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

 大美洛宁 2020-07-21

洛宁姓氏文化

时间:2018年11月1日

2018年第二期(总第六期)

主管单位:洛宁县档案史志局

主办单位: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撰文:张泽武

编辑:张泽武

审阅:张书经 张红歌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专刊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 整理

一 王范赵氏家族概况

二 王范赵氏人物

三 赵氏祠堂

四 赵氏神主

五 赵氏家族楹联

六 赵氏名人墓葬

七 赵氏墓碑

八《赵氏家谱》

【王范赵氏望族文化由赵友民、赵大民协助征集,特此致谢。】

一 王范赵氏家族概况

  赵氏,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氏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氏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赵氏,本出自赢姓,形成于西周。远祖为伯益,得姓始祖造父。伯益乃颛顼帝裔孙,舜赐姓赢。造父为伯益之九世孙。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封地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造父之族自此始称赵氏。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赵姓已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王范西阁里赵氏家族,祖籍山西洪洞县余家原村,本系军籍。明朝初年,始祖赵橒,字天木,号龙川,由山西洪洞县徙居河南府永宁县(今洛宁县)城西五里王范镇西阁里(今王西村)安家,子一曰:耀。赵橒后回祖籍拜扫祖墓,胞弟夫妇双亡,遗子赵景方八岁,赵橒遂携侄儿赵景一同迁居王范镇西阁里,二世时赵耀、赵景,兄弟二人,分为两门,衍传至今,迄今已历500余年,繁衍二十代,约1000余人,后裔分布于王范镇王西、樊村老寨、樊村、石门、小池沟、中方、张沟村、赵家疙瘩等。

  王范西阁里赵氏支派

  王范西阁里南街支派,支祖赵庆。赵庆为赵景之孙。200余人。

  王范西阁里南街支派,支祖赵钿。赵钿为赵橒之曾长孙。200余人。

  王范西阁里北街支派,支祖赵钟。赵钟为赵橒之曾次孙。100余人。

  樊村老寨支派,系赵景之后,支祖为四世赵之明。先世居王范西阁里,赵之明迁樊村老寨立祖。200余人。

  张沟支派,支祖赵可亮。五世赵可亮迁居张沟。200余人。

  赵家疙瘩支派:支祖赵淑汴。清初赵淑汴迁居赵家疙瘩(在今小界乡),后裔迁居过山根、上河、原凹、上岭,后裔200余人。

  二 王范西阁里赵氏人物

  王范西阁里赵氏家族为书香门第,庠生、廪生、贡生、监生,贤达之士,代不乏人,为洛宁名门望族之一。赵氏家族主要人物有:

  始祖赵橒,字天木,号龙川,祖籍山西洪洞县余家原村,明初徙居河南府永宁县(今洛宁县)城西五里王范镇西阁里(今王西村西北隅)安家立祖,为王范镇西阁里赵氏始祖。

  赵耀,赵氏二世祖,明王范镇西阁里人,庠生。

  赵景,赵氏二世祖,明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汉卿,赵氏三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庠生。以孙三极贵,诰赠中宪大夫。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五“人物志列女节孝”:

  “赵耀妻徐氏,子汉卿妻李氏,两世孀节,其曾孙建极奉诏旌表。”

  赵汉充,赵氏三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贡生。

  赵钿,赵氏四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庠生。以子三极贵,诰赠中宪大夫。

  赵庆,赵氏四世祖,明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之明,赵氏四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应赠修职郎。

  赵三极,字寄同,赵氏五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万历甲午科(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解元,即万历戊午科河南省乡试第一名举人。气概丰瞻,五指茹笋,望而知为福相,任安徽黔县县令,升冀州知州,再升(甘肃)庆阳府知府。丁艰,补汉阳府知府,庚辰(1640年)卒于任。历有德政,祀乡贤,诰封中宪大夫。其父赵钿以三极贵显,诰赠中宪大夫。

  赵建极,字住同,号松阅,赵氏五世祖,赵三极弟,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万历戊午科(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举人。万历己未科(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第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官至山西左布政使,有治绩,诰封通奉大夫。

