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史·卷二十/郭药师(子安国) 耶律涂山 乌延胡里改 乌延吾里补 萧恭完颜习不主 纥石烈胡剌 耶律恕 郭企忠 乌孙讹论 颜盏门都 仆散浑坦 郑建充乌古论三合 移剌温 萧仲(恭子拱) 萧仲宣

 p0oouuu 2020-07-21

  郭药师(子安国) 耶律涂 乌延胡里改 乌延吾里补 萧恭完颜习不主 纥石烈胡剌 耶律恕 郭企忠 乌孙讹论 颜盏门都 仆散浑坦 郑建充乌古论三合 移剌温 萧仲(恭子拱) 萧仲宣 高 陵诸子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也。辽国募辽东人为兵,使报怨于女直,号曰“怨军”,药师为其渠帅。斡鲁古攻显州,败药师于城下。辽帝亡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立,改“怨军”为“常胜军”,擢药师诸卫上将军。捏里死,其妻萧妃称制,药师以涿、易二州归于宋。药师以宋兵六千人奄至燕京,甄五臣以五千人夺迎春门,皆入城。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药师大败,失步走,逾城以免。宋人犹厚赏之。

  太祖割燕山六州与宋人,宋使药师副王安中守燕山。及安中不能庇张觉而杀之,函其首以与宗望,药师深尤宋人,而无自固之志矣。宗望军至三河,药师等拒战于白河。兵败,药师乃降。宗望遂取燕山。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宗望能以悬军深入,驻兵汴城下,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药师能测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及两镇不受约束,命诸将讨之,药师破顺安军营,杀三千余人。海陵即位,诏赐诸姓者皆复本姓,故药师子安国仍姓郭氏。

  郭安国,药师子也。累迁奉国上将军、南京副留守。贞元三年,南京大内火,海陵使右司郎中梁钅求、同知安武军节度事王全按问失火状。留守冯长宁、都转运使左瀛各杖一百,除名。安国及留守判官大良顺各杖八十,削三官。火起处勾当官南京兵都指挥使吴浚杖一百五十,除名。失火位押宿兵吏十三人并斩。谕之曰:“朕非以宫阙壮丽也。自即位以来,欲巡省河南,汝等不知防慎,致外方奸细,烧延殆尽。本欲处尔等死罪,特以旧人宽贷之。押宿人兵法当处死,疑此辈容隐奸细,故皆斩也。”

  安国性轻躁,本无方略。海陵将伐宋,以安国将家子,擢拜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军兴,领武捷军都总管,与武胜、武平军为前锋。海陵授诸将方略,安国前奏曰:“赵构闻王师至,其势必逃窜。臣等不以远近,追之获而后已,但置之何地?”海陵大喜曰:“卿言是也。得构即置之寺观,严兵守之。”及闻世宗即位,海陵谋北还,更置浙西道兵都统制府,以完颜元宜为都统制,安国副之。及海陵遇弑,众恶安国所为,与李通辈皆杀之。

  赞曰:郭药师者,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也。以一臣之身而为三国之祸福,如是其不侔也。魏公叔痤劝其君杀卫鞅,岂无所见欤!

  耶律涂山,系出遥辇氏,在辽世为显族。涂山仕至金吾卫大将军、遥里相温。辽帝奔天德,涂山以所部降,宗翰承制授尚书,为西北路招讨使。宗翰伐宋,涂山率本部为先锋。至汾州,遇宋将折家军,请济师并力破之。从攻太原、隆德府,从入汴,克洛阳。及从娄室平陕右。天会七年,授太子少保。十年,迁尚书左仆射。致仕,卒,年九十一。正隆例赠特进、郜国公。

  乌延胡里改,曷懒路星显水人也。后授爱也窟谋克,因家焉。从阇母围平州,有功。及伐宋,围汴,五谋克与宋兵万人遇于城南,胡里改先驰击败之,元帅府遂赏良一匹。天会五年,攻宗城县,敌弃城走恩州,胡里改追杀千余人,获车四百两。帅府赏牛三十头、马一匹。七年,讨泰山群盗,平之,毁其营栅。兖州群寇三千余保据山险,胡里改复破之。赏牛二十二头、马四匹。八年,攻庐州,至柘皋镇,胡里改领甲士三十为前锋,执宋所遣持书与刘四厢锜者七人。复以先锋军攻和州,比至含山县五里,获甲士二人,乃知宋三将将兵且至。胡里改伏其军,遂获姚观察。帅府赏马二匹。九年,定陕右,胡里改以所部遇敌千人,败之,生擒甲士一人,尽得敌之虚实。又从蒲鲁浑徇地熙秦,败敌兵二千于秦州,赏马一匹。宋人屯襄阳府,监军按补遣胡里改领四猛安往攻之。宋兵三千已渡江,方营壁垒,乘其未就,突战破之。梁王宗弼复河南,将攻陈州,遣胡里改以甲士三十捕侦候人。至蔡州西,遇兵八十余,战败之,获南顿县令。及攻陈州,将四更,忽闻敌开门溃走,胡里改亟领二谋克军追及之,而猛安突葛速亦领军继至,大败之。皇统二年,迁定远大将军。八年,授临洮少尹,兼熙秦路兵马副都总管。九年,改同知京兆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天德改同知平阳尹,兼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贞元三年,改同知曷懒路总管。大定四年,授胡里改节度使。七年,改归德军节度使。十年,移镇显德。卒官,年六十九。十九年,诏授其子五十六武功将军,世袭本路婆朵火河谋克。

  乌延吾里补,曷懒路禅岭人也。徙大名路。天会中,从其父达吉补隶元帅右监军麾下。挞懒以事赴阙,以达吉补自随。吾里补领其父谋克,从大军攻沧州。方夷濠隍,城中兵来拒,吾里补以本部击却之。王师下青州,力战有功,获马百匹以献,降获贼党甚众。青州戍将觌吉补以莱州兵众,请济于帅府。吾里补将十二谋克兵往救之。遂降其四营,拔其一营,得户四千。又败贼兵五万于恩州,攻破其营,降户五万,获牛畜万余。将至临清县,遇敌兵三千,又败之,俘获甚众,生擒贼首以献。帅府嘉其功,以奴婢百、牛三十赏之。时觌吉补败于恩州之境,吾里补复以兵四千往救之,破敌万余。宋兵十万在单父间,总管宗室移剌屋选步卒一万、骑兵四千往讨之。吾里补领其亲管谋克以从,遇敌先登,力战有功。大军经略密州,吾里补将兵二千为前锋,遇敌万人于高密,遂败其众,追至城下,杀戮殆尽,获马牛三千余。吾里补与孛太欲败贼王义军十余万于州南。是夜,贼兵数千来袭营,吾里补以兵横击走之。后从大军攻楚、扬、通、泰等州。天眷二年,袭其父世袭猛安,授宁远大将军。皇统七年,益以亲管谋克。天德三年,除同知归德尹。正隆初,为唐古部族节度使。大定二年,为保大军节度使。是岁改镇通远。是时,宋军十万余入河、陇,据险要,攻郡邑。元帅左都监合喜奏益兵。诏益兵七千,遣吾里补与彰化军节度使宗室璋等七人偕往,以备任使。进阶龙虎卫上将军。卒于军中。

  萧恭,字敬之,乃烈奚王之后也。父翊,天辅间归朝,从攻兴中,遂以为兴中尹。师还,以恭为质子。宗望伐宋,翊当领建、兴、成、川、懿五州兵为万户,军帅以恭材勇,使代其父行,时年二十三。至中山,宋兵出战,恭先以所部击败之。经山东,及渡淮,袭康王,皆在军中。师还,帅府承制授德州防御使,奚人之屯滨、棣间者皆隶焉。改棣州防御使。皇统间,改同知横海军节度使。丁父忧,起复为太原少尹。用廉,迁同知中京留守事。累迁兵部侍郎,授世袭谋克。坐问禁中起居状,决杖,夺一官。贞元二年,为同知大兴尹。岁余,迁兵部尚书,为宋国生日使。以母忧去官,起复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正隆四年,迁光禄大夫,复为兵部尚书。是岁,经夏国边界,还过临潼,失所佩金牌。至太原,忧恚成疾。时已具其事驿闻于朝,海陵复命给之,仍遣谕恭曰:“汝失信牌,亦犹不谨。朕方俟汝,欲有委使,乃称疾耶?必以去日身佩信牌,归则无以为辞,欲朕先知耳。”使至,恭已疾笃,稽颡受命,俄顷而卒。海陵方遣使与其子护卫九哥驰视,乃戒府官使善护之。至保州,已闻讣矣,海陵深悼惜之。命九哥护丧以还,所过州府设奠。丧至都,命百官致祭。亲临奠,赙赠甚厚,并赐厩马一。谓九哥曰:“尔父衔命,卒于道途,甚可悼惜。朕乘此马十年,今赐汝父,可常控至柩前。既葬,汝则乘之。”

  完颜习不主,年十六,从伐宋,攻下怀仁县,功居最。从睿宗经略陕西,以兵七百人入丹州诸山,遇盗三千,击败之。又破贼四千,生擒其将帅。出陇州,以兵四百败敌数千。宋兵七千来取巩州,复击走之。又以五千兵败吴玠之众三万,白塔口遇敌五千,复败之。别降定远等寨。皇统二年,授同知临洮尹,以忧去官。未期,以旧职起复,改孟州防御使,迁临洮尹。复以罪罢。正隆三年,起为京兆尹,改河南尹。卒,年五十八。

  纥石烈胡剌,晦发川唵敦河人,徙西北路。识契丹字,为帅府小吏。梁王宗弼复陕西,久不通问。睿宗在燕京,遣胡剌往候之。是时,宗弼自凤翔攻和尚原,使胡剌视彼中地形,修道筑城。天会十二年,往滨州密访南边事体,及观刘豫治齐状,尽得其虚实。睿宗甚嘉之。皇统初,从宗弼渡淮,及下庐、和二州,大破张浚韩世忠等军。遣胡剌驰奏,赏以金盂、重彩五端、绢五匹。七年,授同知景州军州事,以廉,加忠武校尉。天德初,以监察御史分司行台,历同知济州防御使事,入为监察御史。秩满再任。大定二年,迁刑部员外郎,与御史大夫白彦敬往西北部族市马。累转泗州防御使,三迁蒲与路节度使,移宁昌军,卒。

