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奥运赛场上再也没有“干净”的运动员?

 造就Talk 2020-07-21

里约奥运会刚进入第二天,我们就目睹了第一出有关兴奋剂的戏码。

曾因服药被禁赛的俄罗斯游泳选手尤利娅·艾夫莫瓦(Yulia Efimova)不仅获准参加了本届奥运会,还在半决赛中排名第一。赛后,美国游泳选手莉莉·金(Lily King)向她摇动食指,以示不服。

“你服药作弊被抓到过,我就是看不惯。”事后,金在接受NBC电视台采访时说,“我来这里是干干净净地为美国而战的。”

她的意思大家都懂。但从最严格、最纯粹的意义上讲,奥运选手没有一个是“干干净净来参赛”的。

并不是说所有选手都涉及兴奋剂丑闻,只是大家都把争论焦点集中在内服药物上,完全忽略了外用技术对运动员的影响。

从采用算法辅助设计的钉鞋,到超声波缝合起来的泳衣,再到采用非对称设计的场地自行车,今天的奥运装备都诞生于实验室之中,出自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之手,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潜能。


当今的优秀运动员非常倚重这些技术,没有它们,就不指望拿到奖牌。大多数奥运项目都在2016年经历转折点,检验对象不再是精英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而是运动员与装备这个结合体的表现。

“我的工作所考虑的,是全天都从事繁重体力活的工人,而运动员从事的活动基本类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械工程师霍马尤恩·卡萨鲁尼(Homayoon Kazerooni)说。

他创办了SuitX,负责外骨骼设计项目,这些产品使工业、医疗和军事领域的从业者能够连续数小时下蹲、起立,并搬动数倍于自身体重的物品。“运动幅度不同,持续时间也不一样。”他说。但最终,他和运动装备设计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人们拿出最优表现。

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增强人类表现。
 
耐克AeroBlades的鳍片

就以AeroBlades为例,它是耐克最新推出的表现增强技术。为了开发这些3D打印的小小齿状物,耐克投入了多年的研究,并进行了数百个小时的风洞测试。

每一个这样的齿状物都呈浪尖状,远看毫不起眼。但如果把它们嵌入胶带或运动服,在运动员身上科学排列,它们就能改变运动员周围的气流,减少空气阻力和能量消耗,从而使运动员的成绩缩短宝贵的几分之一秒。

里约奥运会上有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技术,例如美国队的田径选手埃里森·菲利克斯(Allyson Felix)。男子1万米金牌得主穆罕默德·法拉赫(Mohamed Farah)也用到了它们。


几位与耐克公司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专家表示,AeroBlades不会对运动员的成绩产生太大影响,原因有很多。其一,它们还是新鲜事物,而且未经检验。其二,赛跑选手佩戴的各种时尚配饰和发型已经在影响风阻。不过,专家们都同意:再小的优势都不可忽略不计。

“这些都是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圣克拉拉大学伦理学家、专攻人体增强领域的瑞恩·F.霍尔姆斯(Ryan F. Holmes)说。“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所以,再小的优势都不可小觑。”

凭借AeroBlades,田径运动员可以在身上装上小小的鳍片,从而更快地飞奔。在这类体育项目中,奖牌的归属往往就在几分之一秒间,哪个精英选手不想要这样的优势?
 
盖伦·鲁普的运动衣和胶带上都带有AeroBlades

以盖伦·鲁普(Galen Rupp)为例。上个月,这位美国长跑选手在奥运选拔赛中夺得1万米冠军,当时,人们就看见他贴着带有鳍片的耐克胶带。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鲁普以27分30秒90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银牌,只比金牌得主、英国选手穆罕默德·法拉赫的27分30秒42慢了不到半秒(更悲催的是,法拉赫还曾是他的陪练)。要是当时有AeroBlades帮忙,结果也许会有所不同。

“这种技术改变的是周围的环境。”霍尔姆斯说。这不一定算是作弊。跑步和游泳运动员常在赛前剃掉体毛,以求类似效果。但运动装备偶尔也有越界的时候。


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上,一些身穿Speedo LZR Racer聚氨酯全身泳衣的运动员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

这款游泳衣由Speedo公司开发,可以通过收束作用,收紧运动员的躯干。此后,旨在捕获空气以增加浮力的山寨泳衣相继出现,最终被国际泳联明令禁止。

“禁止的理由是,运动员穿上它以后,就不只是一个运动员这么简单了。”霍尔姆斯说。不过,他依然记得当初观赛时受到的震撼。“还记得2008年那会儿,我看得目瞪口呆,心想,天哪,又破一个纪录!”

从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技术应该被用来提升运动表现,但效果不能太过。如果一种新装备带来的优势太大、提升太快,那么,相关制裁机构就会出面取缔。

所以,设计师们只能循序渐进。以Speedo为例,它为本届奥运会设计的泳衣就符合国际泳联的新规(不再是全身泳衣,也不再使用聚氨酯这类材料),但它还是从被禁的LZR Racer那里借鉴了些许经验。
 
Speedo的新LZR Racer X泳衣

其中一个经验就是,分片收束能提升游泳成绩。新的LZR Racer X泳衣摈弃了全身收束,在大腿和臀部采用单向拉伸的收束区域。“如果能激活核心肌肉并维持这一状态,运动员就能保持最佳体态,腿不会往下掉,腰部也不会下陷。”Speedo设计和创新主管蒂姆·夏普(Tim Sharpe)说。

同样的,腹部周围的接缝走向也经过了精心排布,旨在鼓励运动员调用相关肌肉。作为一个整体,这款新泳衣创造出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既为运动员提供支撑,又通过触感提供训练式的提醒,这样的触觉交互是普通泳衣所不具备的。

从这类产品中不难看出,运动员和装备之间的共生关系日益显著。你平时怎么训练,到赛场上就会怎么比赛。

如果你训练时采用的是通过算法设计、3D打印或超声波焊接制成的装备,你的运动成绩就依赖于此。从很多层面上讲,这样做都无可非议,它是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总会让观众看得肃然起敬。

只不过,这个步伐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行。
 
翻译:雁行

来源:WIRE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