  据清康熙二年(1663年)《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赵公配夫人王氏合葬墓》碑记载:“赵公讳建极,字住同,号松阅,万历戊午举人,万历己未联捷进士,崇祯甲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殉难而亡。”赵建极一生共九任官职。“初任直隶大名府浚县知县;二任户部陕西司主事;三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管京粮厅。庚午(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陕西典试;四任户部广东司署员外主事;五任户部江西司郎中;六任山东按察使副使,沂州兵备道兼管粮饷;七任山东按察司,分守莱州(今山东烟台)海防道,兼布政使参议;八任山东按察使;九任山西左布政使。”

  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人物乡贤”载:“赵建极万历己未进士,历官山西左布政使。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太原,被执不屈,骂贼而死,祀乡贤。”

清顺治十年《永宁县志》卷七 人物志

《山西通志》人物志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四“人物志乡贤”赵三极赵建极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四“人物志义烈”赵建极五子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五“人物志乡贤”赵三极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六“人物志忠节”赵建极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五“人物志”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六“人物志列女志”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五“人物志列女”赵应嵩妻范氏

赵会极,赵氏五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崇祯年

间授官江西藩司都事,应赠修职郎。

赵四极,赵氏五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赠修职郎。

赵立极,赵氏五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封修职郎。

赵可久,赵氏五世祖,明末王范镇西阁里人,明廪生。

赵于莘,清顺治元年贡生,项城训导。

赵玺,赵氏六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珍,赵氏六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奉祀生。

赵应嵩,清康熙年间德清县丞。殁于官署,妻范氏守节四十余年,民国六年《洛宁县志》“人物志列女传”有传。

“德清县丞赵应嵩妻范氏殁于官署,氏年二十八岁,扶梓还乡,守节四十余年。”

赵应华,清康熙年间例选开化县丞。

赵应枢,赵氏七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应桓,赵氏七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文仕,赵氏八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邑廪生。

康熙癸未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修《赵氏家谱》。

赵衍棨,赵氏九世祖,乾隆三十一年乙酉科贡生。

赵玉印,赵氏九世祖,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天仕,赵氏十二世孙,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

赵天吉,赵氏十二世孙,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太学生,光绪乙未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修《赵氏家谱》。

赵文元,赵氏十二世孙,张沟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赵翔,王范镇西阁里人,十七世孙,寓居陕西省西安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书法家,著名中国服装设计师,长安土风书画社社长,是现代画家石鲁的高足门生。

赵翔是著名中国服装设计师,其服装设计,独特新颖,清新亮丽,为世人所称赞。

二十世纪五十年,在著名舞蹈《花儿与少年》中,担任服装设计师,受到国家文化部嘉奖。1957年,舞蹈《花儿与少年》在北京汇演,其服装设计轰动京城,赵翔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之后,该剧服装又被选用在北京亚运会大型文艺晚会上,受到国内外宾朋的高度赞誉。

二十世纪八十年,赵翔大型歌舞《唐长安乐舞》担任服装总设计师,其设计创作的数百套“唐朝宫廷”服饰,浩繁精美,古典华丽,充分体现了赵翔对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深刻领悟,以及大胆的创新观念。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服装艺术的优秀典范。

赵翔尤其在中国绘画书法山造诣深厚。早在学生时代,曾在陕西宝鸡成功地,举办个人画展。之后结识石鲁大师,拜其为师,获大师真传,其创作的人物花鸟,栩栩如生。1959年,其创作的年画《庆丰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再版。1982年隶书中堂一幅入选日本长野县编辑的《中国陕西省书法展作品集》;1984年以艺术专家身份出访日本;1990年担任石鲁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1年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专刊文章介绍赵翔的艺术成就。1992年《洛阳日报》刊登《陌生的故乡人—访一级艺术师赵翔》,介绍和评价其艺术成就;

