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摩拜王晓峰两年前演讲:如何用疯狂的方式,让五百万人开始骑自行车

 造就Talk 2020-07-21

2015年年底,我们邀请王晓峰来造就演讲,他哈哈大笑,说道:“你来我们的新办公室看看吧,看看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那是个非常寒冷的冬日下午,在徐家汇一幢非常破旧的裙楼里,我们看到了测试中的摩拜样车。工程师们在测试锁的调节属性,在房间角落的电脑上,王晓峰介绍了摩拜对未来的宏大构想——让五百万人重新开始骑自行车(当然,后来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料得到)。

当时,我们很疑惑。免费的自行车?有人真的会用么?

王晓峰建议我们去楼下试试看,在楼下街角边,停着三四辆摩拜单车。他用手机打开车,非常快,很方便。

“我们刚开始在附近的街区做试运营”,王晓峰说。他建议我们一群人去不远处的咖啡店喝杯咖啡。

那年上海的冬天非常冷,光着手骑车的时候,我们都在嘀咕,这个单车真的会有人用么?

喝完咖啡,我们走出咖啡店,突然发现骑来的车被骑走了,另有几辆车停在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也许有些新鲜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2016年年初,王晓峰登上了造就演讲的舞台。他甚至还不能说出摩拜单车的品牌名,一切都在保密中,直到一个月后才会正式发布。

演讲完整视频

在那次的演讲中,他描述了对未来交通的设想。他说:

“我们不想去替代传统交通工具,我们只想做到在1-5公里短途出行的情况下,大家在天气晴朗时候,把骑自行车作为第一选择。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使用技术的方式,以互联网算法,使得各国的大城市,布局更多智能自行车网络。”

一切都在构想之中。

点击图片查看演讲全文

两年后的今天,摩拜发布了接受美团并购的消息。

我们很难说,摩拜单车的创始团队,是否真正地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但是,至少他们努力过,他们在饱受市场争议、怀疑、打击、恶意竞争之下,用创造力和前瞻的认知,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连通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入口。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造就者。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专访了李斌,这位一手促成摩拜单车的主导者

专访完整视频

在访谈的前后,李斌有一句话反复说了三遍。他说:

“我从来不会高估协同的作用,也不会低估协同的成本。”

也许,相对于不同出行形态的协同而言,充分挖掘入口,让它成为真正的连接点,这才能让摩拜成就最大的价值。


今日互动话题:

你怎样看待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编辑丨Liz

文字丨汤维维、其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