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来时路 明复再出发

 hyd129 2020-07-20

在繁华的陕西南路中段有一座闹中取静、绿意环抱的图书馆——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兼具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走过了近90年风雨,在经历修缮后,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将于6月28日重新再出发。

厚重的历史积淀

黄浦区明复图书馆由明复楼、会心楼及乐乐楼三栋建筑组成。主体建筑明复楼建于1929年,前身为中国第一座公共科技图书馆——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其馆名是为了纪念中国科学社发起人之一、英年早逝的胡明复先生对中国科学社作出的重要贡献。明复楼内设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24小时自助借还室、“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旧址陈列室”、古籍阅览室等,可为读者提供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图书借阅、公共书目查询等服务项目。

一旁的乐乐楼由美籍华人关康才先生捐资建造,并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落成于1993年。建筑外观设计仿制了明复楼的装饰细节,使之与明复楼的风格融合统一。乐乐楼内设少儿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石库门主题阅览室等服务窗口。

在明复楼对面的明黄色二层小楼名为会心楼,即原中国科学社总办事处旧址,建造于1921年前后,1945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此成立。2005年,会心楼因著名作家赵丽宏一场名曰“会心一笑”的诗朗诵会而得名。会心楼以举办各类文学艺术沙龙、作家作品赏读会、民进会史教育等活动为主。

今日的新旧交融

在经过修旧如旧的升级改造后,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仍然保留了当年的功能结构与建筑特色。南面三层分别设置阅览室、展览大厅和办公室,北面五层为书库,构造精妙;所有钢架、钢门和钢窗都为美国定制,防火防潮;建馆之初就用于传送书籍的小电梯依然在运作。外观的纹饰、复古的楼梯以及那些旧物件都彰显着这座老图书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气息。

修缮之后,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也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助力上海夜间文化的24小时自助借还室,为读者提供一个“不打烊”的阅读空间;陈列石库门文化、与上海主题相关图书的石库门主题阅览室,进一步传播海派文化;而少儿阅览室则是儿童和亲子教育的好去处。



多样的阅读活动

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开馆当天将以著名作家赵丽宏的直播讲座“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拉开序幕,同时开启了“明复讲堂”的第一课,未来还会有更多文学大咖加入“明复讲堂”,带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罗希贤石库门风俗四十八图”作品展为读者带来老上海的民俗风情风;读者还可以参与“石库门建筑介绍及体验互动”,感受一把石库门建筑之美;深受小读者喜爱的“智编牛”少儿趣味编程课也将在当天上线。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最大程度地丰富了活动内容,使读者足不出户便能参与活动。

今后,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将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继续打造“悦读悦生活”读书系列活动品牌,传承“文教育人”的理念;进一步挖掘自身历史资源与文化底蕴,融合黄浦区地域人文特色和节庆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讲座和阅读推广活动,向市民大众提供更多元、内容形式更丰富的文旅公共服务,延续这座老图书馆的文化使命,砥砺再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