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与静,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

 喜都逸人 2020-07-21

      面对生的沉沉浮浮,生活的波我们真的需要多几分淡然,多几分平静,多几分洒脱,多几分从容真的需要活出行云流水般地自在和洒脱,让自己在岁月的起伏跌宕中,看不见烦恼的痕迹,听不到烦恼的喧哗得意时,看淡;逆境时,忍耐;失意时,随缘看淡人生,看淡生活;坚持自我,活好自己坦荡磊落,不卑不亢。不趋炎附势,不摧眉折腰。活出一个自己想要的样子。让平静淡然成为人生的一种境界。

《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在庄子和道家看来,万物的本性应该是这种状态: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这其中静、淡两个字尤为重要。《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水静了尚且能够澄澈明丽,更何况人的精神。圣人的心里有静的境界,所以圣人之心才能称作映照天地和万物的镜子。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人若能够拥有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境界,心便会淡静充实,心境充实就能合于自然之理。心境淡静就能从容自得,从容自得的人就不会身藏忧愁与祸患,自然会健康长寿。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根本。明白这个道理而居于帝王之位,就象唐尧作为国君;明白这个道理而居于臣下之位,就象虞舜作为臣属。凭借这个道理而处于尊上的地位,就算是帝王治世的盛德;凭借这个道理而处于庶民百姓的地位,就算是通晓了玄圣素王的看法和主张。凭借这个道理退居闲游于江海,山林的隐士就推心折服;凭借这个道理进身仕林而安抚世间百姓,就能功业卓著名扬四海而使天下大同。清静而成为玄圣,行动而成为帝王,无为方才能取得尊尚的地位,保持淳厚素朴的天性天下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他媲美。明白天地以无为为本的规律,这就叫做把握了根本和宗原,而成为跟自然谐和的人;用此来均平万物、顺应民情,便是跟众人谐和的人。跟人谐和的,称作人乐;跟自然谐和的,就称作天乐。

世界喧嚣,人心浮躁。若要身心安稳,秘诀两个字——“淡”静”。不,不能从容洒脱;不淡,不能去除浮躁。人心静了,才会悠然明朗;人心淡了,才会安然惬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中恬静,思想淡然生活中的美好就会紧紧相伴。日常生活中能处处保持平静的心态,不但可以意静守窍,把握身体气血运动的全面平衡,以达到养心健身的功效;而且还能全面、仔细地考虑问题,有助于处理好周围的一切事情。所以,静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是调节人的精神的法宝。

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只有心做到了平静,才能克服虚妄、力戒焦虑、才会戒戒躁、防止违背规律、脱离客观实际,才能做到心清意静,获得幸福人生。道教之祖老子讲“清静无为”佛祖释迦牟尼主张“应生清静心”,即“心静才能感觉到真实的东西”。而我们只有让心平静下来,淡然地去看世界,去体会生活,才能使自己脱离世间的烦恼,变得高尚起来。因此,人不能不学会静,因为静,才会淡,。因为,淡和静能给人带来颖悟和殷实。有道是“心静自然凉”。每临大事有静气。静使人在喧嚣中,倾听天籁,在跋涉中,展望前程。

静,是一种美丽的状态。世上美好的事物如花、如画皆是岁月安然静好的姿容。静是一种神态、也是一种气场。越是安静的事物,越给了世界一种贵气与大气。物之本根,起于静。物之终宿,止于静。静是天边浮沉的闲云,静是尘封已久古老的城门,静是一卷泛着沉香的经,静是宽容的慈悲,静是觉悟的忏悔,静是不动声色的媚,静是无与伦比的美。但凡有静,无不是一场抵达灵魂深处收获丰盈的修行。花静则馥郁芬芳,暗香浮动,香浓不显自生,生生不息。人静则雍容华贵。不温不火,气沉丹田,素然祥和。不须刻意点缀,无须锣鼓衬托,不用笔墨镌刻;如蜻蜓点水,细腻入微。静止既是吐露芬芬,又是呼吸吐纳。唯静止才可以抛下一切虚无,做真实的自己。而唯有本真,才符合中庸大道。唯找到“空”的境界,才可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发现审视一个原我,调整最好的自己,迎接一个最好的我。唯静止与放空才可以面对纷繁与复杂,从容应对、潇洒自如,做一个来去如风的贤者、运筹帷幄的智者

