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节,看到在节日习俗当中竟然有一种“斗百草”的游戏,不禁哑然失笑。那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画面,随即将我带回到满是童趣的孩童时光。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电脑、没有游乐场、也没有游戏机的年代,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没有任何像样的玩具,但我们的游戏却花样繁多,其中就有斗草。 游戏很简单,没有固定场地,也没有裁判。在割草或放羊的间隙,几个孩子各自找来一堆叶子,有花草也有树叶,我们玩得最多的是杨树叶。双方各持树叶,两茎相交,然后用力一拉,花落茎断为输。孩子之间的游戏,当然不会有什么奖品或惩罚,但还是很在意输赢的,赢的自然满心欢喜,输者也能拉长了个儿脸老半天。 后来发现,斗草也是有技巧的。有的孩子从小就“眼儿多”,会趁对方不注意用力一拽,对方的草茎就断了,对方当然不服,就大声的嚷嚷,他会一瞪眼或者扬扬拳头,对方见斗不过也打不过,只能不吭气了。看来啊!就连这斗草,也是靠实力说话的,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规则。 翻阅资料才得知,这斗草游戏历史悠久,而且还有文斗、武斗之分。我们那时,既不知花草名,又不懂平仄对仗,只会生拉硬拽的玩武斗,搞得满地花草狼藉。至于文斗,到现在都没见过,只能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名著的文字中一窥真容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成人们对这些游戏失去了兴趣,即便在孩子们中间,斗草游戏也是越来越罕见了。 偶尔兴起,自己会找来几片叶子,左手右手的互相斗草,竟也是可以的。 2017.5.31于山西运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