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最喜欢的技术图形

 晴耕雨读天 2020-07-20

看到这个标题,老读者一定怀疑这不是我的原创文章。

就在前两天还有读者私聊我: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生叔这么历害的基本面分析价投,居然也会根据k线图形选股?”

哈哈,你没看错,这篇文章并非转载互推,也不是找人代写,就是你生叔的原创

今日难得得闲,就来谈谈我对于技术图形的看法,这个领域我的很多理解都停留在皮毛,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先表明立场——对于技术图形,我向来的观点是,既不推崇,也不排斥,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以运用到自己的投资体系里自然最好。

此前如果有读者来和我讨论技术面的东西,我总是会说“我不懂”,或者“我学不会这么复杂的东西”云云。

这其实是对于自己没怎么深入研究过的领域的一种谦虚表达方式。

因为证券投资这个行业给人的感觉是属于一个戾气很重的行业

不管你是什么背景,取得过多少成绩,但凡你敢在自己没那么熟悉的领域里得意忘形,尾巴一翘。

分分钟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会突然窜出来几个所谓“高手”过来骑脸,直接把你的脸打的piapia响。

所以,对于理解得不是非常深入的领域,我的一致对外口径都是:

“不知道,不了解,没学过。”

事实上,在选股和具体的交易之前,我都是会看一看图形的。

不过说到底,技术图形这块对我主要还是辅助性的,而非决策中的关键参考因素

当我已经研究清楚了基本面,并且出现了我最喜欢的图形时,我的决策往往就会比较果断,比如一次性买足仓位。

如果基本面和技术面两者不一致的时候,那么我往往会以基本面和逻辑为主,这是和技术流选手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我对某家公司的基本面研究比较深入,我认为它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好,投资逻辑很清晰,估值也能接受,但是图形走得特别差,也不会影响我买入。

反过来,如果一个图形特别漂亮,但我看不懂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和内在逻辑,那么我就会相对谨慎,即使是“先买入再研究”,也是用小仓位来交易。

除此之外,在实战应用中,我看图形的习惯是:

1.主要观察周级别(周K线)以上的中长线图形,而忽略每日的股价波动,不看任何其他的技术指标。

观察长周期级别的图形能让我非常快速地判断出股价相对高/低位置,从而也有利于快速排查选股。

而短期日K线级别的走势往往容易对我判断股价的高/低区间产生误导。

比如,我在周末看的一家公司它的日K图形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切换到了月K图形则是这样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在抄底的时候,看图形比看估值更有效。
抛开基本面投资者、价值投资者这类标签,我给自己的另一个定位是:
一个比较擅长抄底的选手。
在量化投资的领域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因子投资,而我所强调的正是“逆向因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反动量因子”。
最开始,我和很多投资者一样,都是看估值来抄底。
但是通过大量的市场研究和个股案例研究,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1)当股价跌到一定估值以下后(比如创下历史PE曲线的新低),往往会陷入估值盲区。
比如一家公司过去5-10年PE曲线都是在20-40倍的范围波动
现在突然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跌到了21倍,很显然已经到了低估值区域。
然后它并没有开始回归,而是又跌到了15倍,这回实在是太便宜了!
但你一定想不到,它最终竟然能跌到10倍,市场有时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
因为在它的身上逻辑/基本面可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从【便宜】到【非常低估】到【我真的不骗你,绝逼是一辈子一次的低估】,股价可以跌掉一半。
同样是抄底。
传统的价投选手,他们注重的是市场先生报出的价格点和他自己内心价值判断的差异。
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前预判出一个“心理出价”,比如打算15X就买入,不分左侧右侧,如果到了15X,他就执行,可能股价继续往下走,被套个20%,甚至30%,然后过3、4个月再回归上来,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但这种方法它所无法解决的是——即便这家公司三年前的底部确实是15X,但三年过去了,它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你怎么知道现在还是跌到15X就差不多了?
当重要的逻辑发生变化后,谁都不知道这家公司中短期会怎么样。
而在我现在的体系里,抄底时虽然也会看估值,不过估值对我的意义而言只是作为一个判断赔率的模糊标准,而我不会作“如果跌到XX倍,我就开始买”这样的预设。
我会先持续观察股价对于负面预期的一个连续演绎过程,然后在市场告诉我“它可能跌不动了”的时候才买。
估值体系不能解决的事情,图形很多时候反而能给我解决。
但请注意,这种方法也不是百试百灵的,很多时候一些公司继一波反弹后,股价又会重新进入漫漫的寻底过程中,比如乐视网、神雾系列、康氏兄弟。
要知道,一切所谓的方法技巧,看估值也好,看图形也罢,皆为末。唯有对于一家公司背后基本面和投资逻辑的深刻理解,才是本。
(2)很多大牛股,从头到尾都没“便宜”过。
很多大牛股,超级成长股,即使在多年前的股价底部区域,PE仍然高达4、5十倍
假如你预计它未来3年的利润增速>30%,按照PEG的模型来套,那么30倍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这么简单的东西你会玩,别人不知道?
当很多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往往就不会跌到30倍。
就像人人都害怕疫情会影响大部分公司的基本面,等着再多跌一段开始抄底时,市场直接来了一个原地V型反转。
面对这一类股票,如果我把公司基本面和行业研究已经做到位了,然后根据我喜欢的一些图形来作买卖决策,可能更容易抓住机会。

