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上写作后的苦与乐

 大美洛宁 2020-07-21

长期招生 安排就业河南九派教育教你一技之长,帮你实现创业梦......!

2016年秋,我换了智能手机,学会玩微信,添加了同学群,学会在网上与同学们交流。

2017年夏,我学会在网上看文章,学会把喜欢的文章转发朋友圈,学会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心情和有趣的事情。

2018年春,我加入了文学群,开始写文发表平台。刚开始就加入了一个文学群,文友也无几个,没什么互动的事,我的许多时间都可以用来上班,写文章。写出的文章交给平台编辑,发于他的平台。不找点击,不用忙于给别人留言,我觉得很轻松自由。

后来,我又加了几个文学群,又认识了几个平台编辑,慢慢把文章发往各各平台。我发现许多平台都开始追求点击,赞赏费。赞赏费百分之60是作者本人的,剩下百分之40诵读老师20,平台20。为了求文章的阅读量和赞赏量,多挣稿费,必须多加文学群,多加文友。文友间的来往是相互的,任何一方不积极转发,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往来便会中断。要往来,需每天留意朋友圈,别人帮自己,自己不帮人,说不过去。文友越多,花的时间越多。特别是自己的文一发表,就要找别人转,转别人的,转自己的,有时,一星期时间都花在一篇文的转发上。真是身疲力竭。

光转还不够,还要给别人的文章留言。有的平台,明确规定关注公众号才可以留言。这样很麻烦,不关注留不了言,关注吧,手机的公众号越来越多,文友多,文章多,加上没时间,有的文友都是先打开文,先点个赞,回头有空了再阅读再留言。

好多文友把留言当成了一种应付,文章都没仔细看,就在文后留言,多数留言如下:好文当赞,点赞作者,拜读好文,支持久久,学习点赞,才女写的好,才子真棒,支持久久,欣赏,等等.......

有的干脆发个表情包大拇指,有的平台就说了,留言十个字以内才算有效留言,必要时,还得截屏,发给对方。自己投稿的平台需关注,不投稿的平台也得关注,不是不想关注,手机里储存东西太多了,手机会卡,每天接受消息也多,文友给发信息,回复吧,没时间,不回复吧,自己都感觉不好。

我很少给文友们文章留言,因为没时间细看文友们的文章,没有看文章内容,我从不轻易写评论的。还有就是,好多老师诗文写的太深奥,我文化低,看不懂。有的老师文章写的特好,我除了点赞,赞赏,不敢轻易评论,怕自己说错话。

有时候自己用心用意,呕心沥血写出一篇文章,点击率不高,平台主编埋怨浪费他们精力,自己看着也开始不自信,于是想尽办法提高点击率:群发,私发,转发朋友圈,求爷爷告奶奶让人阅读 留言,感觉写文章的人,这时好像成了叫花子了!自尊心受伤!身心俱疲!

就像演员在台上表演节目,演的好自然会得到观众的喜欢 喝彩,而不是向观众要掌声。抛开名利,抛开点击率、留言、赞赏,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我曾看过刘迎利老师写的,《写手正在犯的错》,文笔犀利,句句都说在写文人的心里,的确如此。写文累,推文更累,点击率抹杀了多少写手对文字爱好的热情!

过分地追求留言和稿费,四处求转求赞,实乃可怜可叹!我只想朋友们喜欢我所写的,认同我所写的,支持我所写的,不想求赞赏,发网上的文章要是为了赚钱为目地,那心是很累的。当然,没利益平台维持不长久,这个都懂,也理解,作为文学爱好者,写东西是为了自己开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共鸣。才是最重要的。读者赞赏是由衷的不能强求,总想让别人赞赏就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写作的本质意义。

我后来写文章发往没有稿酬的平台,心想这样就不用朋友的赞赏自己的文章了,心里就会少许多负担。

我很用心写了一篇《陈年往事》,文章写好后,我思量很久一直没有发表,因为文里写到爷爷、奶奶、叔伯、父亲、姑姑、母亲、老辈人的一些往事。我没文化怕写不好,还有好多往事都是听来的,怕写出来的与事实有所出入。

一次偶然,我在天涯群里看到辛丽红老师的《布谷布谷杏黄麦熟》。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分享在了朋友圈,并且转发给我的好多同学看。当然,我也没有太多同学,因为我只是小学毕业。因为喜欢,所以懂得!文章里的一段话与我产生了共鸣,被感动到了,我能体会到农村人生活的那种辛苦,农民女儿对父母、亲人的那种心疼。我把老师文中喜欢的句子用在了《陈年往事》文后。

