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辽宁篇

 公司总裁 2020-07-20
今天非遗美食之旅来到了东三省最后一个省份——辽宁省。与其他两个省份不同的是,辽宁的非遗美食没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特色,而是具有浓浓的汉民族特征!
老龙口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老龙口白酒,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老龙口酒创始于建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酿造历史悠久。产地位于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下水源属矿泉水质,宜于酿酒。老龙口酿酒的窖池经过几百年的驯化富集了霉菌、酵母菌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为酿酒提供了呈香呈味的前驱体,形成了“浓头酱尾,绵甜醇厚”的独特风格。老龙口品牌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道光廿五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锦州道光廿五白酒,是目前国内唯一沿袭着古老的满族酿酒技艺酿造的白酒。
  道光廿五满族酿酒技艺。传承了北方山林民族传统的制酒工艺和独特的酿酒**俗,是一份珍贵的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道光廿五白酒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前身是清代朝廷内务府,于清嘉庆六年(1845年),在锦州粮庄颁发“龙票”(朝廷颁发的营业执照),由锦州罗台子庄头瓜尔佳(汉姓高)氏人高士林,开办同盛金烧锅,以酿造供清廷所用的满族风味烧酒。 
普兰店田家黄酒酿造技艺
普兰店田家黄酒酿造技艺现分布在沙包镇,是家族传承,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已传至第五代,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普兰店田家黄酒酿造技艺因其较高的学术价值、杰出的历史价值、突出的文化价值,成功入选第三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溪永隆泉满族传统酿酒工艺
清嘉庆年间,张家酒坊第八代传人张嘉久改良祖传的酿酒配方,在股东王本元的支持下,把张家酒坊更名为“永隆泉”烧锅,年产烧酒两万多斤。九一八事变后,“永隆泉”烧锅传人张玉福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被日伪收监,病逝狱中。所幸的是张玉福早已秘密收徒传艺,永隆泉传统酿酒工艺没有就此失传。
千山白酒酿造技艺(麸曲酱香酿酒法)
千山白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辽阳最古老的烧锅之一——“玉昇涌”,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桂中园创办“玉昇涌”烧锅,采用老五甑工艺生产辽阳白干酒,在当地颇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玉昇涌”烧锅被人民政府接管,组建成辽阳酿酒厂,但依然秉承其传统酿造技艺。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菜成为全国各大菜系第一个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老边饺子传统制作技艺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市汉族传统名小吃,是沈阳特产,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80多年历史。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马家烧麦制作技艺
马家烧麦马家烧麦是一种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良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欢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桃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桃山白酒历经辽、金、元、明、清近千年的积淀,清朝时期已经成为中国北部地区最大的白酒生产工坊之一,是清皇家贡酒,也是宾图王、达尔罕王、博王科尔沁蒙古三王的王府贡酒;民国时期,张作霖用它犒赏三军、嘉奖幕僚,被誉为“大帅酒”;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作为国宴用酒;抗美援朝期间,作为珍贵礼品慰问过志愿军。
大连老黄酒酿造技艺
依照古法酿制的老黄酒,为了保证纯天然的口感和纯度,王贵玉对于酿造的每一步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与南方黄酒不同,大连老黄酒选用新鲜而颗粒饱满的大黄米与麦曲,经由泡米、发酵、压榨、包装、勾兑等多个环节,用纯手工的酿造工艺天然发酵而成。香气与浓郁的酒味都在熬制中自然形成,色泽红褐,温和醇厚,一闻一品,浓郁的酒味醉人,暖人心脾。正是这制作考究的精致步骤,才得了这大连老黄酒百年传承的口碑。
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
牛庄馅饼:辽宁省海城市古镇牛庄,因其是东北进关的必经之地而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著名港口,正因为其商业的发达和大量的客流,聪明的牛庄人制作出了著名的牛庄馅饼。经过80多年的发展,牛庄馅饼不仅远近闻名,甚至到人民大会堂一展风采,真可谓香飘四海。
锦州小菜制作技艺
主要产品有:驰名中外的什锦小菜类、虾油制品类、虾酱类、盐渍菜类五大类一百余个品种。什锦小菜创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多的历史,系皇家贡品而闻名于世。乾隆皇帝东巡祭祖途经锦州品尝什锦小菜时赞不绝口,并挥笔写下对联:“名震塞外九百里,味压江南十三楼”,横批:“什锦小菜”。
一九九二年,溥杰老先生重书此联,并题写厂名。这一文化遗产已用于产品包装装潢之中,使什锦小菜成为历史文化产品。
沟帮子熏鸡制作技艺
沟帮子熏鸡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创始人尹玉成因行善机缘偶遇光绪御厨,得皇家宫廷熏鸡秘方,建熏鸡坊,名“沟帮子熏鸡”,凭十六道精细工序、三十种甄选配料,四代老汤,薪火传承,创“沟帮子熏鸡”百年老号,深受当地百姓及过往客商青睐,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鸡”之首,蜚声四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