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别老打听人家的私事儿

 焦际空间 2020-07-20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有三不交,饭有三不吃,话有三不说。

      在这其中,有一种“话不说”就是指:不言及他人隐私

      道理我们似乎都懂,但往往是很难恰到好处地“管住嘴”,也就使得一次次的谈话在中途就转成了“尬聊”。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言不及私” 的错误,反而会抱怨对方不真诚。

       不举别人的例子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我常会遇见一些很难有深交的人,这些人哪怕是初次相见,但为显示自己的人脉深厚,就会很“关心”我的个人问题,要么是“为啥这么大还是单身”,要么就是“给你介绍对象吧”,以此把话题无限展开,尽可能深地“刨根问底”着·····

       事后,这类人又很会“选择性失忆”, 那些应承的话全都不记得了,你答应他的却记得贼牢。

       这类人的谈话也多在谈论他人的私生活,谁最近夫妻间闹起了矛盾,谁最近离了婚,谁的公司出现了困境……

      只要他知道的,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些看似交友广阔的人,其实是没什么真朋友的,因为朋友早就被他给“卖”光了。

       所以说,爱言谈及私的人,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交友的路,短了;交友的面,窄了。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是每个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必要、都有义务给出答案。

       尤其是在工作场合,凡涉及个人的私密问题,完全可以避而不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处”与“软肋”,可能是缺点、坏习惯、坏毛病,还有一些不愿让外人所知的隐私。

       这些痛处与软肋是不愿被他人碰触的,更不愿被更多人围观与知晓。

       而为人处世,不去碰触他人的痛处与软肋,不在公共场合议论他人的隐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多交结那种懂得谨言慎行的朋友,他们不会动不动就把别人的私事放在嘴边。

       有修养的人一定知道,知人不必言尽,知私不必言私;开口先三思,话语把握好分寸,才能被他人视为至交!

2018.10.15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