静,是一种灵魂的滋养,内外兼修。静,是佛教至高的崇尚,坐禅论经,心静如明明如镜,尘埃落定。诸葛孔明《诫子书》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不静,即使皈依佛门净土,也会被尘世的灯红酒绿所牵扰。 清心蘸墨,素心凝诗,莲心涉世,静心修身。人生不是为了活着做苦役, 不是为了得到而烦恼,不是为了更多的获得和拥有,而是寻找生命的真谛为了活出生命的价值。心能转境,学会安心的生活,学会创造安静平淡得生活,把内心的平淡和安静活成自己可以移动的世界。用一颗安静平淡懂的心顺其自然,随景随性,承受悲欢和观望喧嚣;求得一份恬静与悠然,只有心静平淡,才会觉得一切都特别的美。所以他要做好自己,静守岁月流转,静看细水流长,静享春来秋去,静待花好月圆。一颗平静恬淡的心,宛若一树菩提花开,隽永,净透。无关风月,无关春秋。

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闲来生静,把脚步放置于幽静的山林里,坐落于乱石间沉思,躺在软茸茸的草丛里晒晒太阳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与心灵相语,听灵魂弹唱,听心之梵音,听心之天籁。看山川轮廓,看烟起的自然洒脱,看云去的从容不迫。 静是觉悟的忏悔,排泄心灵的累赘,独善其身,清闲自在。心不静,理不明,缠也不清。对于两个争执不休的人,如若任一方静下心来;结、不解自解。理,不言自明。喋喋不休只会加重灵魂的负担,静亦是一种慈悲的宽容,宽容争执,就是放松枷锁。君子不废言,淑女不妄语。出言必谨慎,吐语定三思。

静,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心空静美,惟静为安。这种深邃的美由深至浅,由内而外。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平心静气是生活的态度,是成长的领悟。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以静心看世界,世界便是一片充满清幽安宁的绿洲,即使有鸟蝉噪,也会感受出“林愈静山更幽”的意境来。心性之悠悠,生活之淡静。全身心地沉浸到明月清风之中,便有通体爽快之感。心静如水,依物随心。花,静静的绽放,不为喝彩,只为这个世界曾经来过;水,潺潺的流淌,不为称羡,只为心中执着干净的信念;路,默默的延伸,不为坎坷,只为远方心中美丽的风景。也许,生活中太多缘分,让人感慨;也许,生活中很多遗憾,让人无奈。但是,若能够做到平静淡然,就能享受到生命原本的静美与色彩,领会到心静如水的真谛。

然而,很多时候,静,又是难以把握的。没有超脱的心境,必然就会产生浮躁,于是就有了不平静。看见别人有面子有钱,心里就动荡不安;看见别人家庭幸福,就愤愤不平,看别人得到自己就心难受。内心看不得别人好。强烈的占有欲,成了不静的根源。有了这样的心态,必然或是利令智昏,或是鬼迷心窍,或是羡慕嫉妒恨……其后果可以想像。从哲学观点讲,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运动是永恒的。当生活受挫时,要静下来想一想;当与人交往不快时,要静下来想一想,人还是要学会在淡静中,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的愿望一时难以实现时,不要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应想想自己。这需要淡与静。只有淡然平静,才能思而后搏。现实生活中的诱惑越来越多,难以让人静下来。但还是淡一点好,静一点好。这不是妥协,不是退让,而是一种调节和积蓄。多一分淡静,少一些纷争;多一分祥和,少一分灾祸。淡与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也能使我们的生命日臻完美。

