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20-07-20

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簪花仕女图》,这幅画是怎么来的呢?安史之乱以后,对于好不容易迎来的安宁生活,大家都很珍惜。皇帝和官员也觉得应该大搞“文治”,营造出天下升平的气象。所以追求享乐和安逸成了社会主流的生活形态。

    到了贞元年间,这种风气就更为突出。当时著名诗人杜牧还这样描述:“至于贞元末,风流悠绮靡。”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正是描绘了在这靡靡之风之中的唐代仕女生活的情景。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谋反被杀,她的府邸被唐玄宗作为贺礼,赐给了新婚的寿王李瑁和寿王妃杨玉环,改名寿王府。当时还是宫廷画家的周昉,奉诏为杨玉环画 像。当周昉来到寿王府后花园,只见杨玉环带着长宁公主、咸宜公主等人正在赏花。彼时花开满园,人在花间,更比花娇。杨玉环连有后宫三千佳丽的唐玄宗见了都 把持不住,何况周昉?但毕竟身份悬殊,而且周昉作为一名画家,更多的是对美的欣赏。被绝色惊艳的周昉目识心记,几日后便画成了流传千古的《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全卷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簪花仕女图》

    不管哪一种说法。都忽视了一个事实:《簪花仕女图》其实原本并不是一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卷。1972年,由于画心开裂问题,辽宁省博物馆请文物保护专家对 它进行重裱修复,就在揭裱时,大家发现,《簪花仕女图》长卷的画心原来是由三段画绢拼接而成的!比较明显的拼接部分为左数第二个比例较小的仕女、白鹤与画 面左边的小狗。而且画中的几位仕女的位置并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人物有高有低,特别拼接的小仕女与周围的人物相比,很不协调。所以,专家们推测:《簪花仕 女图》原来很可能是画在三座屏风上的三幅屏风画。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类似此画上的屏风(五代《重屏会棋图》)

    所以接下来一笑讲《簪花仕女图》的赏析时,不会涉及构图布局方面——拼出来的画,有何布局可言?《簪花仕女图》的线条自不用说,最出彩的是它的色彩运用。 可以特别留心地观察一下画中贵妇的手臂在纱衣遮掩下的色彩变化——遮掩下的手臂颜色比裸露在外的肤色深,又比薄衫下的颜色浅,生动地将纱衣的透明感再现了 出来。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簪花仕女图》原图与仿装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簪花仕女图》原图与仿装

    其次,是对人物动态以及微表情的捕捉。比如画中右数第二人,由于体丰易汗,即使穿着纱衣,汗出也会沾衣,所以此女伸手轻拎衣领。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簪花仕女图》局部

    再看右一女子,手执拂尘,侧身低头,逗弄小狗,但其眼光却望在别处,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相比之下,画面中间手捻花朵的女子,才是专心致志,注视手中之花,还露出一抹愉悦的微笑。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簪花仕女图》局部

    这些,既需要画家仔细的观察和精确地描绘,也需要我们这些欣赏者的细心体察。赏画,就是观者对画家的理解过程,也是我不厌其烦的交代画作来龙去脉的原因。 总的来说,周昉通过仕女“纡余委曲”的体态描绘,显示出贵妇的端庄,又通过面部表情的刻画,表达出内心的凄寂和幽怨。《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 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也是最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再结合前面关于此画来源的故事,《簪花仕女图》是不是就是记录了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 真容?

    如果是这样的话,传说了千百年的四大美女的形象将轰然倒塌。按照《簪花仕女图》的描绘,最贴近唐代美女形象的!

