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震:带你走进录音师世界,体味曾忽略的听觉风景 | 造就

 造就Talk 2020-07-21
由于平台限制文中未能插入所有音乐,感兴趣的读者请观看演讲视频

杨震

星海音乐厅首席录音师
中国十大录音师

我是一个录音师,这是我平时的工作状态。


录音师是干什么的?

如果我们要从教科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那么要说几大本书,可能研究一辈子才能说清楚。

但是今天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我想要带着大家去研究一些事情的本质。

录音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记录,记录一个空间里面所发生的声音。

他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拾取在这个场合里面发生的这些声音,然后通过编排制作,决定在另外一个时空里给其他的听众听什么,那么这是录音师所干工作的本质。


那么,为什么会有录音师这个行业呢?
 
声音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吗?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好像看到的东西,就是实实在在的;听到的东西呢,唉呀说不来,不一定是真的。

但实际上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首先,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听觉是上天赋予你的,你一直都有的。

而且它跟视觉还有一点不一样的,视觉它有一个范围,你有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另外,你实在不想看你还可以把眼睛闭上,我不愿意看这个事情。


但是听觉,在物理上来讲,从你生下来一直到你死去(当然,有些人年龄大了以后也会失去听觉),你的耳朵一直都在工作,包括睡觉的时候。

那我说的这个绝对没错,你睡觉的时候,如果你的听觉关闭了,那闹钟、Hotel里面的Morning call,都完全没用了。
 
每天,海量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耳朵传进来,为什么我们没有被吵死,或者被这个信息淹没?
 
那是因为听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的大脑可以在瞬间里面分析出最有用的信息和你最希望获得的信息,然后马上进行处理。


举个例子,在我们广州的茶楼,想想那么多人一起在喝茶、高声聊天的时候有多吵,但是我们在一个12人一围的桌子,跟家里人在喝茶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并不会听不到彼此说的话。
 
这就是因为你的大脑在快速地处理只对你有用的信息。

旁边那桌人讲的他赚了几个亿,可能你能听见,但是其他的事情你绝对听不见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被大脑给自动屏蔽掉了。


这个是听觉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听觉是可以塑造风景,塑造形象的。

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官。
 
下面我用非常古老的设备,大家可能很久没有像这样的行为了,打开一张CD,播放一段音乐:

这是自然界的声音,我今天上午在录音棚里面专门做的一段一分钟长的场景。

先是非常美妙的早晨,小鸟在歌唱,突然间这个雷雨就来了,然后突然间,又雨过天晴了,小鸟又出来了。

这是一个一分钟的浓缩,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在一分钟内有这种剧烈的变化,但是我们用听觉,在这一分钟内完全可以去想象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是二沙岛的场景?还是我们家的场景?还是珠江新城的场景?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
 
所以其实有时候听觉可以给人更多更丰富的想象。
 
因此,人类社会产生了一门为听觉而打造的艺术形式,就是音乐。


由于我在音乐厅工作,有很多我的朋友会说:
 
“我怎么觉得去你们音乐厅,门槛很高。”
 
我说:“门槛高?我们有30块钱一张的票啊。”
 
他说不是这个门槛,不是钱的问题,就是花三千我也花得起,最关键是我觉得我好像听不懂,我好像不能领会里面的奥妙。
 
在这里我要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
 
其实来听音乐,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知识理论体系,各种大师的经历人生,感情……被这些东西所蒙蔽,打开耳朵去听就好了。
 
为什么?
 
因为音乐是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只表达情感,它没有表达别的东西。

每一个正常人,你只要有情感,你对音乐一定会有感受。
 

没有人是音盲。
 
没有人是听不懂音乐的人。

音乐产生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它就是直接表达人的情感,表达人的生活的,丰收了我们在一起欢唱,家里人去世了我们在一起悲苦,用音乐去表达我们的心情。
 
在语言都不能表达,动作都不能表达的时候,我们要唱,我们要演奏,这是音乐。
 
为此人类还发明了很多专门搞音乐的东西。
 

但是曾经也有一段时间音乐被功能化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一件东西,没有人性的时候,就算相隔非常遥远的空间,也非常相似?


在欧洲长达一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时期,主流的音乐被掌握在教会的神职人员手里,这个时候的音乐基本上是功能化的,它没有表达人的生活,没有表达人的情感,它是一种载体。

用来干什么?向神去乞求,唱给神听,这个东西是神听的不是人听的,这个跟我们刚才讲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又回归了人性,又开始表达人的情感。

那我们听一听,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怎么表达人的情感的:
 
 
和前面两个对比太强烈了,当艺术品、当音乐有人性的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我相信在座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告诉我,我听不懂音乐。
 
这部作品叫做《悲怆》,为什么我不一开始就告诉大家这个标题,因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才是音乐的本质。
 
我们在听到一个没有歌词的音乐的时候,就应该是它怎么打动你的,你就怎么去理解就好了,这就叫听懂音乐。
 
而不是听到“噔噔噔噔”,就觉得:噢这是命运的叩门声!没听出来的就是错的!
 
千万不要这样去认识音乐,这样的话又变成刚才所说的神性的东西了。
 
这个是我们不应该去追求的。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逐渐地开始有蜡筒、唱片、磁带、CD等一系列载体,借助越来越多的手段,音乐得以传播得越来越广,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
 
比如下面这两个场景,我给大家听一下:
 
(音乐)
 
这是一种画风,记住了,下面这个是星球大战的主题曲:
 

 第一段是我们广东的音乐,五架头,五个乐器,老大爷们在喝完晚茶之后,坐在街边喀喀喀就开始了,这种东西给我们的想象,可能是怀旧,还有我们地方特色等等,各种文化信息;
 
那么后面那个给的我们是什么呢?音乐可以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带我们到无限的空间里面去,到太空,到未来,或者回到远古以前。

音乐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无限的听觉风景,但它给予我们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启示。
 
这是我分别录制于01年、05 年、06年和07年的四段音乐,作为一个录音师我可能尽到了一点点小责任,把当年在星海音乐厅舞台上的壮丽的场景在今天在这里重现,跟大家一起回顾体验了一下音乐的美妙。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音乐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无限的听觉风景,但它给予我们最重要的是,内心的启示。
 
所以,要相信你所听到的,相信你的感觉。
 
谢谢大家。

吕胜 | 失去了灵魂,再繁华的城市也是鬼城 

李力持 | 从仓库管理员到电影导演

李晶 | 当我在做团扇时,其实是在做什么?

叶翠微 | 真正的好学生都是玩出来的

姚思璠 |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性教育禁忌”

杨致俭 | 千年素琴魂

吴子健 |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叛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