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2019年第2期《校友》杂志

 八面山人 2020-07-21

读2019年第2期《校友》杂志

吴立梅

昨日收到2019年第2期《校友》杂志,浏览之余,略作点评。

龚国庆的《县城男孩》,娓娓道来,如说家常,虽略嫌絮烦,但朴质真实,可信度极高。而其所描写的义乌老城,我也颇熟悉,读来很有亲切感。龚教授教书育人,班主任也当得出色,这在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下,难能可贵。

黄灵庚的《坎坷的经历 无悔的选择》,读之令人动容。数十年孜孜矻矻,立志写一部《楚辞》研究者绕不过去的著作,终于遂愿。这也是励志的典范,“有志者事竟成”的注脚。黄教授于地方文献的编纂贡献甚巨,目前我参与重修《东阳市志》,于黄教授主编的《重修金华丛书》获益良多。

刘兵的《弹指一挥五十年 今朝相聚婺江边》和《七旬学子归故园,相聚回首话当年》,勾起我五十多年前的回忆。刘兵她们的中文1969届毕业生,在文革初期似乎组织过一个“中69兵团”,约在1968年初夏,到雅畈待过一段时间。当时就住在我所在的雅畈农机厂。不知其时刘兵是否在其中。

我从教的后期,王尚文担任浙江省中语会的会长。得过他编的一本关于对联的小册子,听过他的几次讲座。对他提出的的语文应强调人文性印象不深,当时关于语文学科性质讨论,影响最大的是北大的钱理群等人。印象较深的是王的烟瘾颇大,作讲座时也烟不离手。

其他作者和人物,在年龄上大多是我的后辈,其人其事,于我未免有所隔膜。

61页上的《七律·芳华》,既不押韵,又不合平仄,作为中文本科毕业生,这样的作品岂不辱没了母校和中文系的名声。

                 撰於 2020.7.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