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山,1934年11月生,河南洛阳人。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早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从师于施今墨先生及祝谌予教授。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1964-1965年进修于中央卫生部举办的针灸研究班。1975-1978年参加援喀麦隆共和国医疗队。1978-197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深造。1986年调至山西中医学院执教。第二届国医大师。 张某,女,27岁,农民。1959年6月3日初诊。 主诉:恶寒发热头痛1天。 病史:患者1日前,夜卧不慎,感受风寒,遂有恶寒发热,头痛欲裂,身痛无汗,烦躁不安,啼哭不已。 检查:痛苦面容,神倦,体温38.9℃,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感冒,风寒外袭型。 治疗:散寒解表,发汗退热。 取穴:合谷、复溜。 操作:合谷穴直刺1.2寸,施以泻法;复溜穴直刺1寸,施以补法,留针半小时,留针过程中每隔10分钟施手法1次。 当行针10分钟后,患者额头、鼻尖汗出,热退身爽,头痛已除,查体温37.8℃。起针后,嘱回家静养。翌日随访,患者已下地劳动。 合谷、复溜伍用,出自《兰江赋》:“伤寒无汗泻合谷、补复溜,若汗多不止,补合谷、泻复溜”。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原穴,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之功;复溜为足少阴肾经腧穴、经穴,按“经主咳嗽寒热”之理,有滋肾润燥,回阳救逆,促气化,调玄府之效。二穴伍用,即能发汗,又能止汗。合谷属阳,清轻走表,泻之以通经络,疏风散邪,托邪外出,随汗出而解;复溜属阴,补之以滋肾回阳,启闭开窍,扶正祛邪。二穴相合,一阴一阳,一补一泻,发汗解表,对伤寒表不解,无汗身痛等症,以及汗出不止诸症多有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