我把《陈年往事》发送到了《洛宁文友》,这是我喜欢的平台,编辑也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老师。

第二天文章编发后,引起了老师和文友们的关注和评论。

哥哥看到文章后很生气,发来了信息,严厉批评了我。说你爱好写作,也不能把家里的事情都写在文章里,老一辈的事你又知道多少?他们人都去了,都不能让他们安静一些吗?你上过几天学?读过几天书?以后别再写了。我尽管心里很委屈,但还是向哥哥道歉,答应以后不写文了。

紧接着又收到辛丽红老师发来的微信,说我用了她文章里的句子,我向辛丽红老师解释了前因后果,可老师还是不依不饶的坚持她的原则。让我删除文章,我的原文重发,把她的句子还给她。

天涯编辑王振周老师也发来了微信,问我文章后段落里的句子是不是我写的?要讲实话!我说是我借用了辛丽红老师文章里的句子。

王老师和辛老师都说只要我删除文章,会替我保守秘密。我的自尊心此时受到了严重伤害。我感觉借用别人文章里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不丢脸,更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立马把辛老师的文章和我的文章一并发到了天涯群,并且在文章下边注明,我的文章最后一段话里借用了辛老师文章里的句子,如果冒犯了辛老师,抱歉!然后退出了天涯群。接着又退出了十几个文学群。

我决定以后不发表文章了,难道我不能借用别人文章里的句子吗?文学里好多规则,我确实不懂。

第二天我联系《洛宁文友》的董老师,说明情况,文章删除后,我好像爱家的心和爱文学的热情也一同被删除了。我很过难过,也很迷茫!

我以为放弃很容易,坚持很难,可等真正去放弃自己喜欢的事,发现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的爱好就是利用工作之余,写写画画。尽管我只上过小学,文化很低,尽管老公和亲人的反对,同事们的不理解,让我很无奈。可我空闲时间,能写点东西感觉还是很快乐。

后来,许多文友发微信问我退群的原因,我回答,退出天涯群,退出文学群,不是冲着谁,只是我心累了。

后来,辛丽红老师写了短篇小说,《谁弄懵了谁?》文里详细描写了我和她的故事。原来我俩个还是同年出生的人,只不过她是大学生,我是小学生,同年不同命。我们又是同县,又是同年,这也许是我们两个人的缘分。文章发出后,我看到了文后文友们对我的批评。我一点也不介意。

我知道辛丽红老师是一位讲原则,讲道理,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在我眼里她很完美。尽管我们认识的方式有点特别,我还是很庆幸我们能认识。我一直很崇拜文化人。

我知道王振周老师是位极爱文学之人,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编辑,天涯也是我进的第一个文学群。王老师是我学写作的启蒙老师,对我学写作帮助很多。王振周老师很辛苦,白天为了生活忙碌,修改编辑文友们的文章都是在深夜。我对王老师是敬佩的,对天涯群也是有感情的。

后来,王振周老师来重新邀请我进天涯群,辛丽红老师也鼓励我继续写作,向着梦想前进!勇敢做自己!

我进文学群虽然遇到过苦恼,遇到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感知了很多快乐。认识了很多好老师,也收获了很多。我看到雷冰老师写的《人生几度秋凉》我也模仿着写了《人生几度秋凉》。我看到孙胜利老师写的《一株枯萎的花朵》我也模仿写了《一株枯萎的花朵》。发出后,得到了两位老师的好评,并留言鼓励。有位老师听说我喜欢诗文,买了几本现代诗集书,还有文学报纸,给我寄过来,说 希望看到我进步,这都让我非常感动。每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教诲,我都铭记于心,心存感恩!

文学是生活馈赠给人类的最宝贵的礼物,有文学相伴的时光是最幸福的时光;文学带给人们以温暖、充实和美好,这五彩纷呈的世界正因为有了文学才变得如此多娇。文学以热情的双手给予人类有意义的人生,回馈人类取之不尽的灵感、用之不竭的激情,和永不枯萎的希望。与文学有缘之人,精神是非常富有的!

虽然我天天上班,没有星期天,没有假期,人很累。虽然我上学很少,没有文化,没有学问,写东西很吃力,心很累。虽然我没有时间写作,也写不出好的作品,作品阅读量少,没有名气。可我有颗热爱文学的心,活到老学到老。就算以后写东西不发表,自娱自乐也挺好。爱好文学面前,我永不言弃!

作者简介:王亚丽,网名人生如梦,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人,生于1976年。喜欢读书,喜欢文化,喜爱文学,喜爱在文字里感悟生活,曾有小说、散文见于《天涯知己文字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