全世界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可能就是杨玉环的写真

《德云簪花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书画艺术由魏晋而至现当代,渊源千余年,历代名家灿若星汉,历代名画片纸万金。我们特辟“水墨撷英”栏目,请山东新闻大厦董事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支英琦先生,赏析历代名作佳品,他用如诗的语言引导我们去体悟中国绘画中的空灵与超迈、感受古人的风骨与幽情。

这些簪花女子,总是娴静地站立着,从唐朝一直站立到今天,身边依然是瑞鹤孑孑蝴蝶翩翩。连岁月的风,也生怕吹皱了她们薄如蝉翼的披帛襦裙。这些唐代深闺里的妇人们,健康丰腴,仪态万方,移步回眸之间仿佛有满怀心事,却只是散怀于廊下庭前,任时光如水漫漶。

《簪 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作者周昉,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画面上,贵妇们一律是高髻簪花,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闲情。 最右侧的仕女,发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相邻的妇人轻提肩上柔滑的丝衫,似乎不胜春阳的奥热。手持团扇的侍女位置靠后,她的神态最为淡然, 扇面上一簇灼灼的花朵远比她要光艳夺目,说明着她的独特身份。接下来的一位妇人,髻插粉荷,右手拈一朵红花凝神观赏,与面前振翅的仙鹤,形成动静相宜的场 景。第五位妇人虽然位置稍远,体态显小,但她头戴海棠花,身披朱红披风的形象,却肃然而露显贵之气。画面最左侧的妇人,头上的簪花应该是素淡的芍药,她右 手里轻轻捏着一只蝴蝶,不胜娇羞,而她明显侧身顾盼的姿势,和最右侧的妇人侧身凝睇之姿遥相呼应,间有名獒瑞鹤花枝蝴蝶穿插,整幅画面便浑然一体了。按时 间来看,周昉创作这幅画的时代,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已经过去,可是,画中妇人们却娴雅得如同一个春梦,也许,画家无意让她们经历世间的繁复,只让她 们在画面上慵懒着,在时间里闲逸着,尽管,这种闲逸里也会读出些“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虚空无奈。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在 此之前,绘画大多表现的是历史宗教人物,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那种亦仙亦幻的美,如同隔着浩渺河汉,离凡尘中的我们有些杳渺。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却是将唐朝贵妇真实的生活场景推到了前台。也许,周昉无意留给千年之后的品评者太多有关唐朝生活场景的记录,他甚至不愿添加亭台楼阁做点缀,只是要把心仪 的女子推到薄薄的绢素上,用细而简劲的线条,淡而丰富的敷彩,一遍遍地描,一笔笔地画,描画出薄如蝉翼的衣裙下肤如凝脂的质感,描画出丰腴婀娜的身姿里柔 和恬静的美感,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蓦然回首,惊叹于她们遥远而逼人的美丽。

周昉们塑造的丰腴健硕、短颈袒胸的仕女形象也成为那个时代的审美 特征。不久前,我在敦煌看彩绘壁画和洞窟造像,唐朝的那种线条飘逸,绘制精美,以及人物眉宇间总是隐含不露的笑意,和周昉的簪花仕女是一脉相承的。唐宋之 后的造像或绘制,虽然也算艳丽,结构也还完整,却总感觉多了些仓促,少了些细腻,多了些尘嚣,少了些神怡。这样看来,画面上的这些簪花仕女,袒露的也是一 个朝代的丰腴和大气。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 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是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 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此卷曾经南宋内府收藏,南宋末归贾似道所有,元、明间流传无考,清初为梁清标、安岐收藏,后入清内府。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其后辗转入藏今辽宁省博物馆。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賞析 - 平台令 - 平台令窩棚

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局部之一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賞析 - 平台令 - 平台令窩棚

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局部之二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賞析 - 平台令 - 平台令窩棚

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局部之三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賞析 - 平台令 - 平台令窩棚

《簪花仕女图》卷 作者 周昉

   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最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 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最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唐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周昉以善画名动朝野。官至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长史。

  唐代画家周昉,用笔朴实。气韵古雅。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 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 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周昉是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 家。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的美誉。他的仕女画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具有用笔秀润匀细,衣裳劲简,色彩柔丽,人物体态以丰厚为体的特点。然而,周昉生活 的时代,已是唐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而衰,社会矛盾日渐尖锐之际。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仿佛是沉湎在一种百无聊赖的心态中,茫然 若失,动作迟缓。纵然是装饰得团花簇锦,也掩不住内心的寂寞与空虚。在表现时代和生活的深度上,周昉具有卓越的艺术才能。