  耶律恕,字忠厚,本名耨里,辽横帐秦王之族也。为人谨愿有志,喜读书,通契丹大小字。与耶律高八来归。娄室问高八曰:“与尔同来者,谁可任用治军旅事?”高八封曰:“耨里可。”娄室与宗翰伐宋,恕隶前锋,取和尚原,攻仙人关,特为睿宗所知,再除太原、真定少尹。撒离喝辟署陕西参谋,委以军务,迁行台兵部侍郎,再迁尚书左司郎中。海陵为平章政事,谓恕曰:“君亦有党乎?”恕正色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以其道得之,非恕之志也,何朋党之有!”海陵徐曰:“前言戏之耳。”久之,为沁南军节度使,迁行台工部尚书。行台罢,改安国军节度使,为参知政事。以疾求解,为兴中尹,入为太子少保。正隆元年致仕。封广平郡王。薨,年六十九。二年,例赠银青光禄大夫。

  郭企忠,字元弼,唐汾阳王子仪之后。郭氏自子仪至承勋,皆节镇北方。唐季,承勋入于辽,子孙继为天德军节度使,至昌金降为副使。企忠幼孤,事母孝谨。年十三,居母丧,哀毁如成人。服除,袭父官,加左散骑常侍。天辅中,大军至中,遣耶律坦招抚诸部。企忠来降。军帅命同勾当天德军节度使事,徙所部居于韩州。及见太祖,问知其家世,礼遇优厚,以白鹰赐之。天会三年,伐宋,领西南诸部番、汉军兵,为猛安,从破雁门,屯兵,加桂州管内观察留后,镇代州。明年,贼杨麻胡等聚众数千于五台,企忠与同知州事迪里讨平之。迁知汾州事。是时汾州初下,居民多为军士掠去,城邑萧然。企忠诣帅府力请,愿听其亲旧赎还。帅府从之。未几,完实如故。石州贼阎先生众数万至城下,僚属虑有内变,请为备。企忠曰:“吾于汾人有德,保无他。”乃率吏民城守。会援至,合击,破之。六年,改静江军节度留后,迁天德军节度使、汴京步军都指挥使,累迁金吾卫上将军。秩满,权沁州刺史。到官岁余,卒,年六十八。

  乌孙讹论,善骑射,袭父撒改谋克,从蒙刮攻东京及广宁,击北京山贼,皆有功。萧霸哲来攻恩州,讹论以六十骑侦之。逮夜,遇敌数百骑,掩击之,生获三人,知霸哲众九万且至,故蒙刮得以为备,遂破霸哲。宗望伐宋,已至汴,讹论破尉氏、中牟援兵,取其城。久之,以兵百五十人破敌一千于沧州西。明年,再伐宋。蒙刮戍开州,讹论以骑四百守河,复败千余人,斩首七百余。宗弼渡淮,阿里先具舟于江上,闻王善兵扼其前。宗弼使讹论济师败王善于和州北。李成以兵七万据乌江,讹论帅二千人直前败之。宗弼遂渡江至江宁。十五年,沂州窦防御叛。讹论败之,获窦防御。录前后功,授猛安,加昭武大将军。宗弼再取河南,讹论以五十骑败杨家贼五百于徐州东。以功受赏,不可胜计。天德二年,除唐州刺史,移淄州,迁石垒部族节度使。行至北京,病卒。

  颜盏门都,隆州帕里干山人也。身长,美须髯。天会间,从其兄羊艾在军中。方取汴京,其兄战殁,遂擐甲代其兄充军。睿宗定陕右,以门都为蒲辇,隶监军杲亲管万户,攻饶关。至坊州,杲欲与总管蒲鲁虎会于凤翔,遣门都领六十骑先往期会。及还,备得地形险厄,赏银五十两。其后梁王宗弼驻军山东,遣人诣陕西,特召门都至。令赍废齐及安抚百姓诏书,往谕监军宗室杲。门都既还,宗弼赏以良马银绢。事毕,复遣从杲。天眷初,叛将定国军节度使李世辅伪邀杲至私署,以献甲为名,遂以兵劫执而去。门都突出,以告押军猛安完颜挞懒,同率兵追及,首出与战,杲由此得脱,以功迁明威将军。复从杲招复陕西,进至凤翔。齐国初废,诸路多反复不一。杲授门都牌札,令往抚定。门都所至,多张甲兵,从者安之,违者讨之,帖然无复叛者,杲甚嘉之。皇统初,迁广威将军。四年,授同知通远军节度使事,改知保安军事。天德三年,为丹州刺史兼知军事。正隆初,为宁州刺史。大定初,宋将吴璘等以军数十万人据秦、陇,元帅府承制以门都为勇烈军都总管,领军讨之。宋人保据德顺。都监合喜遣武威军副都总管夹谷查剌,会宗室璋,议征讨之策。璋与门都曰:“须都监亲至,敌必退矣。”合喜领军四万来赴,遂复德顺州。明年,秦、陇平,以功迁金吾卫上将军,授通远军节度使。五年,改庆阳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卒于官。十九年,录功,以子六哥世袭本路曷懒兀主猛安敌骨论窟申谋克,授武功将军。

  门都性忠厚谨悫,安置营壁,尤能慎密。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乃号令士卒如平时,由是人益安附,而功易成焉。

  仆散浑坦,蒲与路挟懑人也。身长七尺,勇健有力,善骑射。年十六,从其父胡没速征伐。初授修武校尉,为宗弼紥也。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皇统九年,除慈州刺史,再迁利涉军节度使,授世袭济州和术海鸾猛安涉里斡设谋克。贞元初,以忧去官。起复旧职,历泰宁、永定军,改咸平尹。海陵杀浑坦弟枢密使忽土,召浑坦至南京。既见,沈思久之,谓之曰:“汝有功旧,不因忽土得官,以此致罪,甚可矜悯。”遂释之。改兴平军节度使。世宗即位,以为广宁尹。窝斡反,为行军都统,与曷懒路总管徒单克宁俱在左翼,败窝斡于长泺。改临潢尹。贼平,赐金帛。改曷懒路兵马都总管。徙显德军、庆阳尹。致仕。大定十二年,上思旧功,起为利涉军节度使,复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二。

  浑坦历一十七官,未尝为佐贰。性沈厚有识,虽未尝学问,明于听断,所至有治声

  郑建充,字仲实,其先京兆人,占籍鄜州。仕宋,累官知延安府事。天会七年来降,仍知延安府,屯兵三千。宋刘光烈兵八万来攻建充,相距四十余日。攻益急,建充遣人会斜喝军,夹击破之,俘其裨将贺贵。迁节制司统制军马。改京兆府路兵马都监。败宋曲端于彭原。高昌宗据延安,为宋守,建充击之,尽复城邑。复知延安军府事。齐国建,累迁博州团练使,知宁州。齐国废,朝廷以地赐宋,为宋环庆路经略安抚副使,仍知宁州。天眷复取陕西,仍以为经略安抚使,知庆阳。从破甘谷城,改平凉尹。是时营建南京宫室,大发河东、陕西材木,浮河而下,经砥柱之险,筏工多沉溺,有司不敢以闻,乃诬以逃亡,锢其家。建充白其事,请至砥柱解筏,顺流散下,令善游者下流接出之,而锢者得释。正隆军兴,括筋角造军器,百姓往往椎牛取之,或生拔取其角,牛有泣下者。建充白其事于朝。

  建充性刚暴,常畜猘犬十数,奴仆有罪既笞,已复嗾犬啮之,骨肉都尽。虽谦逊下士,于敌己上一无所屈。省部文移有不应法度,辄置之坐下,或即毁裂,由是在位者衔之。军胥李换窃用公帑,自度不得免,乃诬建充藏甲欲反,更再鞫,皆无状。方奏上,摄事者素与建充有隙,恐其得释,使吏持文书绐建充曰:“朝省有命,奈何?”建充曰:“惟汝所为。”是夜,死于狱中。长子诉亦死焉。

  乌古论三合,曷懒路爱也窟河人,后徙真定。睿宗为右副元帅,闻三合勇略,选充紥也。后从宗弼征伐,补曲院都监。未几,从伐宋。与宋兵遇于颍州,三合先登破之。皇统元年,领汉军千户,帅府再以军四千隶焉。除同知郑州防御使事,再迁太子少詹事。大定六年,改洺州防御使。上曰:“卿昔事睿宗,积劳苦。逮事朕,辅佐太子,宣力多矣。今典名郡,所以劳卿也。”迁永定军节度使,历临潢、凤翔尹,陕西路统军使,东平尹。节制州郡,躬行俭约,政先宽简,边庭久宁,人民获安。召为签书枢密院事。卒。

  十八年,世宗追录三合旧劳,授其子大兴河北西路爱也窟河世袭猛安阿里门河谋克,阶武功将军。

  移剌温本名阿撒,辽横帐人,工契丹小字。睿宗为左副元帅伐宋,温从大抃渡江,辟江宁府都巡检。江宁、太平初下,宋遣谍人扇构百姓,应者数万人。温擒其谍者,遂不敢窃发。宗弼嘉之,赐银千两、重彩百端、绢二百匹。宗弼每出征伐,未尝不在行间。除同知河北西路转运使事。会宗弼巡边,温从军,不之官。宗弼入朝,熙宗宴群臣,宗弼欲有奏请,已被失次,温掖而出宫。明日,熙宗谓宗弼曰:“阿撒事叔甚谨,不可去左右。”由是宗弼益亲信之。尝谓女婿纥石烈志宁曰:“汝可效阿撒之为人也,可以几古人矣。”未几,除同知中京路都转运使事,累迁左谏议大夫兼修起居注。正隆伐宋,以本官为济州路行军万户,从至扬州。军还,除同知宣徽院事。世宗御馔不适口,召温尝之。奏曰:“味非不美也,盖南北边事未息,圣虑有所在耳。”上意遂释。历永定、震武、崇义节度使,移临海军。州治近水,秋雨,水潦暴至城下,城颇决,百姓惶骇,不知所为。温躬督役夫缮完之,虽临不测,无所避。僚属或止温,温曰:“为政疵疠,水泛溢为灾,守臣之罪。当以此身为百姓谢,虽死不恨。”移镇武定,岁旱且蝗,温割指,以血沥酒中,祷而酹之。既而沾足,有群鸦啄蝗且尽,由是岁熟,人以为至诚之感云。以老致仕,卒。

