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年前,王小波撞头身亡,死后被捧上神坛,葬礼却无一同行肯送行

 新用户22998179 2020-07-20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这句诗出自孟浩然笔下,寥寥十个字却写出了一个自古以来文人所共同困扰的话题——知音难觅。

想找一个谈话的人容易,想找一个能交心的人却很很难,呼三五好友对坐畅饮容易,想找一个知音倾诉衷肠却很难,伯牙偶遇钟子期毕竟是文学史上的少数,不然也不会被传为千古佳话。

在更多的时候,文人是孤独落寞的,这种孤独源于自己的内心,这种落寞源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无人能够体会理解,普通的文人尚且如此,一些思维犀利独特,而又特立独行的文人就更难以被世人所理解了,这种人在古代有徐渭,在当代有王小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小波彻底厌弃了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了无生机的现状,于是他奋起发声,大声的疾呼,可是他的疾呼并不被当时的人理解,在那时他是一个完全的独行者,反而在他逝世过后,他的拥护者如潮水一般涌现出来,这个曾经的文学界流浪者一下子被封了神。

那么,王小波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前状况到底如何,死后又为什么能被这么多人捧上神坛。

一、为文学而潦倒

文学并非是王小波谋生的手段,而是他寄托理想信念的一方净土,他完全可以走出去拥抱更优渥的生活,他却执意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土地上耕耘,他是一个真正为文学而潦倒的人

王小波生长在一个精英家庭之中,父亲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当时在业界享有盛名。而在这样家庭出身的王小波也拥有着一份光鲜亮丽的人生履历,他曾经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又是美国著名高校的海归硕士。

按理说有着这种资历的王小波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社会精英,穿行于上流社会,过着体面而优雅的生活,但是他没有,他拒绝了向他申来的所有橄榄枝,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那条注定会孤独的文学之路。

在最落魄的时候,王小波的生活几乎就和古人说的“一箪食,一豆羹”相差无几,甚至客人来访时,家里连一杯水都拿不出来,还要临时出去买,但是由于有文学创作的陪伴,王小波并不觉得苦。

总而言之,王小波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为了追寻理想,他可以放弃一切,可以不计前途,可以坚守清贫,可以忍受世人的误解和白眼,或许在他的世界里,除了他的一堆堆创作的稿子之外,便再没有了其他的东西,

但是理想似乎并没有给王小波带来生活上的曙光,反而让他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除了妻子李银河,再没有可以理解他,陪伴他。

二、妻子是唯一的知音

妻子李银河应该算得王小波创作生活中少有的一抹鲜亮色彩,在此之外,他的生活中大多都是灰色调。

虽然曾经一篇《绿毛水怪》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也为王小波带来了知名度,但是当他真正把写作当成事业时,事情就变得艰难了起来,他寄出了一封封稿件,又收到一封封退稿信,在这样单调而痛苦的重复中,王小波的人生被一点点消磨着。

而且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和独立,他拒绝一切被同化的可能,他没有参加任何组织,也没有参与任何作家协会,他近乎偏执地游离在主流文学界之外,孤独而又骄傲地当着文坛的流浪汉。

总而言之,王小波不愿人云亦云,也不愿有任何东西拘束自己的思路,他要有完全独立的的思想空间和言论,就像他曾经在作品中写道的那样,他不愿设置别人的人生,也不想按照别人的设置生活。

这样的王小波是很难和人亲近的,他的孤独是注定的,以至于哪怕他去世,也没有一个同行前来执意。

三、分外冷落的告别会

在一个深夜,王小波离开这个人世,他的告别会显得格外的冷清和寂寞,他孤独地走了,就如同他曾经孤独地活着。

1997年4月的一个深夜,王小波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难以忍受剧痛的他,一次次用头撞墙,生生撞墙而亡,当李银河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额头上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后来被无数认追捧的一个大师,就这样毫无体面地死在了一个北京郊外逼仄的房间里。

直到这时,王小波在文坛仍是籍籍无名,在告别会上,没有一个作家来表达自己的哀思,或许他们很多人连王小波的死讯都不知道。

总之,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小波的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落魄作家的死,就如同一片被风卷走的落叶,没有留下任何声息,与后来在文学界掀起的那阵经久不息的惊涛骇浪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当时谁也没想到,死得无声无息的王小波,有一天会诸多荣誉加身,被捧上神坛。

四、死后捧上了神坛

王小波生前虽然门前冷落,无人问津,死后却被无数人推崇追捧,他曾经的作品在解读中被推上了越来越高的台阶,他本人也被拥护者们捧上了神坛,这不得不说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件吊诡的事。

在他死后,曾经寻不见的踪迹的粉丝和知音,一下全都冒了出来,读王小波,瞬间成了文学界的一个热潮,这股热潮在圈内沸腾了二十余年,至今没能冷却,也许还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沸腾的更加厉害。

王小波的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沉下心来去体会王小波犀利文字背后深邃的智慧,冯唐曾经评价他是当代汉语文学一个好得了不起的开始,高晓峰说王小波在他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文化名人们不遗余力地称赞写王小波,给了他一份迟到的殊荣。

其实,或许可以这样说,王小波的作品能够被人传读,理解,这是王小波的幸运,也是中国文学界和中国读者的幸福。因为王小波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作家,他笔法犀利,却又行文内敛,不动声色地弘扬着理性,自由,独立的精神,这是王小波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馈赠

结语:

天才的思想如果比人快一步,那么他会被人尊敬,如果比人快很多步,那么他会被人排挤。因为没有人能懂得他的思想,从他嘴里吐出的富含哲理的词句只会被当成痴人的呓语,所以,古往今来,杰出的天才们往往都是孤独的,王小波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读者没有落后王小波太多,在他死后,人们终于找到了打开这座文学宝库的钥匙,于是王小波的思想和智慧便如同海啸山崩一样爆发了出来,一下子惊艳了中国读者的眼球,让读者为之痴迷了二十多年,甚至可能会更久。

其实,王小波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自由。王小波从来不愿意在别人设置的生活里安之若素的生活,不愿意从众随俗,他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哪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他远离尘嚣,逃到一个没有任何人烟的地方,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就像他曾经说的那样,一个人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他曾经写过一头特立独行的猪,然而,他写的并不是猪,而是他自己,这头永远追求自由的猪便是王小波的理想化身,作者以这头猪的身份像沉默着的大多数发出了挑战。

参考资料:《沉默的大多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