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萨提亚求生存的4种应对姿态,深度认识你自己

 tuzididie 2020-07-21

作者:卡洛琳·内斯比特博士

来源: 卡洛琳·内斯比特博士“萨提亚模式经典系统训练课程Level 1”(4月22~26日)课堂笔记

萨提亚相信我们都有求生存的模式,她把这些模式称之为应对姿态。

当我们被一些事件触发的时候,我们会启动应对姿态,英雄或者女王,这些都是样板/典范。姿态不是人格类型,这些只是我们用来求生存的模式,我们都是运用这些求生存的模式才在世界上活了下来。

当小婴儿的需求没得到满足的时候,她/他会尝试用不同的办法来得到妈妈的关注;一岁的小孩子,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被爱,得到爱;到了三岁的时候,我们就会做决定——关于我们自己的决定,关于父母的决定,类似这样的决定。

萨提亚模式中的四种应对姿态

一、讨好

只有我是好的,我才能得到想要的。这样的话,我就要特别关注我的父母,要搞清楚什么能让他们高兴,要搞明白怎么让妈妈开心,把那个给妈妈,让妈妈开心,还要搞明白什么让爸爸开心,把那个给爸爸,让爸爸开心;否则,他们就会不爱我。这样的人会通常很警觉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很会讨好别人。

我们需要知道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不是积极的东西。因为取悦别人是有代价的,那个代价就是我们自己。以自己为代价来去讨好别人,看看这个是不是你的求生存应对姿态的一种。

我们是有能力把自己/他人/情境都放到我们的考虑当中的。

我们主要的方式是讨好取悦别人的话,就只考虑情境,也许是一个妈妈的角色,也许是一个妻子的角色,也许是一个朋友的角色,也许是一个老师的角色,这些都是情境。所以我会考虑情境,那其他的人呢?我非常非常地关心别人的冰山,我担心他们的感受,我担心他们怎么看我,我担心他们都有哪些期待,我担心他们有哪些渴望,即使我不知道刚才说的言词,但是我真的聚焦在那儿,以我自己为代价,这个就是讨好。

讨好的姿态是单膝跪地,一手举起作祈求状。

二、指责

下面要做的是反转,我们以讨好的姿势在地上蹲的时间长了,我们必然会烦,会厌倦,然后就会站起来指责对面的人,到那时,我们就不再介意他们的感受了,也不介意他们怎么想,也不介意他们的渴望,都是关于我、我、我。

站起来,一只脚向前,手放胯上,指责,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对别人是有很大的冲击力的,我们这个应对姿态在表明:都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让我生气,我希望你……

三、超理智

有时候我们会贬低我们内在正在发生的,也不管别人内在发生的,为了能活下来,我们不得不这么做,我们学会了通过切断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活下来,我们学会了从我们之外来找答案来应对,从书里面找答案,从权威那里找答案,我们称之为超理智:总是用头脑而不是用心,我们做这个是因为这样我们会安全。

所有人站起来,一手指天,不去看其他人。

因为我们心中有答案,我知道要干嘛。这是防卫,像是一堵墙一样,这不是指责的方式,而是知道我就是知道答案,我就是相信只要你听我的话,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好,有时候就像是这样(卡洛琳老师转身背对大家,大家也随即转身),因为我们真的忽略就在我们眼前的东西,我们真的忽略作为一个人来说就在眼前的东西,真的是这样,你可以体验一下,我们常常也相信这样做的人真的内心有答案,因为听上去他们很有道理。但是,这取决于她/他的答案是取决于头脑,还是从她/他内在出去的。如果有人是超理智,我们是很难和她/他连接的,所以她/他也很少能够感觉到跟人有连接。

这是求生存的方式,常常是因为那些情绪太可怕了,或者是当我们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们别哭,别表现你的愤怒,别那么开怀大笑,别笑得那么嚣张,把你的笑藏起来,如果你笑,就把嘴捂起来。这些规条把我们的喜悦、愤怒都给打了下来,但这些情绪都还在,由我们携带着,埋藏在我们的内在。