  赞曰:军旅之事,锋镝在前,不计其死。耳属金鼓,目属旌旗,心属号令,此行列之任也。自收国用兵,至于大定和宋以前,用命之士,虽细必录,所以明功也。

  萧仲恭,本名术里者。祖挞不也,仕辽为枢密使,守司徒,封兰陵郡王。父特末,为中书令,守司空,尚主。仲恭性恭谨,动有礼节,能被甲超橐驼。辽故事,宗戚子弟别为一班,号“孩儿班”,仲恭尝为班使,历宫使、本班详稳。辽帝西奔天德,仲恭为护卫太保,兼领军事。至霍里底泊,大军奄至,仓卒走。仲恭母马乏,不能进,谓仲恭兄弟曰:“汝等尽节国家,无以我为也。”仲恭母,辽道宗季女也。辽主伤之,命弟仲宣留侍其母。仲恭从而西。时大雪,寒甚,辽主乏食,仲恭进衣并进干糒。辽主困,仲恭伏中,辽主藉之以憩。凡六日,乃至天德,始得食。后与辽主俱获,太宗以仲恭忠于其主,特加礼待。天会四年,仲恭使宋。且还,宋人意仲恭、耶律余睹皆有亡国之戚,而余睹为监军,有兵权,可诱而用之,乃以蜡丸书令仲恭致之余睹,使为内应。仲恭素忠信,无反覆志,但恐宋人留不遣,遂阳许。还见宗望,即以蜡丸书献之。宗望察仲恭无他,薄罚之。于是再举伐宋,执二帝以归。累迁右宣徽使,改都点检。宗磐与宗干争辩于熙宗前,宗磐拔刀向宗干,仲恭呵之乃止。既而宗磐以反罪诛,仲恭卫禁有备,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尚书右丞。皇统初,封兰陵郡王,授世袭猛安,进拜平章政事,同监修国史,封济王。诏葬辽豫王于广宁,仲恭请往会葬,熙宗义而许之。改行台左丞相。居无何,入为尚书右丞相,拜太傅,领三省事,封曹王。天德二年,封越国王,除燕京留守。海陵亲为书,以玉山子赐之。是岁,薨,年六十一。谥贞简。正隆例降王爵,改仪同三司、郑国公。子拱。

  拱本名迪辇阿不,初为兰子山猛安。海陵为宰相,徼取人誉,荐大臣子以为达官,遂以拱为礼部侍郎。耶律弥勒,拱妻女弟也,海陵将纳为妃,使拱自汴取之。还过燕,是时仲恭为燕京留守,见弥勒身形不类处子,窃忧之,曰:“上多猜嫌,拱其及祸矣。”拱去不数日,仲恭卒。拱至上京,闻讣,以本官起复,佩信牌,往燕京治葬事。未行,弥勒入宫,果如仲恭所相度,即遣出宫。夜半召拱至禁中,诘问无状。海陵终疑之,乃罢拱礼部侍郎,夺其信牌。拱待命,逾年不报,归兰子山治猛安事。是时,萧恭、张九坐语禁中事得罪,拱至兰子山,与客会语及之。有阿纳与拱有隙,乃诬拱言张九无罪被诛,语涉怨谤。海陵遣使鞫之,戒使者曰:“此子狂妄,宜有此语,不然彼中安得知此事。”使者不复问拱,但榜掠其左验,使如告语证之,拱遂见杀。

  仲宣,本名野里补,仲恭母弟。聪敏好学,沉厚少言。五岁,遥授郡刺史,累加太子少师,为本班详稳。从天祚西,为护卫太保左右班详稳。至石辇铎,辽主留仲宣侍母,遂与其母皆见获。太宗嘉之,且谓仲宣能知辽国故事,命权宣徽使,从睿宗伐康王。师还,家居者久之。皇统二年,特授镇国上将军,历顺义、永定、昭义、武宁四镇节度使。为政平易,小吏不敢为奸。贿赂禁绝,奴婢入郡,人莫识其面。朔、潞百姓皆为立祠刻石颂之。正隆二年,卒,年六十四。

  高松,本名檀朵,澄州析木人。年十九,从军为蒲辇,有力善战,宗弼闻其名,召置左右,从破汴京及和尚原,累官咸平总管府判官。世宗即位,充管押东京路渤海万户。兵部尚书可喜谋反,前同知延安尹李老僧曰:“我与万户高松谋之,必从我矣。”众曰:“若得此军,举事易矣。”老僧往见松,说松曰:“君有功旧人,至今不得大官,何也?”松曰:“我一县令也,每念圣恩,累世不能报,尚敢有望乎!”老僧遂不敢言。可喜、布辉、阿琐知事不可成,遂上变,共捕斡论赴有司。松从征窝斡,以功迁咸平少尹,四迁崇义军节度使。卒,年七十四。

  赞曰:忠信行己,岂不大哉!萧仲恭尽心故主,而富贵福泽向之,与宗室旧臣等矣。仲恭廷叱宗磐而朝廷尊,高松谊遏李老僧而社稷安,皆有古烈丈夫之焉。

  海陵后徒单氏生太子光英,元妃大氏生崇王元寿,柔妃唐括氏生宿王矧思阿补,才人南氏生滕王广阳。

  光英本名阿鲁补,徒单后所生。是时燕京转运使赵袭庆多男,故又名曰赵六。养于同判大宗正方之家,故崇德大夫沈璋妻张氏尝为光英保母,于是赠璋银青光禄大夫,赐宗正方钱千万。

  天德四年二,立光英为皇太子。是月,安置太祖画像于武德殿,尽召国初尝从太祖破宁江州有功者,得百七十六人,并加宣武将军,赐酒帛。其中有忽里罕者,解其衣进光英曰:“臣今年百岁矣,有子十人。愿太子寿考多男子与小臣等。”海陵使光英受其衣,海陵即以所服并佩刀赐忽里罕,答其厚意。后以“英”字与“鹰隼”字声相近,改“鹰坊”为“驯鸷坊”。国号有“英国”又有“应国”,遂改“英国”为“寿国”,“应国”为“杞国”。宋亦改“光州”为“蒋州”,“光山县”为“期思县”,“光化军”为“通化军”云。

  太医院保全郎李中、保和大夫薛遵义俱以医药侍光英,李中超换宣武将军、太子左卫副率,薛遵义丁忧,起复宣武将军、太子右卫副率。光英襁褓时,养于宗正方家,其后养于永宁宫及徒单斜也家。贞元元年,诏朝官,京官五品以下奉引自通天门入,居于东宫。

  正隆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光英生日,宴百官于神龙殿,赐京师大酺一日。四年八月,光英射鸦,获之。海陵大喜,命荐原庙,赐光英马一匹,黄金三斤,班赐从者有差。正隆六年,海陵行幸南京,次安肃州。光英获二兔,遣使荐于山陵。居数日,复获獐兔,从官皆称贺。赐光英名马弓矢,复遣使荐于山陵。六月,海陵至南京,群臣迎谒,海陵与徒单后、光英共载而入。

  海陵尝言:“俟太子年十八,以天下付之。朕当日游宴于宫掖苑囿中以自娱乐。”光英颇警悟,海陵谓侍臣曰:“上智不学而能,中性未有不由学而成者。太子宜择硕德宿学之士,使辅导之,庶知古今,防过失。文小技,何必作耶。至于骑射之事,亦不可不习,恐其懦柔也。”及将亲征,后与光英挽衣号恸,海陵亦泣下曰:“吾行归矣。”

  后诵《孝经》。一日,忽谓人曰:“《经》言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何为不孝?”对者曰:“今民家子博弈饮酒,不养父母,皆不孝也。”光英默然良久,曰:“此岂足为不孝耶!”盖指言海陵弑母事。

  及伐宋,光英居守,以陀满讹里也为太子少师兼河南路统军使,以卫护之。完颜元宜军变,海陵遇害,都督府移文讹里也,杀光英于汴京,死时年十二。后与海陵俱葬于大房山诸王墓次。

  讹里也,咸平路窟吐忽河人,袭其父忽土猛安。除邳州刺史,三迁昌武军节度使、归德尹、南京留守、河南路统军使、太子少师。大定二年,迁元帅右都监。宋人陷陈、蔡,讹里也师久无功,已而兵败于宋,解职。俄起为京兆尹。世宗谓之曰:“卿为河南统军,门多私谒,百姓恶之。其后经略陈、蔡,不惟无功,且复致败。以汝旧劳,故复用汝。京兆地近南边,宜善理之。”大定三年,卒。

  元寿,天德元年封崇王。三年,薨。

  矧思阿补,正隆元年四月生。小底东胜家保养之,赐东胜钱千万,仍为起第。五月已酉,弥月,封其母唐括氏为柔妃,赐京师贫者五千人钱,人钱二百。二年,矧思阿补生日,海陵与永寿太后及皇后、太子光英幸东胜家。三年正月五日,矧思阿补薨。海陵杀太医副使谢友正、医者安宗义及其乳母,杖东胜一百,除名。明日,追封矧思阿补为宿王,葬大房山。

  谏议大夫杨伯雄入直禁中,因与同直者相语,伯雄曰:“宿王之死,盖养于宫外,供护虽谨,不若父母膝下。岂国家风俗素尚如此。”或以此言告海陵。海陵大怒,谓伯雄曰:“尔臣子也,君父所为,岂得言风俗。宫禁中事,岂尔当言。朕或体中不佳,间不视朝,只是少得人几拜耳。而庶事皆奏决便殿,纵有死刑不即论决,盖使囚者得缓其死。至于除授宣敕虽复稽缓,有何利害。朕每当闲暇,颇阅教坊声乐,聊以自娱。《书》云:‘内作色荒,外作禽荒,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此戒人君不恤国事溺于此者耳。如我虽使声乐喧动天地,宰相敢有滥与人官而吏敢有受赇者乎。外间敢有窃议者乎。尔谏官也,有可言之事,当公言之。言而不从,朕之非也。而乃私议,可乎?”伯雄对曰:“陛下至德明圣,固无窃议者。愚臣失言,罪当万死,惟陛下哀怜。”海陵曰:“本欲杀汝,今只杖汝二百。”既决杖至四十,使近臣传诏谕伯雄曰:“以尔藩邸有旧,今特释之。”

  滕王广阳,母南氏,本大抃家婢,随元妃大氏入宫,海陵幸之,及有娠,即命为殿直。正隆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生广阳。十月满月,海陵分施在京贫民,凡用钱千贯。三年二月,封南氏为才人。七月,封广阳为滕王。九月,薨。

  赞曰:海陵伐宋,光英居守,使陀满讹里也以宫师兼统军之任,计至悉也,岂料死其手乎。荀首有言:“不以人子,吾子其可得耶?”海陵睨人之子不翅肉,而独己子之谋安,不可得矣。

《金史·卷二十》翻译及注释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辽国招募辽东人当兵,让他们对女真人产生抱怨。这些辽东兵号称“怨军”,郭药师是这支军队的首领。斡鲁古攻打显州,在城下打败了药师的军队。辽国皇帝逃跑去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称为王,把“怨军”改称“常胜军”,提升药师诸卫上将军。捏里死后,他的妻子萧妃代他行使皇帝的职权,郭药师以涿州和易州为献礼而归顺了宋朝。药师带领宋兵六千人忽然逼近燕京,甄五臣带五千人马夺下迎春门,药师带兵都进了城门。萧妃命令关闭城门,与宋军展开巷战,结果把郭药师的军队打得大败,他的马也丢了,只好步行,翻越城墙才幸免于难。但宋人还是厚厚地奖赏他。

