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非危言耸听:孤独的人,离死亡更近

 造就Talk 2020-07-21

导语:孤独可不只是心理疾病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生物层面的创伤,肆意破坏着我们的细胞。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心理学家时常引用这句话,来解释人类这个物种为何会生生不息。

在群体中生活、工作以及合作的能力,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关键核心。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相互陪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孤立”就可能为害不浅。

孤独跟高血压和心脏病不无关联——它真的让我们伤“心”。

2015年,一份针对70项研究的调查显示,孤独感会令死亡率上升26%。(相比之下,抑郁和焦虑也只会令死亡率上升21%。)

眼下,研究人员正在细胞层面展开研究,试图理解孤独是如何致病的。

他们渐渐发现,孤独可不只是心理疾病这么简单——它是一种生物层面的创伤,肆意破坏着我们的细胞。

“在诸多社交风险因素中,社交孤立的风险远在其他所有因素之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基因学研究人员史蒂夫·科尔(Stevel Cole)说。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也说,“独孤的破坏力之大,令人惊讶。”

那么,孤独究竟是如何致病的?在65岁及以上的美国人中,有40%自称时常感到孤独,对于这个群体,这又意味着什么?

我想到的还有下面这幅图,它显示了2050年前,美国人的老龄化趋势。

这是一股老龄化浪潮,但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古稀之年,它也可能变成一股令人心寒的孤独潮。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科尔。

1950-2060年,美国各年龄段人口构成变化图

孤独这样的感觉是如何影响到生物层面的?

2007年,科尔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小型研究,只涉及14名参与者,但取得了突破。

他们发现,经历过长期孤独的人,其细胞都显得不太一样。

具体而言,长期孤独者的白细胞似乎滞留在一种恐惧状态中,无法自拔。

在孤独和非孤独人群中,科尔和同事们观察到了两种主要的基因差异。

1)在孤独人群中,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基因异常活跃,其活跃程度在非孤独人群中是看不到的。

这可不是好事。科尔说,“在应对急性损伤时,炎症非常管用,但若身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下,就会滋生种种慢性疾病。”

2)“与此同时,在一系列跷跷板似的调节活动中,参与抗击病毒感染的基因团活动受到了减量调节,或称抑制。”

而那些基因会编码一种名为I型干扰素的蛋白质,能指挥免疫系统杀死病毒。

这就有些难以理解了。面对压力,临时提升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在短期内提供保护作用——这完全说得通。

但长期如此的话,身体为什么会变得懒于攻击病毒呢?

科尔说,这其实是一种生物学上的权衡。身体的炎症响应可攻击细菌,而身体对病毒的响应则有利于细菌。

于是,身体作出了这样的抉择——都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细菌侵害。科尔说,实际情况还要更加复杂,但基本概念就是如此。

纵观而论,科尔发现,身体对长期孤独的响应与对其他长期压力来源——如社会经济地位或创伤后压力——的响应如出一辙。

“在人类生活中,各类不利处境在分子中的表现模式都大致相同。”孤独会激活基因的压力响应机制。

当压力来袭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两种激素一旦进入血液,就会通过一长串连锁反应,激活上述基因,使之发生改变。

时间一长,这种响应就会损害身体。

这一结果在规模更大、时间跨度更长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它意味着,孤独的人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他们应对即时威胁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也许能解释为何孤独者的死亡率会上升。但这也并非唯一的原因。

毕竟,若有朋友相伴,生活也会容易很多。他们会开车带你去看医生,或帮你渡过难关。

孤独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越是孤立,就越会感到危机重重。而危机感越重,我们就越是孤立。

我们仍没有避免孤独的好办法

在长时间追踪研究对象的纵向研究中,科尔和同事们发现,当孤独感削弱时,细胞症状也会相应减弱。

一些小规模的初步研究还告诉我们,缓解孤独感也有望削弱细胞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科尔说,目前,对于我们能否通过干预来缓解孤独感,这方面的证据“还不是很多,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他说,有效的干预一般不是以缓解孤独为目的,而是试图给人以目的感。

还要说明一点:我们需要压力,也需要孤独感。

孤独的痛苦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和他人交往。有证据显示,在人的一生中,孤独感呈现出自然的起伏波动。

科尔说,相比“我们更常担心的事情”,比如焦虑和抑郁,孤独的致病风险要更高。

孤独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随着婴儿潮一代逐步迈向老龄化,美国即将迎来一股巨大的孤独浪潮。

2007年,在科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项研究之后,他便开始收到人们的来信,那都是“被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的人,既有心理上的煎熬,也有身体上的折磨。”

科尔说,“孤独感,以及与他人的剥离感,就像是一场流行病,它蔓延在全社会,你却看不见。”

翻译:雁行

来源:Vox


谭卓 | 一场不叛逆地生长

马晨骋 | 舞台去哪了?

史航 | 谁能把旧的给创造出来?

王双强 | 文字的力量 

路伟 | 做文艺片,为了更亲密的关系

黄海清 | 五年后,我们都活在云端

伏彩瑞 | 中国教育散不去的霾 

龙伟 | 互联网下半场的仗该怎么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