3.在研究中,结合图形来进行多维度的复盘。
股价的图形走势,是过去历史中公司基本面变化和市场主流预期的直观演绎。
结合图形,有利于我对一家公司过去的变化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复盘。
在股价顶部的那个时期市场主流预期是什么?
在股价底部的那个时间段上,市场的负面信息都有哪些?
每一波月度级别的上升/下跌走势,背后的逻辑都是什么?
同等的市值下,现在与5年前公司在经营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市场是否已经对某个已经的利空/利好消息进行了定价?

4.如果是投资科技股,图形的地位还会上升一点
科技股的市场预期变化比较快,业绩非线性增长,估值的上限完全是市场情绪和多方博弈的结果,无从用科学的方法提前预测。
况且,站在自身的角度,我的投资体系是不依赖于信息优势来赚钱的,那么很多时候,我容易产生“我以为我都知道,其实我不知道”,或者“我以为我知道,其实我是错的”这样的的盲点。
所以我个人认为科技股看估值,不如看图形。
还有时如果看好一个大的科技产业链,通过行业研究找到了4-6个意向标的,然后不知道到底买哪个的时候,我就索性看图形了,哈哈
5.从不以技术图形角度来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
关于技术图形,我从来不去猜,不作预测,一切等市场给我答案之后再作决定,在运用中更要有强大的认错纠错能力。
看到这里,你肯定要问我,我最喜欢的图形是长什么样的?
首先是诸如下面这样的图形,我把它叫做“中期调整底部小圆弧”,简称小圆弧。
这个图形的构成中首先是前期经历过一波持续上涨。
然后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从阶段性最高点开始回调
等回调到某个低点开始走出类似一个小圆弧的底部,当然最好是前期上涨的逻辑还没有被破坏。
至于回调的跌幅多少算到位了,我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让市场自己说了算。
这家公司就是我前两周小仓位买入的一家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公司,上周我又把它卖出换了另一家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公司。原因就是,这个小圆弧的图形被破坏了。
至于未来会不会又弹回来创个短期新高,还是继续往下破位跌一波,我当下也无法预测。
五一假期的时候,我在专栏2.0表示对于科技行业现在可以开始乐观一点了,所依据的也是我经常跟踪的三大指数(半导体50ETF、5GETF和新能车ETF)出现了“小圆弧”的图形。现在半导体50ETF已经改名为芯片etf(512760)了,呵呵。
第二种我最喜欢的图形我称之为“周/月级别的反转线”,望文生义,就是指经过持续多月的单边下跌后,突然竖起一根大阳线,并直接打破了原来的下跌趋势。
第三种我最喜欢的图形叫做,“底部月级别的平台突破”。
例如下面这个极品股:
底部平台突破后,中长线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没了,我最喜欢的技术图形就只有这三种,都比较简单朴素,且都只是我自己的经验之谈,而不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最后再次强调,市场上没有任何万能的方法,可以保证你一定赚钱,有的话,也一定是骗子想要把你口袋里的钱转移到自己兜里。
我是一个基本面投资者,技术图形这块主要还是辅助性的,而非决策中的关键参考因素,从战略上搞清楚什么是好生意好公司永远要优于其他技巧上的东西,在战术上,市场力量还是可以加以利用的,让技术图形为我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至于你如果要跟我交流一些乱七八糟的技术指标,复杂的K线形态,还有什么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欧奈尔,缠论,我的回答仍然还是:
“不知道,不了解,没学过”

生叔出品,必属精品。

--------------------我是底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