  太祖阿骨打把燕山六州割让给宋人,宋朝派郭药师作为王安中的副将把守燕山。王安中不能庇护张觉而杀了他,并把张觉的首级包起来送给了宗望,药师深深地责怪宋人,然而自己却没有坚强的意志。宗望的军队攻到三河,郭药师带兵在白河抵抗,失败了,就投降了宗望。于是宗望攻取了燕山。

  太宗派郭药师留守燕京,授予他金牌,并赐予他姓完颜氏。他跟随宗望攻伐宋朝,凡宋兵力虚实情况,郭药师全部知道。宗望能够以孤军深入敌方,驻军汴城下,签订条约,接收税赋,割取土地,全胜而归,原因就在于郭药师能预测宋人的军情并切中他们的要害。到攻打两镇的时候,已不受任何约束,下令诸将去攻讨,郭药师大破顺安军营,杀敌三千多人。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下诏凡原赐各种姓氏的一律恢复本来姓氏,所以药师的儿子安国仍然姓郭氏。

  萧恭字敬之,是乃烈奚王的后代。萧恭的父亲萧翊,天辅年间归附金朝,随金军攻打兴中,于是任命他为兴中尹。金军撤回,带走萧恭做人质。完颜宗望攻打宋朝,萧翊担当起领导建、兴、成、川、懿五州军队作为万户,金军统帅认为萧恭智勇双全,命令他代替父亲萧翊出征,萧恭时年二十三岁。金军到了中山,宋军出兵迎战,萧恭首先用自己率领的部队打败了宋军。经过山东、渡过淮河,进攻宋朝康王,萧恭都在金军队伍中。

  金军回国,帅府承制授萧恭为德州防御使,守卫在滨、棣间的奚人都附属于他。后萧恭改任棣州防御使。皇统年间,萧恭改任同知横海军节度使。萧恭父亲去世后他回家服丧,期满出来后任太原少尹,他廉洁奉公,被提升为同知中京留守事。萧恭直至升到兵部侍郎,授为世袭谋克。贞元二年(1154),萧恭做同知大兴尹。一年后,升为兵部尚书,做宋朝生日使。后母亲去世萧恭辞官服丧,期满出来后他又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正隆四年(1159),升为光禄大夫,做兵部尚书。

  这一年,萧恭度量划分金朝与西夏国的边界,回来经过临潼时,丢失了所佩带的金牌。等到了太原,萧恭忧郁愤恨成疾。此时他丢失金牌之事已快马报告给朝廷,金皇帝海陵王再命令给萧恭金牌一枚,并下诏令给萧恭说:“你丢失了信牌,属于不谨慎。朕正等着你回朝,有新的使命委派给你,怎么就称疾呢?你丢失了过去所佩金牌,怕回朝后没法说,想使我先知道罢了。”皇帝使臣赶至,萧恭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他稽首接了命令,一会儿就死了。与此同时金皇帝海陵王正派遣使臣和萧恭的儿子萧九哥骑马前往看望,告诫沿途府官好好照顾他俩,他俩行至保州,已听到了萧恭死去的讣闻,金皇帝海陵王深深地悼念萧恭。海陵王命令萧九哥护丧回朝,所经过的州府都设奠祭之。萧恭的灵柩回到京城,皇帝命令所有的官员前去祭奠。皇帝也亲自前去祭奠,而且赐给很多财物以办丧事,并赏赐给萧恭御马一匹。皇帝对萧九哥说“:你的父亲领命行事,不幸死于路途中,很是悲伤惋惜。我乘坐此马已经十年,现在赐赏给你的父亲,你可以常常把它拴在灵柩前。到你父亲安葬后,你就可以骑它了。”

  完颜习不主,十六岁时跟随金军攻打宋朝,金军攻下怀仁县,完颜习不主功劳最大。完颜习不主跟随金睿宗巡视陕西,他用七百人的兵力进入丹州诸山遇到三千强盗,他打败了他们。后来又打败了四千敌军,活捉了敌军将帅。出击陇州,完颜习不主用四百人打败了敌军几千人。宋朝军队派七千兵来夺取巩州,完颜习不主又打跑了他们。后来完颜习不主又用五千兵打败了吴..的三万兵。在白塔口完颜习不主又同五千敌军遭遇,他又打败了他们。另外他还降服了定远等寨。皇统二年(1142),完颜习不主被授为同知临洮尹,因为母亲去世,他辞去了官职。服孝期未满,完颜习不主又出来做了同知临洮尹。后来完颜习不主改任孟州防御使,提升为临洮尹。后来因为有罪被免去官职。正隆三年(1158),完颜习不主被起用做京兆尹,后改任河南尹。死时五十八岁。

  纥石烈胡剌,是晦发川耮敦河人,后迁居西北路。纥石烈胡剌认识契丹文字,做帅府的小官。梁王完颜宗弼收复陕西,很长时间没有上奏问候。金睿宗在燕京,派纥石烈胡剌前往陕西问候完颜宗弼。这时,完颜宗弼自凤翔攻打和尚原,派纥石烈胡剌勘察他们的地形,修建道路修筑城墙。天会十二年(1134),纥石烈胡剌前往滨州秘密访查南边事情,和观察刘豫治理齐国的情况,他获得了全部情况的虚实。睿宗很赞扬他。

  皇统初年,纥石烈胡剌跟从宗弼南渡淮河,接连攻下庐州、和州,大败张浚韩世忠等宋军。完颜宗弼派纥石烈胡剌快马报奏金熙宗皇帝,金熙宗皇帝赏纥石烈胡剌金盂、彩绸五端、绢五匹。皇统七年(1147),纥石烈胡剌被授为同知景州军州事,因为他廉洁奉公,被加升为忠武校尉。天德初年,纥石烈胡剌做监察御史分司行台,历任同知济州防御使事,入朝做监察御使。他任期满后又再任。大定二年(1162),升为刑部员外郎,同御史大夫白彦敬前往西北部族买马。纥石烈胡剌直至转泗州防御使,多次升为蒲与路节度使,调到宁昌军,后死于军中。

  郭企忠,字元弼,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郭氏从郭子仪到郭承勋,都节制镇守北方。唐朝末年,郭承勋归入辽国,子孙继续做天德军节度使,到郭昌金时降为副使。

  郭企忠幼年父亲去世,他尽心侍奉母亲。郭企忠十三岁时,母亲也死了,他像成人一样地过度哀痛。服丧期满,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加左散骑常侍。金朝天辅中期,金朝大军到了云中,金军统帅命令耶律坦招安抚恤辽军各部。郭企忠前去投降。金军统帅任命他勾当天德军节度使事,带领所部迁居韩州。等到郭企忠拜见金太祖,金太祖问询了他的家世后,对他礼遇优厚,用白鹰赏赐给他。

  天会三年(1125),金朝攻打宋朝,郭企忠统领西南诸军蕃、汉人军兵,任猛安,跟随打下雁门并在此屯兵,任桂州管内观察留后,镇守代州。第二年,贼寇杨麻胡等在五台山聚众几千人,郭企忠与同知州事迪里讨伐平定了他们。郭企忠升为知汾州事。

  这时,汾州刚刚打下,居民大多被士兵掠走,城邑里很萧然。郭企忠到帅府极力请求,愿意把城里原来的人弄回来,帅府批准了他的请求。不多久,城邑里又像过去一样充实繁荣。石州的盗贼阎先生率几万人来到汾州城下,幕僚担忧内部有人作乱叛变,请求郭企忠防备。郭企忠说:“我对汾州的人有恩德,保定不会发生其他意外情况。”于是率领官兵守城。适逢援军赶到,内外合击,大败盗贼。

  天会六年(1128),郭企忠改任静江军节度留后,后为天德军节度使、汴京步军都指挥使,直至升为金吾卫上将军。任期满后,暂代沁州刺史。到任一年多死去,终年六十八岁。

  萧仲恭原名萧术里者。先祖萧挞不也,在辽国做官为枢密使,守司徒,封为兰陵郡王。萧仲恭的父亲叫萧特末,官为中书令,守司空,娶公主为妻。萧仲恭性情谦恭谨慎,行为很有礼节,能够披铠甲一跃而上骆驼。辽国旧规定,宗族弟子另为一班,叫“孩儿班”,萧仲恭曾经做过班使,历宫使、本班详稳。

  辽国皇帝天祚被金朝打得西逃天德,萧仲恭做护卫太保,兼领军事。到了霍里底泊,金朝大军突然追到,辽国皇帝又仓促逃跑。萧仲恭母亲的马跑乏了,不能再前进,她对萧仲恭兄弟们说:“你们尽管效忠国家,不要管我。”萧仲恭的母亲,是辽国皇帝道宗的小女儿。辽国皇帝天祚很悲哀,命令萧仲恭的弟弟萧仲宣留下来侍奉他的母亲。萧仲恭跟从皇帝再向西逃。当时大雪纷飞,天气寒冷,辽国皇帝又缺少饭吃,萧仲恭于是献上衣食。辽国皇帝困倦了,萧仲恭就伏在冰中,辽国皇帝卧在他身上休息。共计六天,才到达天德,至此萧仲恭才得以进食。后来,萧仲恭与辽国皇帝都被金军俘获,金太宗皇帝因为仲恭忠于其主,特以礼相待。

  天会四年(1126),萧仲恭出使宋朝。到了宋朝,宋朝人考虑萧仲恭、耶律余睹都有亡国的悲伤,而耶律余睹作为监军握有兵权,可以诱惑利用他们,于是用蜡丸写信一封让萧仲恭带给耶律余睹,让他作为宋军的内应。萧仲恭一向忠诚,没有反叛的意图,但又害怕宋朝扣下他不让他回金朝,于是假装着答应了宋朝的命令。萧仲恭回到金朝拜见完颜宗望,就把宋朝的蜡丸信献给了他。完颜宗望观察到萧仲恭没有其他的反叛迹象,就轻微地罚了他。于是金朝再次攻打宋朝,掳获宋朝二帝回到金朝。萧仲恭升为右宣徽使,改任都点检。

  完颜宗磐与完颜宗干在金熙宗面前争辩,完颜宗磐拔刀刺向完颜宗干,萧仲恭呵斥宗磐使他停止了行动。不久完颜宗磐因为反叛罪被杀,萧仲恭保卫皇宫有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升为尚书右丞。

  皇统初年,萧仲恭被封为兰陵郡王,授予世袭猛安,进而被授为平章政事、同监修国史,封为济王。金朝皇帝熙宗下诏在广宁埋葬辽国豫王,萧仲恭请求前去参加葬礼,金朝皇帝熙宗认为他有道义而允许了他。后来萧仲恭改任行台左丞相。居官没多久,萧仲恭又进朝做尚书右丞相,任太傅,领三省事,封为曹王。天德二年(1150),萧仲恭被封为越国王,任命做燕京留守。金海陵王皇帝亲自写文书,把玉山子赏赐给萧仲恭。这一年萧仲恭死去,年仅六十一岁。谥号贞简。正隆年间,萧仲恭依旧例降王爵,改为仪同三司、郑国公。萧仲恭有个儿子叫萧拱。

