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推荐】陶璐娜:敲碎旧我

 造就Talk 2020-07-21


从2015年11月20日到2016年11月20日,在造就诞生的第一年中,共有119位嘉宾来到这个舞台畅所欲言。这其中有默默无闻的公益活动家、满怀抱负的年轻创业者、探索未知的前沿科学家,也有中华文化的鉴定传承者、孜孜不倦的教书匠。造就为何选择了他们?也需,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何选择了造就?在我们“年度推荐”系列中,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还是那句话,新知识、新发现、新启迪,这就是造就对你的承诺。

我从没有想过,对于一个奥运冠军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瞄准目标,而是如何扣下扳机。

“曼谷亚运会,最后5分钟,我还有5发子弹。我们总教练在我身后大喊:‘陶璐娜,你必须给我扣出去。’可是,我举枪、瞄准、射击,小小的扳机有如千斤重,感觉自己的手臂都是抖动的。怎么扣也扣不出去。”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在一家麦当劳里约了陶璐娜见面,为她在造就的第一次演讲做准备。她的脑门很大,眼睛很亮,说到激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情绪完全被她带走了。她的幽默和开朗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那天下午,她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被从国家队涮出去的痛苦,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快乐,在低谷期成绩持续低迷,每次比赛都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的瞬间。

我至今还记得她跟我说的那段话,她说有一次和队员一起去逛街,营业员问,这是你闺女啊?那个队员比她小了将近20岁。跟她同辈的运动员早就退役了,结婚生子,她也渴望却毫无办法。

“第一次摸枪是在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当时学校开设了兴趣小组,有射击项目,我当时也没想去,但是我的同桌让我陪她去,就这样我就接触了射击运动,第一次在学校里摸到了枪。”

结果,这一练就20多年过去了。

“我就想什么时候快退役啊,但是我真的很想在退役之前再做一次冠军。”

从第一次世界冠军到再一次的世界冠军,对她来说是一个圆满。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知到了中国的运动员有多么孤单,尤其是奥运冠军。他们身处金牌的光芒之下,少有人察觉光芒之后的巨大阴影。

随后是漫长的讨论过程,一个意志坚定的运动员必然有着自己的叙事逻辑。我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我需要说服陶璐娜用我的构思来讲述她的故事,可是她更习惯的是,用她的理解逻辑来表达自我。

“你看能不能这样讲…………”

“我这么讲……”

“啊,不是,能不能这样……”

我几近放弃,不是因为她的坚持,而是因为我自己也在怀疑,是不是用她自己熟悉的语态语境去讲述故事,有着更流畅的表达效果。

这是我在做造就演讲的沟通过程中,一直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应该更坚持用新的结构带着演讲嘉宾讲述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还是该顺着他们惯有的思路走下去。

前者更具有表现力,后者沟通成本低,讲者也更为自信。

在后来的数十次演讲中,我反复地比较了两者的不同效果。最后我的结论还是要重新推翻,让讲者在打碎的瓦砾中找到新的自我。

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甚至充满了冲突的过程。但也有人说,他们因此再次挑战了自我。

所以,在去年开春的那场演讲前,我忧心忡忡,心里完全没有底。我在剧场的外场站了会儿,又匆匆地走回后台。


一抬眼,大厅里正同步播放着陶璐娜的演讲,她最终采用了我的建议,用全新的逻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气场全开。事后同事们说,那是最有泪点的一次演讲。

那一刻,我确认了一点,没有任何的努力是白费的。

作者 / 汤维维


刘力豪 | 足球是一种普适的情商教育

娟子 | 创新,从拆掉图书馆的围墙开始

李磊 | 在苦难和平凡里寻找幸福

张向东 | 经过三次创业,自行车让我与世界和解

郑频频 | 我们对雾霾谈虎色变,何以对烟霾视而不见?

周红 | 被阉割的评弹,失去了生命力

王孟秋 | 全人类进入虚拟世界是不可逆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