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姓福根》魏庆红

 太行文学l苑 2020-07-20

出临淇镇向西南而行,经东张,西张两行政村,就只剩下一条通向英雄故里-----占元村和白泉村的道路了。沿着弯弯曲曲的上山乡村水泥路车行13公里,就到了白泉村的地界。

到达这个地方以后,由于水泥路拓宽改造,只好弃车而行。雨后的山区丘陵,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一望无垠,惠风和畅,空气清新,让久居闹市的人情不自禁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在大自然的恩赐下,刚硬化过坡度并不太陡的水泥路面,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由于工人们白天施工晚上休息,一夜凝固成型的水泥路面上,细心留意一下,竟然还能看到一些小动物穿行而过的踪迹。

在路边右侧的山峰上耸立着许多中国广电的风车发电架。由于风向的不同而安装的位置不同,有转有停,可以全方位的利用风力发电。直径约6O米的风叶,象摩天轮般的悠闲地转动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强大的能源,造福林州,造福白泉。

走走停停,停停看看,远处的白泉村依稀可见,路边的山桃,山梨伸手可摘,植被原生态,环境无污染。走了3公里竞然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山里的路真长啊!

边走边想,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只有200余村民,散落在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十个自然村,何以如此声名远杨,关键是有一个带领群众、劈山修路,打旱井水窖、植树造林,大搞生态旅游的好支书张福根。十年间修了22公里的进村公路,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

难怪百姓在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张贴着同一幅对联:半世辛劳富白泉,一生热血为百姓,橫批:不忘福根。

抬头向远处一望,惊喜而至,指路牌已指向东走,峰回路转间就来到了白泉村党支部,村委会。
 
在市里同学的电话安排下见到了白泉老支书张福根,他正在给市直一些学校的党员和骨干老师们讲创业史。一位从1966年起担任村支书的8O岁的老人精神矍铄,相当健谈,身体硬朗,声如洪钟,挂满村委会的各种荣誉无一不在诉说着他的如泣如歌的创业史。
 

被新华通讯社社长李从军亲切地称为“百姓福根”。无疑是红色教育的好基地!一张张与各级领导的合影也在默默地记载上级各级党组织与人民政府对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的时刻关怀!
 
新任支书张百顺将继承老支书的优良传统,祖孙两代再谱白泉生态旅游,红色教育,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020.7.18
【作者简介】:魏庆红,林州市陵阳镇教育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