  高松原名高檀朵,澄州析木人。十九岁时从军做蒲辇,他有力善战。完颜宗弼听说他的事后,召他跟随左右,高松从此跟随宗弼大破汴京及和尚原,官到咸平总管府判官。世宗即金朝皇帝位后,高松任充管押东京路渤海万户。

  兵部尚书可喜谋反,先前的同知延安尹李老僧说:“我与万户高松计谋此事,他一定会跟从我们。”他军中很多人说“:若得此军,我们的起义是很容易的。”李老僧前去会见高松,游说高松说:“你对以前的皇帝有功,到现在没有给你大官做,什么原因?”高松回答说:“我是一个县令,每每念及皇上圣恩,我这一生都报答不完,还敢有奢望吗?”李老僧于是不敢劝说高松谋反。可喜、布辉、阿琐知道谋反不能成功,于是他们改变谋反意图,共同逮捕了斡论到有司去自首。

  高松跟从完颜窝斡出征,因为有功升为咸平少尹,四次荣升崇义军节度使。高松四十七岁时死去。

《金史·卷二十一》

  张通古 张浩 张汝霖 张玄素 张汝弼 耶律安礼 纳合椿年 祁宰

  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读书过目不忘,该综经史,善属文。辽天庆二年进士第,补枢密院令史。丁父忧,起复,恳辞不获,因遁去,屏居兴平。太祖定燕京,割以与宋。宋人欲收人望,召通古。通古辞谢,隐居易州太宁下。宗望复燕京,侍中刘彦宗与通古素善,知其才,召为枢密院主奏,改兵刑房承旨。天会四年,初建尚书省,除工部侍郎,兼六部事。高庆裔设磨勘法,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辽王宗干素知通古名,惜其才,遣人谕之使自理。通古不肯,曰:“多士皆去,而己何心,独求用哉!”宗干为论理之。除中京副留守,为诏谕江南使,宋主欲南面,使通古北面。通古曰:“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天子以河南、陕西赐之宋,宋约奉表称臣,使者不可以北面。若欲贬损使者,使者不敢传诏。”遂索欲北归。宋主遽命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受诏拜起皆如仪。使还,闻宋已置戍河南,谓送伴韩肖胄曰:“天子裂壤地益南国,南国当思图报大恩。今辄置守戍,自取嫌疑,若兴师问罪,将何以为辞?江左且不可保,况齐乎?”肖胄惶恐曰:“敬闻命矣。”即驰白宋主。宋主遽命罢戍。通古至上京,具以白宗干,且曰:“及其部置未定,当议收复。”宗干喜曰:“是吾志也。”即除参知行台尚书省事。未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比至汴,宋人已去矣。或谓通古曰:“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乃使人觇之,宋人果溃去。宗弼抚髀笑曰:“谁谓书生不能晓兵事哉?”

  河南卒孙进诈称“皇弟按察大王”,谋作乱。是时陵为相,内怀觊觎,欲先除熙宗弟胙王常胜,因孙进称皇弟大王,遂指名为胙王以诬构之。熙宗自太子济安薨后,继嗣未定,深以为念。裴满后多专制,不得肆意后宫,颇郁郁,因纵,往往迷惑妄怒,手刃杀人。及海陵中伤胙王,熙宗以为信然不疑,遣护卫特思就汴京鞫治。行台知熙宗意在胙王,导引孙进连属之。通古执其咎,极力辩止。及孙进引服,盖假托名称,将以惑众,规取财物耳,实无其人也。特思奏状,海陵谮之曰:“特思且将徼福于胙王。”熙宗益以海陵为信,遂杀胙王,并特思杀之。行台诸人乃责通古曰:“为君所误,今坐死矣。”通古曰:“以正获罪死,贤于生。”海陵既杀胙王,不复缘害他人,由是坐止特思,行台不坐。

  天德初,迁行台左丞,进拜平章政事,封谭王,改封郓王。以疾求解机务,不许。拜司徒,封沈王。海陵御下严厉,收威柄,亲王大臣未尝少假以颜色,惟见通古,必以礼貌。

  会磁州僧法宝欲去,张浩、张晖欲留之不可得,朝官又有欲留之者。海陵闻其事,诏三品以上官上殿,责之曰:“闻卿等每到寺,僧法宝正坐,卿等皆坐其侧,朕甚不取。佛者本一小国王子,能轻舍富贵,自苦修行,由是成佛,今人崇敬。以希福利,皆妄也。况僧者,往往不第秀才,市井游食,生计不足,乃去为僧,较其贵贱,未可与簿尉抗礼。闾阎老妇,迫于死期,多归信之。卿等位为宰辅,乃复效此,失大臣体。张司徒老成旧人,三教该通,足为仪表,何不师之?”召法宝谓之曰:“汝既为僧,去住在己,何乃使人知之?”法宝战惧,不知所为。海陵曰:“汝为长老,当有定力,今乃畏死耶?”遂于朝堂杖之二百,张浩、张晖杖二十。

  正隆元年,以司徒致仕,进封曹王。是年,薨,年六十九。

  通古天资乐易,不为表襮,虽居宰相,自奉如寒素焉。子沉,天德三年,赐杨建中榜及第。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本姓高,东明王之后。曾祖霸,仕辽而为张氏。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权签宣徽院事,管勾御前文字,初定朝仪。求养亲,去职。起为赵州刺史。官制行,以中大夫为大理卿。天眷二年,详定内外仪式,历户、工、礼三部侍郎,迁礼部尚书。田珏党事起,台省一空,以浩行六部事。簿书丛委,决遣无留,人服其才。以疾求外,补除彰德军节度使,迁燕京路都转运使。俄改平阳尹。平阳多盗,临汾男子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年不决。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郡中大治。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亭。

  海陵召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天德二年,丁母忧。起复参知政事,进拜尚书右丞。天德三年,广燕京城,营建宫室。浩与燕京留守刘筈、大名尹卢彦伦监护工作,命浩就拟差除。既而暑,工役多疾疫。诏发燕京五百里内医者,使治疗,官给药物,全活多者与官,其次给赏,下者转运司举察以闻。

  贞元元年,海陵定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浩进拜平章政事,赐金带玉带各一,赐宴于藻池。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年,以实京城,从之。拜尚书右丞相兼侍中,封潞王,赐其子汝霖进士及第。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正隆二年,改封鲁国公。表乞致仕。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浩至汴,海陵时时使宦者梁珫来视工役,凡一殿之成,费累巨万。珫指曰:“某处不如法式。”辄撤之。浩不能抗而与之均礼。汴宫成,海陵自燕来迁居之。浩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浩欲奏事,不得见。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年,恐误国事。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海陵自将发汴京,皇后、太子居守。浩留治尚书省事。

  世宗即位于辽阳,扬州军变,海陵遇害。都督府使使杀太子光英于南京。浩遣户部员外郎完颜谋衍上贺表。明年二月,浩朝京师,入见。世宗谓曰:“朕思天位惟艰,夙夜惕惧,不遑宁处。卿国之元老,当戮力赞治,宜令后世称扬德政,毋失委注之意也。”俄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世宗曰:“卿在正隆时为首相,不能匡救,恶得无罪。营建两宫,殚竭民力,汝亦尝谏,故天下不以咎汝,惟怨正隆。而卿在省十余年,练达政务,故复用卿为相,当自勉,毋负朕意。”浩顿首谢。居数日,世宗谓浩曰:“卿为尚书令,凡人材有可用者,当举用之。”浩举纥石烈志宁等,其后皆为名臣。

  浩有疾,在告者久之。遣左司郎中高衎及浩侄汝弼宣谕。浩力疾入对,即诏入朝毋拜,许设座殿陛之东,若有咨谋,然后进对。或体中不佳,不必日至省中,大政可就第裁决。浩虽受诏,然每以退为请。三年夏,复申前请。乃除判东京留守。疾不能赴任,因请致仕。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是岁,薨。上辍朝一日。诏左宣徽使赵兴祥率百官致奠,赙银千两、重彩五十端、绢五百匹。谥曰文康。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泰和元年,图像衍庆宫。子汝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

  汝霖字仲泽,少聪慧好学,浩尝称之曰:“吾家千里驹也。”贞元二年,赐吕忠翰榜下进士第,特授左补阙,擢大兴县令,再迁礼部员外郎、翰林待制。大定八年,除刑部郎中,召见于香阁,谕之曰:“卿以待制除郎中,勿以为降。朕以刑部阙汉官,故以授卿。且卿入仕未久,姑试其能耳。如职事修举,当有升擢。尔父太师以户部尚书升诸相位,由崇德大夫躐迁金紫,卿所自见也。当既厥心,无忝乃父。”明年,授太子左谕德兼礼部郎中。

  先是,知登闻检院王震改礼部郎中,世宗谕宰臣曰:“此除未允人望,礼官当选有学术士,如张汝霖者可也。”于是,命汝霖兼之而除震别职。擢刑部侍郎。以忧解,起复为太子詹事,迁太子少师兼御史中丞。世宗召谓曰:“卿尝言,监察御史所察州县官多因沽买以得名誉,良吏奉法不为表襮,必无所称。朕意亦然。卿今为台官,可革其弊。”寻改中都路都转运使、太子少师兼礼部尚书,俄转吏部,为御史大夫。

  时将陵主簿高德温大收税户米,逮御史狱。汝霖具二法上。世宗责之曰:“朕以卿为公正,故登用之。德温有人在宫掖,故朕颇详其事。朕肯以宫掖之私挠法耶?不谓卿等顾徇如是。”汝霖跪谢。久之,上顾左谏议大夫杨伯仁曰:“台官不正如此。”伯仁奏曰:“罪疑惟轻,故具二法上请,在陛下裁断耳。且人材难得,与其材智而邪,不若用愚而正者。”上作色曰:“卿辈皆愚而不正者也。”未几,复坐失出大兴推官高公美罪,谪授棣州防御使。顷之,复为太子少师兼礼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如故。是日,汝霖兄汝弼亦进拜尚书左丞,时人荣之。

  后因朝奏日论事上前,世宗谓曰:“朕观唐史,见太宗行事初甚厉精,晚年与群臣议多饰辞,朕不如是也。”又曰:“唐太宗,明天子也,晚年亦有过举。朕虽不能比迹圣帝明王,然常思始终如一。今虽年高,敬慎之心无时或怠。”汝霖对曰:“古人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徵所言守成难者,正谓此也。”上以为然。二十五年,章宗以原王判大兴府事,上命汝霖但涓视事日且加辅导。寻坐擅支东宫诸皇孙食料,夺官一阶。久之,迁尚书右丞。