四、打岔

第四种模式我们称之为打岔,不是那个人是打岔,而是那个人的行为是打岔,她/他是为了活下来。比如,我不会说我父亲是个爱指责别人的人,因为还有更好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我父亲经常用指责作为他的应对方式。你能感觉到两种表达发表之间很细微的差别吗?又比如,我不是一个讨好的人,我是使用讨好作为我应对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我经常使用讨好作为我的应对方式,我还使用其它的方式来应对,这里面有很多精微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实际上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是非常关键的,否则我就毫无办法,大家就没有成长的空间。如果我断定我父亲就是指责,相当于没有给父亲留下任何空间,尽管他有时候是不指责的。

所以我们现在回到打岔,我们都用打岔,我们都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因为我们身披创伤的时候,我们都会用打岔来应对,也许之后我们拿回一点力量,再用另外的方式应对。

打岔是我们不把自己放在其中,我们有时候会体验到我已经离开了我的身体,不在身体里,那是一个我跟自己隔的比较远的方式;我们也不把他人放在其中,我们不能聚焦在别人需要什么,别人的感受,那太可怕了;我们也不考虑情境。

你有没有在餐馆里看到别人打架?打架的人就处于打岔的状态,他们没有留意到周围还有别的人,别人付费了为了好好吃一顿饭。

有的妈妈在公共场合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的妈妈已经迷失了,她离开了自己,她可能三四十岁了,是一个成年女人,没有人伤害她,她的对面是一个小小的孩子,但她面对这个小孩也是迷失的。对面的孩子需要连接需要爱,但妈妈对这个情境迷失了,她忘记了她的角色是妈妈,妈妈要用自己去滋养孩子。她做这个是因为她处在一个求生存的状态,正确的回答不是吼叫的,应该是充满慈爱的去拥抱孩子。

在座的各位被其他同学的话勾到,想起过去发生的事情,于是没办法留意现在,没办法注意内心正在发生什么,也没办法留意这儿的人,甚至没有留意到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我们没办法留意,我们就跑神了,跑出去了,因为那儿更安全,在姿态里看上去就是,请大家站起来,不停的动,分散精力。

应对姿态里的宝石

指责、讨好、超理智、指责,在所有的应对姿态里都有宝石,很美的东西。

在座的各位有谁的主要应对姿态是讨好的呢?我们可以指望他们什么?他们拥有的宝石是什么?这样的人会特别留意别人的需要,他们真的能够留意到,常常用讨好的应对姿态的人,他们学会的是能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很好,他们可以为了别人而站起来。他们知道什么是不公正的,所以他们可以为别人站起来,别人扔垃圾,那么他们就去回收,他们在拯救我们的星球上做得非常好。

主要姿态是指责的人会说不许乱扔垃圾,你们要把垃圾捡起来,这是指责的宝石。

主要姿态是超理智的宝石是什么?他们确实有解决办法,他们在商业会谈上是非常棒的,当人们争论很激烈的时候,超理智的人却非常平静,他们总在练自己的这个部分,所以他们不会让自己炸毛;他们在处理危机上也很不错,会不懈地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带着情绪去做,他们会待在情境里。

主要姿态是打岔的人的宝石是什么呢?他们非常灵活,特别好玩,可以让我们在聚会上开怀大笑,他们回家后可能是很难过的,但是在聚会上他们就是很好玩的那一种,带给大家很多的乐趣。

我们需要各种应对姿态的人,不是一个就比另外一个好。那只是求生存的应对方式。

一致性沟通

最好的还是一致性的存在状态。

我已经工作57年了,还没有完全把一致性变成现实。我们看重自己,考虑别人,还有情境,我们打开心,肩膀,我们能够觉察到我们内在自己的冰山,在此时此刻我们都被满足着,我看见你,我也考虑情境,这个就是一致性,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