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止人类爱争执,原来机器人也会斗嘴吵架!

 造就Talk 2020-07-21

现在可能并没有人知道,维基百科在2006年曾遇到过一场危机:一群人有组织地在与“章鱼哥”(《海绵宝宝》动画中的角色)毫无关系的条目中硬塞入“章鱼哥”的相关引用。

当时,维基百科刚刚走向正轨,经不起这种恶作剧的败坏。可是,怎样才能阻止这种行为呢?

动员人类编辑来对付这些网络恶作剧是不可行的——要清理的条目太多,而清理工作也极端枯燥。所以维基社群没有那样做,而是使用了一位管理员开发的软件机器人,它可以自动标记那些乱入的“章鱼哥”。

“章鱼哥”

结果这个办法还真就奏效了,维基百科击退了“章鱼哥”的威胁,并首开了利用软件机器人协同编辑开展工作的先例。

如今,有数百个机器人助理在维基百科上处理着类似的恶作剧,修正错误,甚至自己创建条目。如果没有它们,维基百科早就毁了。

不过,这也让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群软件机器人被限制在某个虚拟的空间内时,它们未必能和睦相处;有时候,两个机器人会陷入“意气之争”,连着好几年不停地修改对方编辑的内容,你来我往达数千次。根据学术期刊PLOS ONE发表的一份新研究报告,这种事情发生了很多次。

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机器人看上去有多冷酷和精于计算,它们的行为模式常常还是太像人类。而且,维基百科的这些还都可以算是互联网上很没有倾向、很友善的机器人。

试想一下,一群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数字助理在同一个房间里整天吵架斗嘴,比如Google Home跟Alexa相互掐架,争夺智能电器控制权,你能想象吗?

在维基百科上,软件机器人负责处理极其乏味和单调的工作,这些工作会让人类编辑抓狂。机器人不会疲倦,不会发火——好吧,至少是不会对人类发火。它们经过编程去处理特定的工作任务,然后就能以人类无法匹敌的战斗力贯彻下去。

如果是维基百科的人类编辑之间发生分歧,往往经过一番沟通就会逐渐平息,而软件机器人之间的争斗却可能持续数月乃至数年时间。

为何?因为它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分歧——毕竟,它们只是一堆代码。这项研究发现,在英语版维基百科上,机器人发生争执的可能性要远超人类编辑:以十年时间为限,每个软件机器人推翻重写其他机器人编辑内容的次数,平均达到105次,这个数字是人类编辑的三倍。

然而,那并不意味着软件机器人做事不靠谱。它们主要是负责拼写检查之类相对简单的任务,不会做出任何重大编辑决策。

事实上,正是因为机器人完成了这部分工作,人类编辑才能够专注于那些重要的问题。尽管如此,当机器人出现分歧时,它们无法像人类那样理性地进行辩论,它们受制于自己的代码。考虑到机器人工作覆盖的范围——单就英语版维基百科而言,那意味着持续检索500多万个条目——它们会发现大量需要纠正以及可能产生分歧的问题。

而且,软件机器人完成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平均份额。英语版维基百科的人类编辑数量(3万左右)或许会让机器人(300左右)相形见绌,但后者其实是极富成效的贡献者。

上述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牛津大学的塔哈·雅赛里(Taha Yasseri)说道:“它们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就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来说,机器人所完成编辑工作占到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少则10%,而某些语言版本更是多达40%、50%。”

不过,维基百科并没有沦落成为软件机器人争斗不休的战场。那是因为,人类编辑密切监视着机器人。

斗嘴的机器人

然而,雅赛里认为,软件机器人之间的摩擦不可避免。举例来说,该研究发现,有两个负责在维基百科监测双重重定向问题的机器人,一个叫Scepbot,另一个叫RussBot,两者竟然激烈缠斗了三年时间(重定向是指,比如,你在搜索“UK”这个词语时,维基百科会把你带到“英国”条目的页面。双重重定向则是指,一个重定向页被重定向到了另一个重定向页,这是维基百科的一大禁忌)。在编辑大约1,800个条目的过程中, Scepbot总计推翻RussBot的编辑决策1,031次,而RussBot报之以李,推翻了前者906次。

这件事的根源在于,两个机器人遵行的命名规范存在差异——举例来说,RussBot会把“Ricotta al forno”(里科塔奶酪)重定向到“Ricotta cheese”,而此前这个词语会被重定向到“Ricotta”。接着,Scepbot就会跳出来,撤销RussBot所做的改动。

就其本身而言,维基社群反驳称,这些软件机器人并非真的在“争斗”。

亚伦·哈尔法克(Aaron Halfaker)

“例如,如果Scepbot执行了最初的双重重定向清理,RussBot执行了第二次清理,那么看上去它们是在相互‘拆台’。”维基百科基金会的首席科学家亚伦·哈尔法克(Aaron Halfaker)说,“但实际上,这些机器人是在相互协作,保障重定向功能正常运行。”

尽管如此,哈尔法克也承认,机器人彼此撤销操作看起来可能像是在发生冲突。“举个例子,可能有一位编辑希望确保维基百科上的所有英语条目都使用牛津逗号(译注:指在列举多个对象时,在最后的‘and’前加上逗号以减少可能的歧义),而另一位编辑则可能认为我们不应该使用牛津逗号。”但是,为了应对这类问题,维基百科制定了一套机器人审批流程。“我们非常清楚哪些机器人现在正在工作。”他说道。

此外,维基社群始终都在监控他们的机器人。“人们常常把它们想象成拥有完全自主意识的‘终结者’式人工智能,想象它们巡视着维基百科的世界,然后自主做出那些决策。”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科学家R.斯图尔特·盖格(R. Stuart Geiger)说道,他参与了维基机器人的开发工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机器人只是人类编写出来的比较简单的脚本。”

类人机器

人,说到底这些都跟人有关。软件机器人能够表现出人的才智,也能呈现人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器人与其创造者可以被视为一种混合有机体。

“当你在维基百科上阅读到机器人编辑的内容时,请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盖格说,“一个从不关闭自己电脑的人,它们在那台电脑上运行着强大的工具,让它们可以调整旋钮,让它们可以修改词句,让它们可以说自己想用Y取代X。”

在软件机器人太像人类方面,雅赛里的研究还发现,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机器人社群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真的非常有趣,因为这只是同一种技术被不同的人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当中。”雅赛里说,“为什么这会造成巨大差异呢?”例如,德语版维基百科机器人之间争论甚少,而葡萄牙语版机器人则最喜欢“斗嘴”。

这些差异看似微不足道,但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刻地介入人类社会,这方面的洞见将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想象一下,一辆适应了德国繁忙高速公路的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另一辆适应了葡萄牙相对安静道路的自动驾驶汽车,它们会怎样进行交互?两辆汽车内置的人工智能必须和睦相处,否则就有可能害死乘客。

因此,通过考察不同语言版本维基机器人的不同交互方式,我们就有可能预见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如何相处。

再想象一下,其他网站的人工智能被应用到了机器当中,那会怎样?


翻译:何无鱼

来源:WIRE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