  是时,世宗在位久,熟悉天下事,思得贤材与图致治,而大臣皆依违苟且,无所荐达。一日,世宗召宰臣谓曰:“卿等职居辅相,曾无荐举何也?且卿等老矣,殊无可以自代者乎?惟朕尝言某人可用,然后从而言之。卿等既无所言,必待朕知而后进用,将复有几?”因顾汝霖曰:“若右丞者,亦因右丞相言而知也。”汝霖对曰:“臣等苟有所知,岂敢不荐,但无人耳。”上曰:“春秋诸国分裂,土地偏小,皆称有贤。今天下之大,岂无人才?但卿等不举而已。今朕自勉,庶几致治。他日子孙谁与共治乎?”汝霖等皆有惭色。二十八年,进拜平章政事,兼修国史,封芮国公。世宗不豫,与太尉徒单克宁、右丞相襄同受顾命。章宗即位。加银青荣禄大夫,进封莘。

  先是,右丞相襄言:“熙宗圣节盖七月七日,为系景宣忌辰,更用正月受外国贺。今天寿节在七月,雨水淫暴,外方人使赴阙,有碍行李,乞移他月为便。”汝霖言:“帝王之道当示信于天下。昔宋主构生日,亦系五月。是时,都在会宁,上国遣使赐礼,不闻有霖潦碍阻之说。今与宋构好日久,遽以暑为辞,示以不实。万一水逾常,愆期到阙,犹愈更用别日。”参知政事刘玮、御史大夫唐括贡、中丞李晏、刑部尚书兼右谏议大夫完颜守贞、修起居注完颜乌者、同知登闻检院事孙铎亦皆言其不可。帝初从之,既而竟用襄议。时帝在谅阴,初出猎,谏院联章言心丧中未宜。其后冬猎,汝霖谏之。诏答曰:“卿能每事如此,朕复何忧。然时异事殊,难同古昔,如能斟酌得中,斯为当矣。”

  一日,帝谓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资历,如此何能得人?”汝霖奏曰:“不拘资格,所以待非常之材。”帝曰:“崔祐甫为相,未逾年荐八百人,岂皆非常材耶?”时有司言民间收藏制文,恐因而滋讼,乞禁之。汝霖谓:“王者之法,譬犹江、河,欲使易避而难犯。本朝法制,坦然明白,今已著为不刊之典,天下之人无不闻诵。若令私家收之,则人皆晓然不敢为非,亦助治之一端也。不禁为便。”诏从之。

  明昌元年三月,表乞致仕,不许。十二月,卒。时帝猎饶阳,讣闻,敕百官送葬,赙礼加厚,谥曰文襄。

  汝霖通敏习事,凡进言必揣上微意,及朋附多人为说,故言不忤而似忠也。初,章宗新即位,有司言改造殿庭诸陈设物,日用绣工一千二百人,二年毕事。帝以多费,意辍造。汝霖曰:“此非上服用,未为过侈。将来外国朝会,殿宇壮观,亦国体也。”其后奢用浸广,盖汝霖有以导之

  张玄素,字子真,与浩同曾祖。祖祐,父匡,仕辽至节度使。玄素初以荫得官。高永昌据辽阳,玄素在其中。斡鲁军至,乃开门出降,特授世袭铜州猛安。天会间,历西上阁门使、客省使、东宫计司。天眷元年,以静江军节度使知涿州,察廉最,进官一阶。皇子魏王道济遥领中京,以玄素为魏王府同提点,寻改镇西军节度使,迁东京路都转运使,改兴平军节度使。正隆末年,天下盗起,玄素发民夫增筑城郭,同僚谏止之,不听。未几,寇掠邻郡,皆无备,而兴平独安。世宗即位,玄素来见于东京。玄素在东京,希海陵旨,言世宗尝取在官黄粮,及摭其数事。至是来见,世宗一切不问。玄素与李石力言宜早幸燕京,上深然之。迁户部尚书,出镇定武,遂致仕。年八十四,卒。

  玄素厚而刚毅,人畏惮之。往往以片纸署字其上治疟疾,辄愈,人皆异之。

  汝弼,字仲佐,父玄征,彰信军节度使,玄素之兄也。汝弼初以父荫补官。正隆二年,中进士第,调沈州乐郊县主簿。玄征妻高氏与世宗母贞懿皇后有属,世宗纳玄征女为次室,是为元妃。张氏生赵王允中。世宗即位于辽阳,汝弼与叔玄素俱往归之,擢应奉翰林文字。

  世宗御翠峦阁,召左司郎中高衎及汝弼问曰:“近日除授,外议何如?宜以实奏,毋少隐也。有不可用者当改之。”衎、汝弼皆无以对。自皇统以来,内藏诸物费用无度,吏夤缘为奸,多亡失。汝弼与宫籍直长高公穆、入殿小底王添儿阅实之,以类为籍,作四库以贮之。于是,内藏库使王可道等皆杖一百,汝弼等各进阶。顷之,兼修起居注,转右司员外郎。母忧去官。起复吏部郎中,累迁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

  诏徙女直猛安谋克于中都,给以近郊官地,皆塉薄。其腴田皆豪民久佃,遂专为己有。上出猎,猛安谋克人前诉所给地不可种艺,诏拘官田在民久佃者与之。因命汝弼议其事。请“条约立限,令百姓自陈。过限,许人首告,实者与赏。”上可其奏。仍遣同知中都转运使张九思拘籍之。

  上问:“高丽、夏皆称臣。使者至高丽,与王抗礼。夏王立受,使者拜,何也?”左丞襄对曰:“故辽与夏为甥舅,夏王以公主故,受使者拜。本朝与夏约和,用辽故礼,所以然耳。”汝弼曰:“誓书称一遵辽国旧仪,今行之已四十年,不可改也。”上曰:“卿等言是也。”上闻尚书省除授小官多不称职,召汝弼至香阁谓之曰:“他宰相年老,卿等宜尽心。”汝弼对曰:“材薄不足以副圣意耳。”进拜尚书右丞。于是,户部粜官仓粟,汝弼请使暖汤院得籴之。上让曰:“汝欲积阴德邪?何区区如此。”

  左丞相徒单克宁得解政务,为枢密使。是日,汝弼亦怀表乞致仕。上使人止之曰:“卿年未老,未可退也。”进左丞,与族弟参知政事汝霖同日拜,族里以为荣。有年未六十而乞致仕者,上不许。汝弼曰:“圣旨尝许六十致仕。”上责之曰:“朕尝许至六十者致仕,不许未六十者。且朕言六十致仕,是则可行,否则当言。卿等不言,皆此类也。”久之,坐擅增诸皇孙食料,与丞相守道、右丞粘割斡特剌、参政张汝霖各削官一阶。上曰:“准法当解职,但示薄责耳。”汝弼在病告,上谓宰相曰:“汝弼久居执政,练习制度,颇能斟酌人材,而用心不正。”乃罢为广宁尹,赐通犀带。

  汝弼为相,不能正谏。上所欲为,则顺而导之,所不欲为,则微言以观其意。上责之,则婉辞以引过,终不忤之也。而上亦知之。且黩货,以计取诸家名园甲第珍玩奇好,士论薄之。二十七年,薨。

  汝弼既与永中,甥舅,阴相为党。章宗即位,汝弼妻高氏每以邪言怵永中,觊非望,永中母像,侍奉祈祝,使术者推算永中。有司鞫治,高氏伏诛。事连汝弼,上以事觉在汝弼死后,得免削夺。

  耶律安礼,本名纳合,系出遥辇氏。幼孤,事母以孝闻。辽季,间关避难,未尝一日怠温凊。入朝,当路者重其行义,使主帅府文字,授左班殿直。天眷初,从元帅于山西。母丧,不克归葬,主帅怜之,赙礼甚厚。安礼冒大暑,挽柩行千余里,哀毁骨立,行路嗟叹。服除,由行台吏、礼部主事累迁工部侍郎,改左司郎中。

  天德间,罢行台尚书省,入为工部侍郎,累迁本部尚书。明年冬,为宋国岁元使。被诏鞫治韩王亨狱于广宁。亨无反状,安礼还奏。海陵怒,疑安礼梁王宗弼故吏,乃责安礼曰:“孛迭有三罪。其论阿里出虎有誓券不当死,既引伏。其谓不足进,及密遣刺客二者,安得无之?汝等来奏,欲测我喜怒以为轻重耳。”乃遣安礼再往,与李老僧同鞫之。老僧由是杀亨于狱。海陵犹谓安礼辄杀亨以绝灭事迹,亲戚得以不坐。安礼之不附上刻下乃如此。

  改吏部尚书,护大房山诸陵工作。拜枢密副使,封谭国公,迁尚书右丞,进封郕国公,转左丞。议降累朝功臣封爵,密谏伐江南,忤海陵意,罢为南京留守,封温国公。安礼长于吏事,廉谨自将,从帅府再伐宋,宝货人口一无所取。贵为执政,奴婢止数人,皆有契券,时议贤之。薨,年五十六。

  纳合椿年,本名乌野。初置女直字,立学官于西京,椿年与诸部儿童俱入学,最号警悟。久之,选诸学生送京师,俾上京教授耶鲁教之,椿年在选中。补尚书省令史,累官殿中侍御史,改监察御史。海陵为相,荐为右司员外郎,编定新制。海陵篡立,以为谏议大夫。椿年有酒失,海陵使之戒酒,遂终身不复饮。改秘书监,修起居注,授世袭猛安,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贞元初,起上京诸猛安于中都、山东等路安置,以劳赐玉带闲厩。奉迁山陵,还为都点检。赐今名,拜参知政事。海陵谓椿年曰:“如卿吏材甚难得,复有如卿者乎?”椿年荐大理丞纥石烈娄室。海陵以娄室为右司员外郎。未旬日,海陵谓椿年曰:“吾试用娄室,果如卿言。惟贤知贤,信矣。”娄室后赐名良弼,有宰相才,世宗时,至左丞相,号贤相焉。

  正隆二年,椿年薨。海陵亲临哭之,追封特进、谭国公,谥忠辩,赙银二千两、彩百端、绢千匹、钱千万。以长子参谋合为定远大将军,袭猛安,次子合答为忠武校尉。及归葬,再赐钱百万,仍给道路费。

  椿年有宰相才,好推挽士类,然颇营产业,为子孙虑。冒占西南路官田八百余顷。大定中,括捡田土,百姓陈言官豪占据官地,贫民不得耕种。温都思忠子长寿、椿年子猛安参谋合等三十余家凡冒占三千余顷。诏诸家除牛头税地各再给十顷,其余尽赋贫民种佃。世颇以此讥椿年