1994年被国际文人画家总会聘为常务理事,台湾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96年在新加坡“腾飞杯”书画创作比赛中,荣获特等奖,并被聘为“新神州艺术院”名誉顾问;1999年以五幅书画作品参加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澳门回归书画邀请展”; 1999年12月在北京以“瘦金体”书法作品参展“颂澳门回归——中国百名老人书画百米长卷”作品为国家所收藏。赵翔书法以汉隶见长,尤以鸡毫长锋,左笔挥毫,刻苦探索,锐意创新,溶汉隶、欧柳精髓于一炉,不逐形似,唯求神韵,铁画银钩,险峻奇峭,自成一体,被誉为“廋金隶”。其书画享誉海内外为中外收藏家所珍藏。2015年病逝。

三 赵氏祠堂

赵氏祠堂在王范镇西北隅,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原有大门一座,东西厢房各一座,正殿一座,临街建有戏楼一座。现仅存正殿一座,保存完好。

王范镇赵氏祠堂

四 赵氏神主

王范赵氏祠堂遗存有赵氏1—5世祖神主,保存完好,共16个。明始祖赵橒1个,二世祖2个,三世祖1个,四世祖4个,五世祖8个。其中有五世汉阳府知府赵三极、山西布政使赵建极神主。

王范赵氏始祖赵橒神主 二世祖赵耀神主

五 赵氏家族楹联

今王范镇王西村街道北侧赵氏祠堂内存有木刻楹联称颂赵氏人物之盛,其联云:

“兄太守,弟方伯,一世政声显明清;

父师表,子司牧,累代治绩著晋楚。”

十七世孙赵翔题。

兄太守,是指赵三极任甘肃庆阳府知府、湖北汉阳府知府,明清知府统称太守;弟方伯,是指赵建极任山西左布政使为封疆大吏。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世泛指地方长官。兄弟二人一世政绩声名显赫明清两代;父师表,是指赵三极、赵建极兄弟二人的父亲赵钿为人师表,为子孙表率;子司牧,是指赵三极任甘肃庆阳府知府、湖北汉阳府知府;赵建极累任山东、山西地方官,兄弟二人治理一方民政,政绩显著于晋楚等地。

六 赵氏名人墓葬

赵三极墓:在洛宁县西关外赵氏祖茔。明万历甲午科(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解元,赵三极历任安徽黔县知县,冀州知州、甘肃庆阳府知府、湖北汉阳府知府。

赵建极墓:在洛宁县西关外赵氏祖茔。赵建极为山西布政使,李自成攻破太原,殉难。后人迎归,葬于永宁县西关外。赵建极墓碑,清康熙二年立。

乾隆五十五年《永宁县志》卷三“古迹志邱墓”

七 赵氏墓碑

《赵公建极墓碑》

《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赵公配夫人王氏合葬墓碑》

碑阳正中书:“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赵公配夫人王氏合葬墓碑”

右侧书:“赵公讳建极,字住同,号松阅,万历戊午举人,万历己未联捷进士,崇祯甲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殉难而亡。”

左侧书:“清康熙二年(1663年)清明吉旦

王、龙、林、王氏   孙应嵩应华  立

碑阴碑文为:

“仕籍:”

 “初任直隶大名府浚县(今河南浚县)知县;二任户部陕西司主事;三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管京粮厅。庚午(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陕西典试;四任户部广东司署员外主事;五任户部江西司郎中;六任山东按察使副使,沂州(今山东临沂)兵备道兼管粮饷;七任山东按察司,分守莱州(今山东烟台)海防道,兼布政使参议;八任山东按察使;九任山西左布政使。”

“子五人,于岩、于渭、于盘、于藩、于宣。”

“女一,适李门。”

按  语:

赵建极墓碑原立于永宁县城西西关赵氏祖茔赵建极墓前。解放后祖茔被平,墓碑下落不明。

2004年3月,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张泽武在寨礼村学校西侧水渠旁发现有数通石碑,经清洗后仔细辨认,发现有赵建极墓碑一通,当场抄写碑文,并将此消息告诉王范赵氏族人,立即运回家庙,树立于家庙,妥善保护起来。

