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狐泉,何时才能再次成为我们的终极浪漫?

 焦际空间 2020-07-20

       环池村,位于运城市南城办西南方向一公里处。

       此地自然条件优越,北靠古禁墙、南邻盐湖、可远望中条山美景,近观盐湖风光,景色十分优美。

      村中有一处文物古迹——“野狐泉”,据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它见证了盐文化发展的历史,享誉海内外,吸引了西安文管处、西影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安徽等地人士及海外人士到此考察观光。

       前些日子,我在冯建国老师的“古运新城文化交流群”里看到一篇名为《盐湖区有个野狐泉,蕴藏着千年故事和一个美丽的传说》的文章,阅读后觉得不错,就转发到了朋友圈。

       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文笔极佳,也可能是野狐泉这个名字特别有魅惑性,不知不觉间我的魂儿就被勾走了三分之一。

       整个人就跟中了邪似的,老是念叨着“野狐泉、野狐泉……”

       不单单是我,还有好几个朋友说想去看看,问具体位置在哪儿。

       可就连我也不知道啊,不过这是难不倒“书生”的,查了查地图,估计没多远,就想着哪天去看看。

       昨天早上,正在考虑着去哪里。苗歌姐就说她也有时间,看我能不能一起去找找“野狐仙”。

       真可谓是一拍即合,就各自出发了,约定在村里见。

       苗歌姐虽说是本地人,可好多年没来过这一块儿,是一路走一路问过来的。

       我就更不用说了,也是问了好几回才找到的。

       在村委会门口,和苗歌姐碰了面,却还是不知道野狐泉在哪儿。

       又找老乡问了问,才了解到这环池村很大,东西长十几里地,人口居住很分散,分布在三个自然村里。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二队,哑姑泉还在一队哩。

       距离一队还有好长一段路,又是走一路问一路,这才见到了魂牵梦绕的野狐泉。

       野狐泉其实不大。

       而且,因为岁月变迁,曾经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都早已成了尘埃,历史上那些专程到此吟诗作赋、对酒当歌、排忧遣情的文人墨客们也不知转世投胎了多少个轮回……

      这里,只剩下一块石碑,一池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的泉水,还有一个蕴藏着千余年历史的美丽传说。

       当然,还有一条很有礼貌的黄狗,见我们来也没出声,反倒摇了摇尾巴。

       只是在我盯着路边树上的杏儿时,它才象征性地“汪汪”了两声。

       可惜的是,今天没能见到那位与泉为邻、义务绿化环境的勾玉春师傅。

       然而,我们却看到勾师傅自费在野狐泉周边栽培的300余株柏树,正在健康茁壮地生长着……

       言谈中,村民们对曾经的泉水汩汩表示出怀念之情,对现状有所担忧。

       因为多种原因,泉眼的出水量已经很小了。

       人回来了,可魂儿还是被那一池碧水给勾勒着,大概是在提醒我,该做点儿什么。

       我能做得其实很少,也就是搜索些关于环池村,关于野狐泉的信息,努力将故事拼凑完整,呈现给大家!

       原先,在池神庙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淡水泉。

      东泉叫澹泉、甘泉,在池神庙东南角,建有甘泉祠。上世纪80年代,东泉还曾作为盐化三厂职工澡堂的水源,可惜现已干涸填埋。

       西泉就是现在的野狐泉,泉址在环池村。当然,民间更习惯于称“哑姑泉”。

       这是因为,它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盐池有个甜水泉眼,被中条山的妖魔刺牛怪封锁,由于甜姑得到仙翁的指点,在盐民的护卫下,经历了百般艰险,盗来了刺牛怪的乾坤金针,终于挑开了泉眼。

      泉眼开出时,冲出一股浊气,冲瞎了甜姑的眼睛,冲哑了甜姑的喉咙。

       后来,人们深感甜姑舍己为民的高尚品德,将泉水取名“哑姑泉”以作永世的纪念。

    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是典型的民间水文化故事,也曾有过一段妇孺皆知的辉煌时期。

      1960年,由山西省歌舞团改编成同名歌剧《哑姑泉》,唱响了三晋大地,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轰动一时。

    2013年,盐湖区政府重修野狐泉,修复了出水龙嘴,砌筑了园型水池。

       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全貌。

       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环境的不断改善,哑姑的泉水能够一直流淌下去,哑姑的美丽传说也能一直流传下去……

      就像“华为注册整本山海经”那样,成为运城人的终极浪漫!

                               2019.5.26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