  祁宰,字彦辅,江淮人。宋季以医术补官。王师破汴得之,后隶太医。累迁中奉大夫、太医使。数被赏赉,常感激欲自效。海陵将伐宋,宰欲谏,不得见。会元妃有疾,召宰诊视。既入见,即上疏谏,其略言:“国朝之初,祖宗以有道伐无道,曾不十年,荡辽戡宋。当此之时,上有武元、文烈英武之君,下有宗翰、宗雄谋勇之臣,然犹不能混一区宇,举江淮、巴蜀之地,以遗宋人。况今谋臣猛将,异于曩时。且宋人无罪,师出无名。加以大起徭役,营中都,建南京,缮治甲兵,调发军旅,赋役烦重,民人怨嗟,此人事之不修也。间者昼星见于牛斗,荧惑伏于翼轸。巳岁自刑,害气在扬州,太白未出,进兵者败,此天时不顺也。舟师水涸,舳舻不继,而江湖岛渚之间,骑士驰射,不可驱逐,此地利不便也。”言甚激切。海陵怒,命戮于市,籍其家产,天下哀之。綦戩,宰婿也,海陵疑奏疏戩为之。辞曰:“实不知也。”海陵犹杖戩。召禁中诸司局官至咸德门,谕以杀宰事。

  明年,世宗即位于辽东。四年,诏赠资政大夫,复其田宅。章宗即位,诏访其子忠勇校尉、平定州酒监公史,擢尚药局都监。泰和初,诏定功臣谥,尚书省掾李秉钧上言:“事有宜缓而急,若轻而重者,名教是也。伏见故赠资政大夫祁宰以忠言被诛,慕义之士,尽伤厥心。世宗即位,赠之以官,陛下录用其子,甚大惠也。虽武王比干之墓,孔子誉夷、齐之仁,何以异此。而有司拘文,以职非三品不在议谥之例,臣窃疑之。若职至三品方得请谥,当时居高官、食厚禄者,不为无人,皆畏罪淟涊,曾不敢申一喙,画一策,以为社稷计。卒使立名死节之士,顾出于医卜之流,亦可以少愧矣。臣以谓非常之人,当以非常之礼待之。乞诏有司特赐谥以旌其忠,斯亦助名教之一端也。”制曰:“可。”下太常,谥曰忠毅。

  赞曰:异哉,海陵之为君也,舞智御下而不恤焉。君子仕于朝,动必以礼,然后免于耻。张通古、耶律安礼位不及张浩,进退始终,其贤远矣。浩无事不为,无役不从,为相最久,用之厚,遇之薄,岂亦自取之邪?海陵伐宋,浩、安礼位皆大臣,一以婉辞,一以密谏,贤于不谏而已。祁宰一医流,独能极谏,其后皆如所言。海陵戕之,足以成其百世之名耳。纳合椿年援引善类,有君子。其死适在宋兵未举之前,然观其好营产殖,亦未必忘身徇国之士也。祁宰卓乎不可及也夫!

《金史·卷二十一》翻译及注释

  张通古,字乐之,易州易县人。通古读书过目不忘,他综合所有的经史,善于撰写文辞。辽国天庆二年(1112),通古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枢密院令史。正遭逢父亲之丧,守制尚未期满而应召任职,通古恳切推辞不接受,因此而隐遁离去,隐居在兴平。太祖阿骨打平定燕京,又将燕京割让给宋朝。宋人想收买人心,召见通古,通古辞谢了,隐居在易州太宁山下。

  宗望收复燕京,侍中刘彦宗和通古平时关系好,知道他的才华,请他担任枢密院主奏,又改任兵刑房承旨。天会四年(1126),尚书省刚刚建立,通古被授工部侍郎的职位,兼管六部事。高庆裔设立《磨勘法》,官宦之中不少人丢了官,通古也免去了职务。辽王宗干一向知道通古的名气,爱惜他的才学,派人去告诉他要他自理。通古不肯这样做,他说:“许多士人都离去了,而我自己有什么心情单独去请求留用呢?”宗干为他去论理。拜中京副留守的官,当诏谕江南使,宋朝君主要面向南坐,让通古面向北坐,通古说“:大国的长官等于小国的国君。我朝天子把河南、陕西赐给了宋国,宋签约要对我朝奉表称臣,所以我朝使臣不可以面向北坐。如果你想贬低损害使者,使者不敢传诏。”于是要欲北归。宋主立刻命令设东、西座位,使者面向东坐,宋主面向西坐,受诏拜起一切按礼仪进行。通古完成使命回还,听说宋国已在河南布置兵力,谓宋国送他回朝的韩肖胄说:“我朝天子割让土地给南国使你们获益,南国应当考虑图报大恩。现在却设置守军,自己造成要动兵戈的嫌疑,如果我朝兴师问罪,你们将拿什么言辞答对?江左尚且保不住,何况齐呢?”肖胄听罢很惶恐,说:“敬听尊命。”立即策马驰回宋国把通古的话如实向宋主禀告。宋主当即命令罢兵。通古到达上京,详细向宗干汇报,并且说:“在他们的布置还不定的时候,应当讨论收复河南”。宗干高兴地说“:这正是我的心愿!”通古又出任参知行台尚书省事。

  未过多久,皇帝诏令宗弼再取河南,通古请求自己先行到汴京晓谕宋国。等他临近汴京,宋人已经离开了那里。有人对通古说:“宋人先撤退,恐怕其中有诈。现在听说他们将从许、宿两地来袭击我军。”通古说:“南人公开说要来,正是已经走了。”于是派人去观察,宋人果真退却了。宗弼手抚髀部笑着说“:谁说书生不明白兵家之事呢!”

  河南籍士兵孙进虚妄地自称是“皇弟按察大王”,阴谋作乱。当时海陵是丞相,内心怀有非分的企图,他想除掉熙宗的弟弟胙王常胜,因为孙进自称皇弟大王,于是他指控这是胙王诬蔑陷害熙宗。熙宗自从太子济安逝世以后,继嗣没有确定,心中深深惦记这件事。再加上裴满皇后很专制,他不能在后宫肆意寻欢,很是郁闷,常常因此而恣意饮酒,酒醉妄自发怒,手持刀子杀人。在海陵中伤胙王的时候,熙宗相信有这事不怀疑,于是派遣护卫特思去汴京审查处理。行台知道熙宗着意在胙王,就诱引孙进招出胙王。通古抓住其中的祸害,极力辩论劝止。及至把孙进引来让他服法,他供出原来假托“皇弟”大名,拿此来蛊惑众人,是想按规定骗取财物罢了,实际并没有这个人。特思将此情上奏,海陵向皇上说特思的坏话,他说:“特思想让胙王侥幸得福。”熙宗更加认为海陵的话是真实的,于是杀了胙王,同时杀了特思。行台诸位官员都责备通古说:“被你所误,现在要受连累死了。”通古说“:因正义而获罪被杀死,比活着强。”海陵已经杀了胙王,便不再加害他人,于是牵连治罪止于特思,行台没有受牵连。

  天德初年(1149),通古迁升行台左丞,进拜平章政事,被封为谭王,又改封为郓王。通古以有病为理由请求解除有关国家机密大事的工作,没有获准。后通古又拜司徒官职,封为沈王。海陵王完颜亮对下属臣僚严厉,握紧威势和权柄,亲王大臣没有不曾或少给脸色看的,只有见到通古时,一定礼貌相待。

  正当磁州僧人法宝想离去,张浩、张晖想挽留他而留不住,而朝中官员又有想留住他的人。海陵听说这件事,诏令三品以上官员上殿,责备他们说:“听说各位爱卿每次到寺院,法宝僧都在正座,卿等便坐在他旁边,朕认为很不可取。所谓佛本是一个小国的王子,能轻易地舍弃富贵,甘愿吃苦修行,由于这个原因才成为佛,现在受到人们的崇敬。如果信佛只是希图福利,都是妄想。况且作为僧人,往往考不中秀才,在市井中流浪讨食,生活的计谋不足,才去当僧人,比较他的贵贱,不可和簿尉抗礼。里巷的老妇,临近死期,她们中多有皈依信奉的人。卿等位尊为宰相辅国大臣,却还效法这些,有失大臣的身份。张司徒是稳重老成的故人,再三教诲应该明白了,他足够当我们的表率,为什么不向他学习呢?”海陵又召见法宝对他说“:你既然是僧人,去或留全在你自己,为什么要让别人知道这件事?”法宝害怕了,不知怎样做才好。海陵说:“你是长老,应当有一定的主见,现在难道怕死吗?”于是吩咐在朝堂打了他二百大板,打了张浩、张晖各二十板。

  正隆元年(1156),以司徒之职位辞官,被进封为曹王。当年,通古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通古天生和乐平易,不做表面样,虽然位居宰相,要求自己平素仍然清寒。他的儿子叫沉,天德三年(1151),被赐杨建中榜及第。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张浩原来姓高,东明王的后代。张浩的曾祖父叫张霸,在辽国做官时改为张姓。天辅中期,辽东被金朝平定,张浩以谋略献金太祖,金太祖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张浩被赏赐进士及第,授为秘书郎。

  金太宗将到东京,张浩为提点缮修大内,一跃升为卫尉卿、权签宣徽院事,管勾御前文字,初次拟定朝廷礼仪。张浩请求赡养双亲,辞去官职。后张浩复出任赵州刺史。金朝官制施行后,张浩凭中大夫做大理卿。天眷二年(1139),张浩详细制定内外礼仪,历任户部、工部、礼部三部侍郎,后升为礼部尚书。田珏结党叛乱,台省职位空缺,任张浩行六部事。张浩因为有病请求离开宫内,后补充他做彰德军节度使,升迁燕京路都转运使。不久改任平阳尹。平阳多盗贼,临汾一男子夜里掠走人家的妇女,张浩捕住他,并杀之示众,强盗于是得以平息。平阳近郊有淫祠,当地人都很敬奉它。庙祝、田主争夺香火之利,多年得不到解决。张浩拆除祠堂,把里面的塑像扔到水中。为此强大的宗族、狡黠的官吏都销声匿迹,不敢再侵犯他人。郡中大治。于是张浩修缮尧帝祠堂,建击壤遗风亭。

  金皇帝海陵王召张浩任户部尚书,授给参知政事。天德二年(1150),张浩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出来后仍任参知政事,进而授予尚书右丞。天德三年(1151),扩大燕京城,营建宫殿皇室。张浩与燕京留守刘薚、大名尹卢彦伦监护工程。不久到了夏天,工匠们大多得了疾病,皇帝下诏派燕京五百里内的医生都前去治疗,官府负责发放药物。把自己所负责的病人全治活的医生给官职,其次给赏。最后由转运使调查后报告上级。