人生,总会有苦乐;生活,总会有得失。生活的阡陌中,不必让自己背负太多,淡淡听风,静静赏雨,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活着需要轻松。、许多时候,人活的不单单是物质,更是一种心态。静下心来,平静淡然间,会体会到淡淡的人生味道。姜太公钓鱼是一类的安静,因为,他钓的是贤君;楚庄王不鸣则已,是另一类安静。因为,一鸣则可惊人。“淡”是大情怀。 人生最美是淡然。把过去的恩恩怨怨都抛到脑后,能够留下来的是一份轻松自由的心情,让人生一种千帆过尽之后的坦然,如释重负。人淡如菊,心淡如水。余生,就应该活成一个真实的自己,活得问心无愧获得平静淡然人生因平静而清雅,内心淡然快乐。生活是开水,不论冷热,只要有适合的温度就好;生活是味,不论酸甜苦辣,只要有适合的品味就好。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穿上才知道。不必攀比,不必抱怨,不必计较,要强求,随心就好安乐就好。

淡薄名利,超然物外。心变得淡然了,也就平静了。记得有一个词,那就是“细水长流”。一个不断前进的人,走得太慢,容易没后劲,走得太快,容易摔跤。所以需要“淡然”,需要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要知道,每个人的起跑点都是不一样的,走进社会以后,有些人有背景,进步很快,有些人没背景,会身处低位。这样,越是心急越吃不了热豆腐,唯有让水慢慢流淌,它才能缓缓地流入大海,这就叫水到渠成。越是走上坡路的人,心就越是要淡然。不困于心,不扰于情。把自己的心练就成无坚不摧的钻石,既能抵御外物的侵扰,又能闪闪发光。所以说,越慢越有福气。因为,唯有慢下来,人才能理智思考,唯有慢下来,才能在纷扰复杂的社会中,明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真谛。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很多时候,说着说着就变了,听着听着就倦了,看着看着就厌了,跟着跟着就慢了,走着走着就散了,着就淡了,想着想着就算了。所以,人生在世,要懂得和学会淡然平静。

境由心生,人生美不美,在于心。心中有美的元素,眼前就有美的风景;心中有美的人,看谁都顺眼。淡淡的心境,是拔掉心灵的杂草之后的一种纯净,就像一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还像一株野草,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独自开花。人生最美是什么样子?有人说,可以抵达梦想的远方,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一次;有人说,不缺钱花,可以随便花,就过得美滋滋,每天都幸福;也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完美,每个人都不会完美一生,谈不上美不美。其实,最美的人生,是放下了物欲之后的一种洒脱,是忘记悲痛之后的一种自由。心中有梦,脚下有路,不管人生是否圆满,都是美满的。混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放下欲望,显得那么弥足珍贵。多少人都在劝自己放下,但后来从未放下,欲望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自己困住了,手脚动弹不得。只有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才能得到解脱,从过去的困扰之中,走出来,走向人生的辉煌。

淡与静是人生的真味。淡淡的花香,静静的月色,淡淡的山水,静静的云烟。淡中品味,静中思索,那淡静的禅意,有一种不可言说的隽永。随性的思维方式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太过于在乎往往会适得其反,并且给自已甚至他人带来烦脑。以主观思维来处事,大多想法是把自我放在了第一位置上,如事情并不如所愿,那烦恼、痛苦自然而生长。痴迷是烦恼的创造者,又痴又迷,失去了本性,岂有不苦之理?但是痴迷二字需分开来看,两者在本质上就是不同。如单单论痴来说,这可以说是好事痴可增长内心的满足感,甚至而让人快乐。而迷就不一样了,迷会陷进去久而久之不可自拔,苦恼自然生出生长。凡事自有度,过了这个度就痴迷,痴迷又怎样认识自己,看透自已所以说世事万物可以痴,切记不可迷,要时刻保持心性的淡然平静

