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业之死比你想象中来得更快

 造就Talk 2020-07-21

报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衰退,这点大家想必都不会惊讶。不过,来自美国的最新报业营收数据还是令人心寒:尽管总体经济形势不错,但报业的广告营收还是急剧下滑。

也就是说,下一场经济危机降临时,局面还会更为不堪,很多报社可能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了。

广告是一种周期性业务。经济繁荣期,广告收入上升;经济衰退期,广告收入下降。所以2008年和2009年,当报业的广告收入遭遇暴跌时,许多业内人士还希望,这只是暂时的不景气,经济复苏之后,或许还能收复失地。

但过去六年中,情况却恰恰相反:即便在经济繁荣期,报业的广告收入仍然持续恶化。一些大报的最新数据中透出严峻形势:

三季度《纽约时报》纸媒广告营收下滑19%。甘尼特报团(Gannett)下滑15%。加拿大Postmedia集团下滑21%。麦克拉奇报业(McClatchy)下滑17%。

近日,《华尔街日报》宣布,将合并某些栏目,以应对广告销售下滑的局面。上个月,该报还宣布了员工自愿离职补偿计划,这也呼应了报纸的“瘦身”举措。

对于地方性的报纸,形势就更不容乐观了。例如最近,纽约上州的《伊萨卡报》(Ithaca Journal)就宣布遣散两名编辑人员。该报曾聘有20多名编辑,现在只剩下两名全职记者。

报业跌入无底洞

报业营收正在跌入无底深渊,原因有二。

一是受众群体的变迁。在美国,老年人是报纸的最忠实读者,而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大多已经不订报纸了。因此,每年都有几百万报纸读者寿终正寝,同时又没有新的读者补充上来。

另一方面,广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报纸越来越难以收取高额广告费。上世纪90年代,许多美国城市只有一份主要报纸,当地企业要吸引消费者,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此。所以当时,报纸可以收取高额的广告费。

在当今的广告费率中,纸媒的优势仍有所体现,这从风险投资人玛丽·米克(Mary Meeker)的一张图表中可以看出:
 

2015年,在美国总媒体消费时间中,纸媒的份额只占4%;但在总广告支出中,纸媒的份额却达到16%。相比之下,移动设备分走了四分之一的媒体消费时间,但只拿到约八分之一的总广告支出。

这种局面持续不了多久。总有一天,广告客户会意识到,同样的钱,投入新媒体平台更为划算。因此对报业来说,广告收入的下降可能比受众的流失还要快。

互联网转型:热闹是大报的,小报什么都没有

当然,十多年前,报界人士就知道会有这一关要过。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过渡到互联网是日后生存下去的关键。现在,几乎所有的日报都致力于做网站,试图把网站变成可行的业务,从而在后印刷时代繁荣兴旺。

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这些大报来说,这场过渡要容易得多。早在互联网诞生以前,这三家报纸就已经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互联网还进一步扩展了这些报纸的受众群体。

20世纪9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还只是一家地方性的日报,只不过这个“地方”恰巧是一国之都。凭借对“水门事件”的报道以及其他高知名度的独家新闻,它开始闻名全美。但出了华盛顿都市区,很少有人会每天都看它。

而如今,《华盛顿邮报》已经是一家全国性的媒体机构,读者群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现在有多少人每天至少读一篇《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肯定比20年前多得多。

在《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互联网对它们的“厚待”就更加明显了。一个是综合新闻领域的标杆,一个是商业新闻的标杆,光是这一名头,就吸引几十万人成为了报纸网站的付费订户。《纽约时报》现有130万纯数字版订户——连发行成本也省了,不用每天送一叠报纸到订户家中。

但在很大程度上,大报们新得的,都是从小报手里抢来的。克利夫兰、达拉斯和圣迭戈的居民们不但不再订阅地方报纸,就算上网看新闻,找的也都是全国性的新闻机构,而不是地方报纸的网站。

虽然在本地新闻的报道方面,这些地方报纸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光靠这一点,要养活传统报社那几百号人也根本不够。

所以,这些较小的报纸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也不知何时才能到头。而且日报的开销都很大,如果订户数量达不到一定阈值,发行报纸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至于何时会走到这一步,谁也预测不了,各地也都早晚不一。但在经济健康时期,报业仍在急剧下行,从中可知,下一次经济衰退来临时,报业有可能遭遇灾难性的重创。

广告是一项周期性业务;历来,经济一衰退,报业的广告收入就下降;经济一复苏,报业也开始收复失地。

上一次衰退来得异常猛烈,眼下的复苏也没有带来报业翘首以待的反弹。因此,下一次衰退或许会比较棘手,至少不会比上一次轻松,许多报纸可能会就此垮掉。
 
翻译:雁行

来源:VOX


张璐 | 为什么科技创新浪潮总是发生在硅谷?

曹晓钢 | 未来的商业世界将被这种技术完全改变

贾樟柯 | 宽恕这个时代的恶,才能为民族带来明天的善

李力持 | 从仓库管理员到电影导演

叶翠微 | 真正的好学生都是玩出来的

姚思璠 |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性教育禁忌”

吴子健 |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叛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