  贞元元年(1153),金皇帝海陵王定都燕京,把燕京改名为中都,把析津府改为大兴府。张浩进升为平章政事,赏赐给金带、玉带各一条,在鱼藻池赏赐酒宴。张浩请求凡是周围的百姓想到中都居住的人,十年内随时办理,以充实京城,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后张浩被授予尚书右丞相兼侍中,封为潞王,赏赐他的儿子张汝霖进士及第。没过多久,张浩改封为蜀王,进升为左丞相。

  正隆二年(1157),张浩改封为鲁国公。张浩上奏章请求退休。金皇帝海陵王回答他说:“如果皇帝不明智,劝谏行不通,良言听不进,那么宰相就乞求离开。宰相老弱病残不能胜任其职也乞求离开。你属于哪一种?”张浩回答说“:我病弱不能胜任其职,宰相不是养病的官,所以乞求离开。”皇帝没有批准他的退休请求。

  金朝皇帝海陵王想攻打宋朝,准备前往汴京,然而汴京大内宫廷失火,于是命令张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张浩从容上奏说:“以前营建中都,天下人都很高兴地前来干活。现在民力没有恢复,却去干这样的大工程,恐怕不像以前那样容易完成。”金朝皇帝海陵王不听张浩劝谏。张浩朝拜离朝,金朝皇帝海陵王问他攻打宋朝的利害关系,张浩不敢正面劝谏,于是婉言回答,想用微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张浩上奏说:“我观察天象,要想灭赵氏还需要很长时间。”海陵王说“:你怎么知道的?”张浩回答说:“赵构没有儿子,又没有培植亲信,形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可以不用军队而让他服从于我们。”海陵王虽然很喜欢张浩说的话,但却不听从。张浩到了汴京,海陵王常常派宦官梁糵去视察工程,凡是建成一殿,都耗资极大。梁糵常指着建筑说“:某某地方不符合建筑规则。”那样就拆了重建。张浩不能违抗梁糵并以礼相待。汴京宫殿建成,海陵王从燕京迁来居住。张浩被授予太傅、尚书令,进而封为秦国公。

  海陵王到达汴京后,几个月不上早朝,天天调整军队南征,部署各路大将。张浩想上奏事情,又不能见到他。适逢海陵王派周福儿到张浩家中,张浩附带上奏说:“各路大军都是新提拔的少年,恐怕耽误了国家大事。最好是寻找老将军来训练军队,作为千户谋克。”然而海陵王部署已定,很讨厌张浩说这种话,于是杖打张浩。海陵王将亲自带兵从汴京出发,皇后、太子居守。张浩被留下管理尚书省事宜。

  金世宗在辽阳即皇帝位,扬州发生军事政变,海陵王遇害。都督府派使者到南京杀死了太子光英。张浩派户部员外郎完颜谋衍向新皇帝进上祝贺信。第二年(1162)二月,张浩朝拜京城,入朝拜见皇帝。皇帝世宗对他说“:我身为天子很费神操心,早晚都担惊受怕,没有一点安宁的地方。你是国家的元老,应该合力帮助治理国家,应当让后世之人称扬德能政绩,不要有失我的委托。”不久张浩被授予太师、尚书令,封为南阳郡王。金世宗对张浩说“:你在正隆年间做第一丞相,不能纠正救治国家,哪能没罪?营建两宫殿,殚竭民力,你曾经劝谏过,对此天下不认为你有过错,只怨恨正隆时有海陵王。你在尚书省十多年,精通政务,所以再用你做丞相,你应当自勉,不要辜负我的心愿。”张浩叩头致谢。张浩做了几天官后,金世宗对他说:“你为尚书令,凡是可以任用的人才,应当举荐任用。”张浩举荐了纥石烈志宁等人,以后他们都成了名臣。

  张浩有病,休假很长时间。皇帝派左司郎中高絗和张浩的侄子张汝弼前去宣旨召见张浩。张浩用力快走入朝,皇帝下诏张浩入朝不用跪拜,允许他坐在殿陛的东边,如果皇帝有询问,然后他才进前回答。张浩身体不好,不必天天到尚书省去,一些大的行政事务可就地裁决。张浩虽然接受了诏谕,然而还时时请求辞职。三年(1163)夏季,他又请求辞职。于是授予张浩东京留守。张浩有病不能赴任,因而请求退休。

  当初,皇帝身边侍者有的想废除科举制,皇帝说:“我接见太师议论这件事。”张浩进殿拜见,皇帝说:“自古以来帝王有不用文人学士的人吗?”张浩回答说“:有。”皇帝问“:他是谁?”张浩说“:秦始皇。”皇帝看看左右的人说“:难道让我做秦始皇那样的人?”废科举之事从此不再提了。

  这一年,张浩去世。为此皇帝停朝一日。他诏谕左宣徽使赵兴祥带领百官前去致奠,赠送给张浩银千两、重彩五十端、绢五百匹用于丧葬。张浩谥号文康。明昌五年(1194),张浩附带享用金世宗的庙廷祭祀。泰和元年(1201),张浩的图像被画在衍庆宫中。张浩有儿子张汝为、张汝霖、张汝能、张汝方、张汝猷。

  耶律安礼原名耶律纳合,出于遥辇氏世系。幼年丧父,他侍奉孝敬母亲出了名。辽国末年,耶律安礼秘密地进入关塞避难,没有一天对她母亲不孝的。他进入官府,当权者很重视他的行义,使用他为主帅府文安,授给左班殿直。天眷初年,耶律安礼在山西跟从元帅作战。此时他母亲去世,他赶回家里埋葬,主帅怜悯他,赠送给他很厚重的财物以办丧事。耶律安礼冒炎热酷暑,拉着母亲的灵柩行走一千多里,他悲痛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都喘息。服丧期满,耶律安礼由行台吏、礼部主事直至升为工部侍郎,改任左司郎中。

  天德年间,耶律安礼被免去行台尚书省,进入朝廷做工部侍郎,直至升为工部尚书。第二年冬,任宋朝岁元使。耶律安礼被诏在广宁审讯处理韩王完颜亨的案子。完颜亨没有谋反的迹象,耶律安礼回朝上奏。海陵王大怒,怀疑耶律安礼、梁王完颜宗弼这些老官员,于是斥责耶律安礼说:“完颜孛迭有三条罪状。他说徒单阿里出虎有誓言在不应当死,就把他藏了起来。他说对徒单阿里出虎不足以动兵讨伐,等到我派两名刺客前去,哪里有阿里出虎?你们前来奏知,想试探我的喜怒来权衡轻重罢了。”于是派耶律安礼再前往广宁,与李老僧共同审讯完颜亨。李老僧因此把完颜亨杀死在狱中。海陵王仍对耶律安礼说杀完颜亨的目的是消灭不良迹象,他的亲戚可以不连坐。耶律安礼就是这样不附和顺从皇帝而去削减下面人的罪状。

  耶律安礼改任吏部尚书,统辖大房山诸皇陵的工作。不久耶律安礼被授予枢密副使,封为谭国公,升为尚书右丞,进而封为成阝国公,转为尚书左丞。耶律安礼议论对前朝中所封的功臣爵位应降职,并秘密劝谏攻打江南的事,这违反了海陵王的心愿,免除他原职而任他为南京留守,封为温国公。耶律安礼擅长于做官,谨慎廉洁,他再次跟从帅府攻打宋朝,对财物人口一无所取。耶律安礼地位虽很显贵,然而奴婢只有几个人,而且都有契约,当时的人都说他很贤达。耶律安礼五十六岁时死去。

  祁宰字彦辅,长江淮河之间的人。宋朝末年,因为懂医学而做官。金朝的军队攻破汴京俘获了他,后来做了太医。他直至做到中奉大夫、太医使。多次被赏赐,他常常感激因而尽力效劳。

  海陵王准备攻打宋朝,祁宰想上谏,没有被召见。适逢元妃有病,呼唤祁宰去诊断看病。进入宫廷后,祁宰就呈上劝谏奏议,大略意思是:“国家刚建立的时候,祖宗们用有道攻打无道,不到十年,就平定了辽国和宋朝。当时,上面有武元、文烈那样的英武之君,下面有完颜宗翰、完颜宗雄那样的谋勇之臣,然而还不能把天下的土地都统为一体,虽攻下长江淮河、巴蜀的地方,后来还是把它们送给了宋朝人。况且今天的谋臣猛将,和先前的不一样。而且宋朝人没有罪状,出兵攻打它没有借口,加上大大增加劳役,建造中都,修建南京,修造军器,调遣军队,赋税劳役繁重,百姓怨声叹气,这是人和方面的不利。夜里昼星出现在斗牛星宿旁,荧惑星伏在翼轸星旁,太白星没有出来,进兵会失败的,这是天时的不顺。水兵出击而水道干涸,大不连续,而且江湖岛渚之间,骑兵难驰骋射击,不可以驱逐,这是地利的不便。”祁宰言词激烈,海陵王大怒,命令在街上杀死祁宰,没收他的家产,为此天下的人很悲痛。綦戬是祁宰的女婿,海陵王怀疑祁宰的奏章是他写的。綦戬回答说“:我实在不知道这件事。”海陵王还是杖打了綦戬。海陵王下诏京城中各个司局的官员到咸德门,向他们说明杀祁宰的事。

  第二年(1161),金世宗在辽东即皇帝位。大定四年(1164),金世宗下诏追封祁宰为资政大夫,归还他的土地和家宅。章宗即皇帝位,下诏书查访祁宰的儿子授予他忠勇校尉、平定州酒监公史,提拔他为尚乐局都监。泰和初年,皇帝下诏确定功臣的谥号,尚书省掾李秉钧上言说“:事情有应该缓的却急了,轻的却重了,诸侯王公的文告就是这样。受人敬佩的已故追封资政大夫祁宰因为忠言被杀,敬仰他的人都很伤心。世宗即皇帝位,追封他为官,陛下录用他的儿子,这是很大的恩惠。纵然武王授给比干坟墓,孔子称赞夷、齐的仁义,但同这件事不相同。然而有司拘泥于制度,认为职位不到三品的人不在讨论封谥号的行列,我私下怀疑此事。如果职位到三品的人才能请求封谥号,当时居高官、食厚禄的人,不是没有人,但都怕被判污浊罪,曾经不敢陈述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计策,为国家出谋献计。终于为祁宰正名是为节操而死的人,这对于出身医学的人,也可以减少他们的一点羞愧。我认为祁宰不是平常的人,应当用特别的礼仪对待他。请求皇上下诏有司特别赏赐给祁宰谥号,以表彰他的忠诚,这也有助于改正文告。”皇帝下令说“:可以这样做。”于是颁令祁宰为太常,谥号忠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