  周昉还是杰出的肖像画家。据载:韩干与周昉曾先后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一时难分高下。赵纵夫人看后认为韩画空得赵郎状貌,而周画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从人们富有生趣的日常活动中揭示人物的真实性格,正是周昉肖像画真正做到传神的奥妙之所在。

   在佛像画方面,周昉也别树一帜。他首创美丽端庄的“水月观音”,把观音菩萨画于清幽澄净之境以示圣洁,成为历代画家沿用的形式,有“周家样”之誉。在追 求形象独创性的同时,周昉又能虚心听取不同意见。他画长安章敬寺时,“都人士庶观者以万数,其间鉴别之士,有言其妙者,或有指其瑕者,随意改定。经月有 余,是非语绝,无不叹其神妙”。

  周昉的作品现存者相传有《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簪花仕女图》等。其中《纨扇仕女图》,绢本 (辽宁省博物馆),描绘宫廷夏日妇女们困倦慵懒的生活,反映了她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深宫之中的寂静、郁闷的精神状态。挺直的线条和衣纹近乎方形的转折,是 这幅画的用笔特色。《簪花仕女图》,绢本(辽宁省博物馆),精致地刻画了几个身披轻纱、高髻凌风的贵妇在庭院中闲步、赏花、采花、戏犬等的生活情节。她们 步履从容,但眉宇间却流露出若有所思的心态。圆浑流畅的线条,艳丽丰富的色彩,出色地表现了“绮罗纤缕见肌肤”的效果。

  现从出土的大批中、晚唐时期的陶俑来看,画中仕女的服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女性时装文化。画和俑的造型都呈现出同一种审美取向和精神面貌。

  唐 代肖像画极为发达。周昉画仕女外,亦善写照。他在肖像画上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就,关键在于他善于观察人物复杂的性格,能够生动入微地表达出人物的精神特 征。此卷背景极其简括,仕女、白鹤、狗等几乎作等距离安排,画后仅以辛夷花点缀。画面的意境、情调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神态地刻画表现出来。正是因为对 人物传神地刻画,才较为细腻地揭示出宫女的心理活动,使得这幅画真正鲜活起来,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不朽之作。

  看到《簪花仕女图》的第一印象,就像看见整个大唐王朝雍荣华贵的缩影,尽显富贵荣华之气。此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这卷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以工笔重彩依次描绘了5名贵族妇 女和一名仕女的形象。春夏之交,她们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过着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这些贵族妇女体态丰满,服饰豪华。高耸的云髻,前面簪着步摇 钗,头顶戴着不同的折枝花朵,身着齐胸的贴身长裙,外披敞领宽肥纱衣。点缀在人物中间的有两只可爱的小狗与一只丹顶鹤,画幅的尽头,竖立起一面玲珑石,它 后面是一株盛开的辛夷花,粉紫色的花朵陪衬着少许的绿叶,把整个画面气氛装点得非常和谐。整幅画沉着艳丽的色彩,更展现了唐代人物画富丽工整的风格。画中 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 端,此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簪花仕女图》无论是线条和赋色的技巧,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画中伫立的妇女 虽然装束相似,面容相仿,但却没有雷同呆板的感觉。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简洁而遒劲的长线条,十分准确地表现每个妇女各不相同的手势,又恰当地安排了复杂的 色调,经过千年的岁月,这些颜色仍然很好地保留在画绢上,可见唐人用颜料之精。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 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此图绢本设色,无款识题跋,历代著录传为唐代周昉所作。周昉笔下的妇女形象多作浓丽丰肥之态,他是唐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性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中享有盛誉,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中国书画艺术由魏晋而至现当代,渊源千余年,历代名家灿若星汉,历代名画片纸万金。我们特辟“水墨撷英”栏目,请山东新闻大厦董事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 协会副主席支英琦先生,赏析历代名作佳品,他用如诗的语言引导我们去体悟中国绘画中的空灵与超迈、感受古人的风骨与幽情。