赵氏始祖至十六世祖迁茔纪念碑

碑阳:正中书:“赵氏始祖至十六世祖迁茔纪念碑”

右侧:“赵氏祖茔位于洛宁县老城西关北寺沟村金钟山下,周围尽二十余亩,因国家建设需要而被征用(县委后院、城关乡后院、乡镇企业局家属院、县生产站家属院为中心)因此经后辈族人商议决定于1994年清明节迁至王范西阁里赵公祠堂内故树碑为志。”

左侧:“赵氏后世全体子孙敬拜”

“公元一九九四年三月立     赵翔风寅书”

碑阴:

明始祖考赵公讳橒字天木号龙川,妣钱太孺人靈位。

明二世祖考邑庠生赵公讳耀,妣徐氏靈位。

明二世祖考太学生赵公讳景,妣周氏靈位。

明三世祖考贡生赵公讳汉充,妣张氏靈位。

明四世祖考诰赠中宪大夫赵公讳钿,妣累淑人邢氏靈位。

明四世祖考太学生赵公讳庆,妣王氏靈位。

明四世祖考应赠修职郎赵公讳之明,妣王氏孺人靈位。

明四世祖考赠儒林郎赵公讳钟,妣李氏太安人靈位。

明五世祖考邑庠生赵公讳归极,妣牛氏靈位。

明五世祖考邑庠生赵公讳可大,妣郑氏靈位。

明五世祖考甲午解元中宪大夫汉阳府知府赵公讳三极,妣刘氏、米氏宜人靈位。

明五世祖考应赠修职郎赵公讳四极,妣王氏孺人靈位。

明五世祖考己未进士仕太原布政使赵公讳建极,妣诰命夫人王氏孺人靈位。

明五世祖考江西藩司都事赵公讳会极,妣李氏孺人靈位。

明五世祖考修职郎赵公讳立极,妣李氏孺人靈位。

明五世叔祖考邑廪生赵公讳可久,妣李氏靈位。

八 《赵氏家谱》

1.《赵氏家谱》初修于康熙癸未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初王范镇西阁里人,赵氏八世孙邑廪生赵文仕修。继修于光绪乙未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王范镇西阁里人赵氏十二世孙太学生赵天吉修。今遗存家谱为南街赵三极一支家谱。赵氏原有《赵氏宗谱》,南街两支和北街原有家谱佚失。

2.王范《赵氏家谱》,2016年修,有抄本存世。

3.张沟村《赵氏家谱》,清光绪十九年贡生赵文元修,有抄本传世。

4.樊村《赵氏家谱》,清光绪年间修,有抄本传世。

王范镇康熙癸未年《赵氏家谱》

王范镇康熙癸未年《赵氏家谱》

王范镇 康熙癸未年《赵氏家谱》

王范镇 光绪乙未年《赵氏家谱》

王范镇 光绪乙未年《赵氏家谱》

赵建极家族世系表

①  赵橒—②赵耀—③赵汉卿—④赵钿—⑤赵三极、⑤赵建极

⑤赵三极—⑥赵于辛

⑤赵建极—⑥赵于岩、赵于渭、赵于藩、赵于磐、赵于宣。

据王范镇康熙癸未年赵文仕所修《赵氏家谱》记载:赵建极五子,四子被李自成所害。惟有一子逃外。世传赵建极第五子于宣尚在襁褓,被乳母抱着逃外,下落不明。

张沟村《赵氏家谱》

赵门累代世系序

闻之家谱者,为一宗之根本,而志一宗之散乱也。若我赵姓大清以前皆无可考,至光绪年间子孙众多,移于四方恐其散乱,固创造家谱,以载其宗派也。先世居住王范,后移于樊村老寨,又一枝移于石门、小池,一枝移于中方,至余祖可亮迁于张沟村。

至光绪十九年族长长江,户首文元。

经理文礼、文林、京明同东山户首族长仝造家谱两本,使后世而为之证。

三月初三日贡生文元沐手谨序并书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