人生真正的成熟是心的淡与静。现实的生活当中,烦恼总是滋生得太快,其根本原因就是想得到的太多,欲望总是不能够满足。可是如果得不到,那烦脑就来。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也能大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但是,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那么多,要是如此的过分执著拥有,又怎们能够心平静人淡然?人生在世,若总担心社会地位不够显赫,人生事业不够发达,生活水平不够富有,所求心愿不够满足,子女不能成才,朋友不够敬重,身体多病衰弱,人我是非烦心……肚里填满名位利益,心中充塞财势欲望,那还有闲情闲情逸致去享受生活,欣赏自然?我们若能以临济无事人的平常心,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横逆困顿、人我关系上的矛盾纠缠,做到积极谋事而不计较得失,做到“事忙心闲”,在“心闲”与“积极”之间寻找到一个度,其实也相似于寻找到了淡与静的一种境界了。

现实的社会,世事纷杂人心叵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永远的利益。”利益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你过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身边有很多人巴结你,还有人天天在你耳边说阿谀奉承的话,或许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曾经天天吹捧你的人,不见了踪影,天天围着你转的人,纷纷走开了。这时就会懂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生在世,当解天律,只有看淡人生,才会洒脱从容。要懂得平静淡然待一切。学做一棵树,傲然挺立,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沉默骄傲,自在,安详。人非贤人,谁能无错。人生应该其自然既不对过去懊丧嗟叹,也不对现实斤斤计较,更不对来抱有奢望,绝不要背着沉重的梦幻行囊负重而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淡与静这点,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还是看个人内心是否静,而内心的宁静来自于看待事物、对待得失的态度,现在所得到的,未必以后一直拥有;现在失去的也未必永远的失去。不以现在得到而感到无比快乐;也不应以现在失去而痛苦不已。因为,世事变迁得非常快,除了心是自己的,其它的都对于自已来说都是暂时的。极尽三千繁华,不过弹指一刹那,百年云烟过后,不过是一捧黄沙。放下就是知足,平静就是心安,心顺就是快乐,不贪就是淡然。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心,一颗平淡,平和,平静的心。

生活中,学会淡静,就会不去计较荣辱得失,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会活出自己的精彩;学会平和,就会适时清扫心灵污垢,就会心在路上,脚步轻盈,永不懈怠;学会平静,就会淡看前花开花落,静赏云卷云舒,就会盈一份洒脱,享受诗意的人生。人生的匆忙中,人们常常忙不择路,趋之若鹜。为攀荣求富,为追名逐利,绞尽了脑汁,以至于,忘记了审视自己,忘记了这天地太大,而自己太渺小;忘记了,生活不只是有梦想,而人生真的不易。所以,人生之苦,苦于名利财富、苦于荣辱得失、苦于计较执着,苦于不懂知足。所以,在我们人生的这趟旅行中,若能让心不被这诸多的人生之苦所覆盖,若能以平淡、平和、宁静的心态去生活,我们岂能活着不更愉悦不幸福?

生活并非姹紫嫣红才算春天,平淡、平和、宁静,才是恒久的芬芳。平淡的做人,不沉迷于幻想,不茫然于未来,不羡慕繁华,不刻意攀比,知道自己的分量,珍惜自己的人生,自然从容,丰润底蕴,洗尽铅华,真是为人,这才是人生大智慧。人生路上,一茶一饭有暖凉,一朝一夕有苦乐。任何时候,需要刻意追求的,用心驻守的是内心的淡然与平静。人生的坎坷泥泞,风雨沧桑,痛苦委屈,无奈惆怅都应当以一颗平淡的心去面对。苦乐人生,不卑不亢,属于自己的风景,不要错过;不是自己的风景,只需淡静以对,绝不去张望。人生本是一场不断收获不断失去的旅程,我们只是在放弃与选择中前行。水,越淡则越清澈;人,越淡就越快乐。看淡的诱惑越多,心境就会越淡静。就会少去许多烦恼,得到更多快乐。淡然平静能让人的心变得清澈明朗,快乐自在。

生命可贵,在于能够拥有一颗平淡,平和,宁静的心。在面对复杂纷争,又不能一一解释明白时,这种崇高的境界,就会让我们不争名利,不计得失,就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得去对待生活的给予,去珍惜上天的赐予,就会让、内心装下满满的幸福和知足。要知道,人生就是一次跋涉,只有前行,没有退却;要懂得,生命,是在于内心的丰盛,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要明白,做人要努力得到的不是呼风唤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风云的胸怀。无尽追求,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攻于心计,会把自己变得世俗平庸;穷奢极欲,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自私贪婪,只会败坏自己的纯洁心灵。如此,何不看淡,看透,锁一份平淡,平和,宁静于生命处,于人生路上且歌且行。