  这些簪花女子,总是娴静地站立着,从唐朝一直站立到今天,身边依然是瑞鹤孑孑蝴蝶翩翩。连岁月的风,也生怕吹皱了她们薄如蝉翼的披帛襦裙。这些唐代深闺里的妇人们,健康丰腴,仪态万方,移步回眸之间仿佛有满怀心事,却只是散怀于廊下庭前,任时光如水漫漶。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作者周昉,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景。画面上,贵妇们一律是高髻簪花,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 闲情。最右侧的仕女,发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执拂尘引逗小狗。相邻的妇人轻提肩上柔滑的丝衫,似乎不胜春阳的奥热。手持团扇的侍女位置靠后,她的神态最为 淡然,扇面上一簇灼灼的花朵远比她要光艳夺目,说明着她的独特身份。接下来的一位妇人,髻插粉荷,右手拈一朵红花凝神观赏,与面前振翅的仙鹤,形成动静相 宜的场景。第五位妇人虽然位置稍远,体态显小,但她头戴海棠花,身披朱红披风的形象,却肃然而露显贵之气。画面最左侧的妇人,头上的簪花应该是素淡的芍 药,她右手里轻轻捏着一只蝴蝶,不胜娇羞,而她明显侧身顾盼的姿势,和最右侧的妇人侧身凝睇之姿遥相呼应,间有名獒瑞鹤花枝蝴蝶穿插,整幅画面便浑然一体 了。按时间来看,周昉创作这幅画的时代,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盛唐已经过去,可是,画中妇人们却娴雅得如同一个春梦,也许,画家无意让她们经历世间的繁 复,只让她们在画面上慵懒着,在时间里闲逸着,尽管,这种闲逸里也会读出些“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虚空无奈。

  《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描绘了春夏之交时,宫廷贵族妇女在园中赏花、戏犬、漫步游玩、闲情雅致的情景。画有六人、二犬、一鹤、一花一石并列展开。作品构图节奏 舒展明快,人与物远近穿插错落有致,静中有动,气韵贯通。贵妇体态丰盈,衣着华丽,线描圆润流畅,设色浓丽典雅。这件作品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有许多独到之处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的。

  其一,画家在线条的运用上突出了线描性能的各种特点。人物面部和肌肤的勾线稳重准确,细劲而有弹性;纱衫 和长裙的勾线挺拔有力,刚柔相济;发际的勾线根根可数,笔法飞劲;服饰图案的勾线自然流畅,工细而不刻板。画家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生动地表现出不同物象的 质感和美感,充分显示出中国画的线描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

  其二,画家在赋彩上的娴熟技法独具匠心。全图以统一的红暖色调 把握全局,配以朱砂、石青、石绿、赭石、胭脂、花青、草绿、白粉、金粉等颜色,画面色彩交相辉映,富丽明快,浓重典雅。尤其是对于大袖薄纱衫的表现之完 美,在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即通过纱衫在设色时色彩深浅的变化和在白色纱衫着色后,沿衣纹勾白线的技法,充分表现出纱衫轻柔、重叠遮盖 的透明感和质感,准确地表现出衣衫之间叠压关系。

  其三,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精益求精,极尽工巧之能事。“花冠”在唐代的画迹中极为罕见, 画家对图中仕女头饰的刻画极为精致,高耸的发髻簪着大朵的鲜花、步摇和金钗,衣服和披帛上的图案描绘得十分精细。仙鹤羽翅排列有序,犬的皮毛渲染虚实自 然,团扇、拂尘、花草、山石无不精致周密。画家在表现这些细节时紧紧围绕内容的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表现技巧,为细而细,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进一步丰富 了作品的表现力,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总之《簪花仕女图临摹技法》是一幅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现实生活的画卷,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极高的鉴赏及学习价 值。

