋来见邓小平,连声说:“我是来请罪的,你们军队这么关心老百姓,我却冤枉说你们军队牵了我的牛……”邓小平说:“一点误会,没有关系,你丢了耕牛向我们报告,说明你老人家相信我们。”漆老头一定要邓小平收下糍巴、红芋。邓小平说:“我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请你老人家理解我们。”漆老头说:“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人,你们不是说军民一家吗?”邓小平看一时难以说服他,又见他满脸惭愧之情,便说:“我们可以收下你的东西,但必须付钱。”他叫警卫员拿一块银元给漆老头。漆老头说:“长官,你吓死我了!这点东西最多值几十文钱,你却给我这么多钱,我怎么也不能收啊?”邓小平说:“军民一家,就算是我们互赠的礼物吧。”

3、不能这样搞土改

1947年12月31日除夕夜,邓小平主持召开鄂、豫边区地、县负责人会议,收听了毛主席刚刚发表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各地在回报工作时介绍了土地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金寨县委书记张延积汇报说:“由于我们人民政权刚建立起来,人民群众怕我们又像红军时期那样站不住脚,因而不断有农民把分给自己田地上插的牌子,偷偷地拔掉了”。第二天,邓小平又和张延积在漆店区召开贫农代表座谈会,询问大家为什么不敢要分得的田地。一位叫廖祥武的代表说:“人民解放军能不能站稳脚,群众有怀疑,所以分的田地老百姓不敢要。”邓小平又了解其他一些地区土改情况,大体都是如此。他和李先念副司令员和前方指挥所的领导同志研究后,认为不能这样搞土改,因为这里敌情还很严重,如果强制进行土改,不但不能发动群众,还要脱离群众。大家意见统一后,邓小平立即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详细介绍了大别山的土改情况,建议土地改革应分区域进行,在解放区、很巩固的地方可以搞土改,不巩固或是游击区,暂时不宜搞土改。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邓小平的意见,很快复电,同意分区域进行土地改革,并将这个意见通知其他解放区参照执行。邓小平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后,立即召开中原局地区负责人会议,停止了土地改革。事实证明,邓小平的意见是实事求是的,扭转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工作的被动局面。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正式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函授),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胡遵远同志曾被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个人”称号,被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等单位分别授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胡遵远同志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字工作,先后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1000余(篇)条。其作品《壮丽的青春之歌----记全国优秀大学生刘晓松》被评为安徽省《党员生活》杂志好稿,受到奖励:《最是感人故乡情----记金寨籍老红军李世彬》被评为六安市新闻二等奖:他本人还被《中国民生经济网》评为全国优秀通讯员。

胡遵远是金寨县第十二次、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六安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和金寨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会委员。


(前排右为胡遵远同志)

温馨提示:《爱北文学》推广的原创内容,如需发布其他公众平台,请联系我们授权!十届、十五届代表,康乐地方史志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主任(总编辑


简单 | 生活 | 优质| 阅读

诗词歌赋 | 古典文学  | 国学经典 | 美文阅读 | 原创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