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间事。人生的路上有很多的精彩,但更多的却是平淡平静。淡然于心,自在于世。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美。若心不静则人不淡。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就会落得知足常乐,清闲自在。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双脚,走到哪里都是道路;一颗心,安到哪里都是幸福。人生路上,记得静静的敞开内心,保持内心的平淡。为人做到,不贪、不妒;不谄、不骄;不急、不躁,让心自由的跳动。如此,即使没有鲜花与掌声,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遍布无边的靓丽景色。

人生,要做自己的主人,就得要有一颗平淡,平和,平静的心态。心态安好,幸福常存。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上下,总想论个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上与下,成与败,得与失,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人生百味,情最浓,人生繁华,淡最真。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最重要的是给人生一份平淡,给生命一份平和,给生活一份平静,不恋过去,不惧未来,不困于情,不憾于心,无悔于生命,充实于生活,守一份心静,淡然的安洽于这份心静与知足。生活之中,有些事,轻轻放下,未必不是轻松。有些人,淡淡忘记,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开,未必不是历练。生活需要温暖,人生,需要微笑。把快乐装在心中,静静融化,慢慢扩散,心态好的人,则会与幸福常存。

人生的崇高境界是淡然与平静。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学会淡静,才能使生活变得简单而快乐,面对失去,坦然豁达。做到淡然与平静,方能从容人生。只有断舍掉不必要的留恋与顾盼,才能集中精力活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人生苦短,要学会用淡然平静的心去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用一颗淡然平静的心看世界,这是人生的一种定力。这种定力不是轻易就能够具备的,它需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一定的人生修养,一定的心灵境界。它既包括一个人的意志、信念的修养,也包括品行、人格的修养,甚至还包括心灵的淬炼。这或许就是人的淡然和平静。

人们总是渴望得到那种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活法。有的人活着只是为了追名逐利,吃喝玩乐,巧取豪夺,贪欲不禁。有的人则看透了世事,悟懂了人生,甘愿做个平静淡然之人,淡泊名利,知足而乐,生活简单,粗茶淡饭,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人生若看淡了生死,一切就都无所谓了。这是人生至臻至高的境界。不因恩恩怨怨耿耿于怀,不因蝇蝇苟利郁闷寡欢。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用平静淡然的心态告诉我们,人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平静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失败或逆境而妄自菲薄。平静淡然是一种智慧。养一颗“淡静”心,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身"淡"气,平和淡然,超越自我。

人生需要一种淡定从容的静气,这样才能活着洒脱从容,舒心惬意,才能得意不张扬,失意不消沉。人生短暂,活着就是幸福。人生于世,我们活着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出一种人生高度和宽度,活出自己应该享受的幸福和快乐。拥有平静淡定的生活态度,是人生的真实幸福所在。一个人只做到宁静淡然,才能守住自己的身静不如心静,心静贵在淡泊名利,做人应当增强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商品经济时代,一个人要能守住静,保持淡之心很难,难就难在诱惑多,难就难在把握自己。静以修身,静以养德。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本来有追求,都需要幸福快乐的生活。人是有思维的,有控制力的,人需要自我修养,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需要一颗平静淡然的只有这样才能活出一个精彩的自我。

人只有心灵淡然平静,才能拒绝世上的各种诱惑一个人要立足于世,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平和的生活态度。不然,情趣低俗使人空虚无聊,只讲吃喝玩乐会失去了人生的真实意义,为自己的修身养性,应当主动自觉地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化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自己品位和修养,从身静而入心静,从静中升华自己的修养、品格、情操和境界。淡泊名利,急功近利;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机关算尽,占尽便宜。总之,平静是一种好心态,做人不能为利是图,被物欲所迷惑,如此,就能够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