唐人周昉名作《簪花仕女图》赏析

唐人周昉名作《簪花仕女图》赏析

《簪花仕女图》局部之一

唐人周昉名作《簪花仕女图》赏析

《簪花仕女图》局部之二

唐人周昉名作《簪花仕女图》赏析

《簪花仕女图》局部之三

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簪花仕女图:袒露朝代的大气(图)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科,它以描绘妇女的美姿丽容及闺阁生活情态为主题,在古代画史著作中,又被称为“美人” 、妇人” 、“绮罗” 、“嫔嫱” 、“闺房之秀”等等。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漆器上就有一些女子形像,但一般是作为附属装饰铸造或刻画在器物上的,没有出现单独 以妇女为表现主题的手绘作品。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以毛笔淡墨在绢帛上画一侧身而立正在祈祷的女子,是目前所见最早以妇女为描绘主题的作 品,可以说是仕女画的起源。

妇人图 中唐 敦煌莫高窟

  汉代的妇女绘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享乐欲望,许多宫廷画家以擅写后宫嫔妃状貌留名画史,如汉元帝时的毛延寿,就是一位写生能 力很强的妇女肖像画家;另一方面,处于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旌表妇女贞洁孝行的“列女” 画成为衙署庙堂及墓葬画像热衷的题材。但由于年代久远,汉代仕女画除在画像砖、石及石刻线画中有所遗留外,多已湮没无存了。

仕女图 初唐 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

  魏晋南北朝时期,仕女画作为一个画科开始逐渐形成。“妇人” 、“绮罗”等被作为画科名词写进画史。此期善作仕女的画家有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张僧繇等人,他们的仕女画已开始追求衣服发髻的华丽,注重表现人物的 精神面貌,如传为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洛水之神宓妃高髻粉黛,体态婀娜,裙裾飘拂,美人艳姿令人神往。但是受儒家伦理的束缚,妇女画仍未摆脱教化工 具的局限。而由于死后升仙等观念在社会各阶层的继续蔓延,与卷轴系统相对,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西王母” 图像和墓主人画像,其中许多女性形象造型自然生动,线条、色彩生拙古朴,恰当地表现了魏晋时人的精神特质。在仕女画的形成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聚涤荡,魏 晋壁画所呈现的这种简洁流畅又极具表现性的形式语言得以传承,逐渐成为仕女画的本源精神。

歌舞图(局部) 十六国 甘肃酒泉丁家闸5号墓

  考诸画史,仕女画之称概始于唐。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在张萱、周昉等人名下,就列有“士女”之目。而与汉魏时代相比,唐代仕女画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 展,张萱、周昉等人首先把仕女画从儒家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它成为一个更加独立的画种,在题材上,改变前人多画“列女”的传统,着力于描绘现实生活中 的妇女;在画法上,以匀整细腻的线条,富丽浓艳的设色,为后世开创了工整秾丽的仕女画风。名家绘画兴盛的同时,民间画工也在墓室、石窟、寺观壁画的创作 中,绘制了大量的仕女形象。而从绘画角度看,传统中国画的形神、笔墨、意境等观念在此时有很大突破,已经影响到壁画中仕女形象的塑造。文献记载,许多名画 家都亲历过寺观、石窟壁画的创作,其创作经验和风格渗化到壁画创作中,提高了民间绘画的艺术水平。从宏观的风格流变角度来看,初唐壁画中的仕女用笔洒脱、 线条畅达,顿挫转折自如,有吴带当风的影响;中唐壁画中的许多菩萨、仕女形象,人物造型圆润丰腴、刻画细腻,色彩鲜明饱满,可与张萱所画仕女相媲美;晚唐 壁画中的仕女,多以坚挺纤细的线条来表现人体的轮廓和衣纹,近似周昉仕女画的风格。总起来看,壁画中的仕女和同时期的卷轴画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一起 构成了今天唐代仕女画的视觉象限。这些充满生命活力和热情的仕女形象,姿态自然,精神饱满,气质高贵,其健康的体魄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格都展示出盛世社会 的新气象,唐代仕女画也因此成为中国仕女画发展史上最可宝贵的源头活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