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意义的国庆节》

 洛宁城事 2020-07-21

八天国庆长假,想到外地旅游可是钱包太薄,姑且用“高速堵车”的理由来自我安慰,以“经济实惠”为标准,我们决定去参观革命烈士--李翔梧的故居。

李翔梧是我党早期赴苏联留学的革命者之一,他和刘志敏在苏联结为伉俪,成为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夫妻英烈,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位共产党人不朽的人生篇章……在底张乡中高村,我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李翔梧故居和底张革命老区纪念馆,几座土木结构的老房子保存完好而略显沧桑,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讲解员的引导和解说下,我们仔细观看着一张张历史图片,浏览着一段段文字说明,端详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瞻仰着一份份烈士遗稿,思想偶尔穿越时空,好像看到了那个浴血奋战的艰难岁月,这些物证生动再现了烈士当年联系群众、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历史是静默的、精神是伟大的,烈士夫妇那种不屈不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就像中原大地上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永远照亮在竹乡儿女的心中……在双节期间,在家乡门口的革命圣地,我们真真切切的接受了一次“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信仰”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看着孩子们全身投入的神情,我能体会到她们的心满意足和不虚此行。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它是人们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得以延续,就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密不可分,正是这种崇高的感情让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生,为了捍卫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张一曼宁可被日本人打死,也不愿供出八路军的下落,屈原抱石投江为的是祖国,文天祥慷慨悲歌为的是祖国,今天的东方巨龙是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那是一个血与火交织、孕育日出的日子,是一个灵与肉搏击、分娩光明的日子,是一个生与死较量、唤醒和平的日子,更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挺直腰杆、扬眉吐气的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沉甸甸的丰收赞美歌唱,十月的祝福从那南湖游船、井冈翠竹、延安窑洞和皑皑雪山中走来,在每一寸被镰刀斧头覆盖的土地上,处处充满中华民族梦想成真的激情,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能焕发出生命光芒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牵梦绕、日夜牵挂的精神召唤,更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灵魂!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诋毁英雄人物的思潮,有人打着寻找“真相”的幌子,对英雄特别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进行所谓的“探秘”“还原”和“戏说”。他们从人体生理机能的角度,提出“邱少云忍受火烧是不可能的”,打着所谓某战友私底下传言的名号抹黑“董存瑞炸碉堡”,从莫须有的材料捏造“刘胡兰有精神病”……一直到前不久仍然有人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是否真实。同时,他们高度赞扬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和汪精卫等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反面人物,认为他们功大于过,才是推动中国进步发展的“民族英雄”,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搞乱了人们的历史认知,各种网络恶搞和抹黑英雄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怀疑光荣、颠覆正见、消解崇高、解构历史,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在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文化碰撞、思想断裂和价值冲突中,诋毁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是由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扩大化所包含的负面影响所致,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蓄意图谋和策划。诋毁英雄特别是革命英雄的思潮假借“求真”的幌子甚嚣尘上,其所兜售的历史虚无主义混淆视听,蒙蔽和误导了不少辨别力低下的普通大众,特别是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建设者,如果他们受到这种错误思想的长期毒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必然充满隐忧。实际上,那些蓄意诋毁英雄的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毁人之史”来解构和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歪曲事实以“败人之纲纪”“湮塞人之教”乃致于“灭人之国”,而由于信息的芜杂难辨,不少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会被网络灌输一些错误的信息,从而形成扭曲的历史观和错误的价值观。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年来,西方腐朽反动的意识形态在我国泛滥成灾,“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流毒甚广,“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他们丑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丑化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历史、丑化人民英雄的歪理邪说畅行其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耻为荣,这是抹杀民族主流文化印记的灭国之举,意味着从根本上否定国家的过去,是削弱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集中表现,给我国人民的思想造成极大的混乱,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同时,还要对这种污蔑英雄的劣行进行深刻批判,彻底清除他们蛊惑人心的胡言乱语和歪理邪说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社会主义制度,确保无数英雄和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红色江山永不褪色。

郁达夫在鲁迅的追悼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道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吃水不忘掘井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用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革命英雄的英勇斗争和流血牺牲换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那样的牺牲精神换来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同样是用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的勇敢献身的英雄壮举换来的。那些波澜壮阔而又峥嵘的岁月匆匆远去,其实就是时光中一条湍急的河流啊,激荡的水花,衔接神州静止拔节的故事,跨越了漫漫而又艰难的征程,曾经的汹涌,最终归于平静,用鲜血书写的史诗在不断延伸,而苍云般远逝的传奇,仍于未来岁月中铮铮有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和魂魄,祖国的万里江山离不开先烈的鲜血浸染,人民的幸福安宁离不开英雄的慷慨付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依旧彰显其不可替代的思想价值,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应该真诚地学习英雄,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和先锋。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守望英雄就是守望国家的未来,节日里更让人们想起祖国曾经有过的苦难与蹉跎,想起我们的母亲饱尝的屈辱与折磨,想起我们前进中的愚昧与不足、弊病和贫弱,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挫折中慢慢地成熟了,从享乐主义到爱国主义的转变,是人们从物质欲望到精神道德的推进,是时代青年心态的锤炼,更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升华。

【顾原锋】:一个徘徊在文学边缘的探索者,喜欢用文字编织自己的理想人生,曾在《女友》、《中学生心语》、《觅航诗报》、《文汇报》、《秘书工作》、《党建文汇》、《教育时报》、《青年导报》、《牡丹》、《洛阳工作》、《书城》和《洛阳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300余篇,现供职于洛宁县委政研室,2010年担任《洛宁县年鉴》特约编辑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