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飞的死,也许在岳飞生前几百年就注定了

 小魏看世界 2020-07-20

宋朝的重文轻武,在藩镇割据把强极一时的大唐彻底撕得粉碎,唐朝最后几个皇帝成为军阀手中的玩物就开始了。加之所谓“黄袍加身”,赵匡胤作为柴荣最亲信的将领直接篡夺了后周江山,武将掌兵权,成了宋朝以后皇帝最大的梦魇。其实从现代角度看,提高战斗力和避免武将专权不矛盾,但在千年前的宋朝,这是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二选一的选择题。

岳飞的战功,已经超乎了只求苟全性命,保一方荣华富贵的赵构等人的预期,实际上在岳飞掌兵后期,已经是湖北军政一体的最高长官了,再下一步,如果岳飞没有受到大的挫折,只能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或者“自立谋反”的二选一。所以,那个所谓的“莫须有”,那个谁都不敢担责任的“风波亭”,在岳飞壮志未酬的时候,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秦桧在这里起了多大作用,他是不是金国的间谍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岳飞之死,暴露了宋王朝的猥琐:道义上谁都不敢说“待重头收拾旧河山”不对,但出于私利,掌握政权的高官显贵谁都不愿意改变现状 。于是就这么狗下去,狗下去,直到崖山之战。宋朝的灭亡开创了一个先例,中华大地完全沦陷于异族。这其实是中华文明衰亡的一大征兆。毕竟背后暗算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士,是每个文明的末期才会有的作死之道。

岳飞,其实死于宋朝从伦理到利益的虚伪化。他接受的教育是后来他总结出来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但他处的时代,是武将没地位,文官卖国公开化。信念动摇了,国家朝廷不再是可靠的后盾了,忠诚的代价,就是血淋淋的冤案了。

其实岳飞之死暴露的问题,后来的明朝也没有彻底解决。在传统思维的框架下,也未必再有解决之道了。所以清朝包装出来的袁崇焕,那么多年,那么多人相信了。

其实无论是对岳飞本身的所谓“争论”,还是对由此衍生的各类问题的讨论,最终的落脚点在一个:军事将领,是否应该仅仅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个有自己思想的优秀军事统帅,对于国家民族,或者那个时代的“江山社稷”,究竟是利是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完全看屁股坐在哪里。历史给人们唯一的教训就是:人们从不知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或者,从来不会去想完全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