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严寒深锁的草原上,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追念着,
追念着蒙古民族的战士,
我们亲爱的同志。
你曾不只一次地为着我们生活得幸福,
绞尽自己的心血。
如今正当敌人横行,
你又以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民。
你的牺牲,只会使我们对敌人更憎恨;
你的精神,鼓舞我们更加奋勇前进;
你未竟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完成
……
关起义,字翼青,别名刘元复,蒙古名吉鲁木图,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康平县西关屯一户蒙古族农民家庭,祖籍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幼年丧父,靠母亲抚养。于辽源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入辽源县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考入东北大学理工学院建筑系。1931年被选为留德学生,因“九▪一八”事变爆发未能成行。
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仅四个月零十八天里,东北四省区便全部沦于日寇之手。严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他毅然投笔从戎,于1932年参加了张学良部高级将领高文彬领导下的辽北抗日义勇军。不久,该部划归东北义勇军第五军区,下有七个梯队,梯队下又设若干支队。关起义曾任某支队参谋长。这支队伍在高文彬的率领下,活动于通江、开鲁、彰武、康平一带,曾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1932年11月,高文彬在康平阻击战中被俘,义勇军被迫转移至察北,逐渐溃散,关起义几经周折到达北平。
1933年,以德穆楚克栋鲁普(简称德王)为首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简称蒙政会)。关起义于1934年任蒙政会电台总台长。他坚决反对蒙政会中亲日派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实现自治的主张,多次在辩论中公开阐述自己的观点。1935年冬,德王直接与日本关东军勾结,他彻底认清了德王的所谓“高度自治”的实质是出卖民族、背叛祖国,便断然离职。
1938年,关起义由曾在蒙政会工作过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姬羽翘介绍,与我党在北平的地下组织取得了联系,开始从事统战联络工作,为扩大共产党在蒙古族同胞中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0年上半年,关起义将母亲送回原籍,动员弟弟关起万带着4个儿女分批先后到达晋察冀边区。关起义到延安后,一直在延安民族学院任教。他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深得同志们的赞扬。
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关起义感到无比激动。他渴望着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为草原人民的解放贡献一份力量。
当年冬,他带着病弱的女儿,步行40多天,到达塞外重镇张家口,参加了内蒙古自治运动。当选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负责秘书处工作。
不久,自治运动联合会决定筹建内蒙古实业公司,总公司设在张家口。赵云驶任总经理,关起义任副经理。
当时,内蒙古草原饱经战乱,百孔千疮,牧区经济濒临崩溃,商品流通渠道堵塞,大量畜产品卖不出去,而牧民急需的生产生活用品也运不进来。关起义深感责任重大,满腔热忱地开始了内蒙古实业公司的筹建工作。
1945年12月,关起义带领一部分同志,首次向草原进发,运送布匹、砖茶、烟酒等牧民生产、生活用品。这次贸易活动,是在匪患猖獗、安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沿途虽有各县大队武装护送,但仍不断遭到土匪袭击。公司的同志在关起义的带领下,边走边打,几经险阻,终于在次年初使大部分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一一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
1946年3月末,关起义完成了第二次贸易任务,并在张北宝昌等地组建了实业分公司,沟通了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的商品流通渠道。
在贸易活动中,关起义每到一地都要访贫问苦,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因此,他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名字及事迹,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为发展草原经济,他还对锡、察两盟的煤矿和碱矿资源进行了实地勘察,在心底绘制着一幅美好的草原建设的蓝图。
经过长期革命工作的锻炼与考验,关起义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的优秀战士。194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我军于1946年10月主动撤离张家口。关起义主动承担了物资转移任务。他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大家将公司所有的物资抢运出来,转送到贝子庙,坚壁在牧民群众家里。后来,这些物资支付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及其所属部队机关半年的开支,保存了被敌围困时期调剂民需的实力。
同年底,关起义被任命为察哈尔盟代理盟长。此时,察哈尔盟的形势日趋恶化。国民党军队不断进犯,我革命政权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小,不少基层民主政权被推垮,盟旗王公贵族表现动摇,有人组织武装叛乱。
关起义到任后,立即同原在这里坚持斗争的苏剑啸、萧诚等起研究,决定首先摧毁哈叭嘎和龙王庙这两个农业区的国民党政权,重新建立起革命民主政权,以保证粮食供给。
1947年1月6日拂晓,关起义一行来到哈叭嘎区奇门地沟宋家营子开展工作。上午,召集武工队干部开会。侦察员报告正南离宋家营子约30里处,有一股国民党武装正在抢劫牧民的牛羊。关起义立即派武工队前去堵截。他的身边仅留下两位战士和一名工作人员。武工队出发后,关起义又召开了贫雇农座谈会,研究备耕问题。会议一直开到中午。
这时,哨兵发现远处有骑兵向营子奔来,误以为是武工队的战士。待看清来者是敌军时,对方已冲到近前。哨兵一边折回,一边鸣枪报警。近100名敌人迅速抢占了东、西、北山,包围了整个营子。
关起义听到枪声,迅速处理好文件时,敌人已开始了第一次进攻。
他们还未冲出所在的大院,一发炮弹就在院内爆炸。一位战士当即负了伤,几匹乘马也受惊挣脱了缰绳。工作人员乌云斯钦把自已的马牵过来,说:“关盟长,你快骑我这匹马突围吧!我们掩护你!”

关起义
在这生死关头,关起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不!你的骑术好,还是由你突围出去报信。”他又转而对另外两位战士说:“我和你们生在一起,死在一起,咱们坚持到武工队回来就可解围。”
战斗中,他一人独守院门口的碾房,始终没让敌人跨进院门。
两小时后,救兵仍未赶到。因为乌云斯钦冲出重围后战马中弹,他只得徒步寻找队伍。
大院内,两位战士,一位牺牲,一位负伤,只剩关起义一人坚持抵抗。碾房已被敌人团团围住,但他仍顽强地坚持着,使敌人无法进入。
敌人耍起了劝降的花招:“投降吧!投降还让你当盟长。”砰!随着一声枪响,喊话的敌排长应声倒下。
敌人劝降不成,便胁迫群众抱来柴草。顷刻之间,熊熊大火吞没了碾房。关起义牺牲后,凶恶的敌人割下了烈士的头颅和腿,发泄他们的兽性。
1947年2月27日,锡察行政委员会在贝子庙为关起义等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
如今,烈士未竟的事业已成就辉煌,严寒深锁的草原早已春意盎然。生活在明媚春光下的草原人民,没有忘记为解放草原而捐躯的英烈们,老一辈的人们时常念叨起当年的关代盟长。
党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优秀战士。1981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关起义烈士骨灰安放仪式,让烈士的英灵安息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转载《革命烈士传》文中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