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

 大美洛宁 2020-07-21

贺澍三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

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程卫东

贺澍三【1898-1972】,又名永霖,洛宁县河底镇河底村人。西安镇嵩军讲武堂毕业。1944年前,曾任杨坡里团总;国民革命军副营長,城村区区队长;县保安大队长。四县联防委员会主任【洛、陕、渑、宜】。1945年元月后,历任中共领导下的豫西二专署专员,太岳行署咨议,太岳民主建国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议。

1921年贺任杨坡里团总和区队长时,凭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镇压过饥民和拉起的反饥饿民。对看着不顺眼的人土匪和刀客,采取过打家劫舍,一时声势显赫。成为了洛宁军政要人。1931年任城村区区长时,对少拿田赋,不支公差,抗交杂项的张英祖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最后使其按数交纳各项田赋并支官差。

1931年6月,洛宁地下党创始人李宗白被叛徒出卖。河南国民党省主席刘峙悬赏揖捕李宗白时,贺澍三派护兵送去密信,使李宗白及时撤离脱险。冬天,樊村大户张纯儒和五区区长曹振凡,向农户加征银粮,并強收大烟款。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王振纪组织二十多个村民众进行反对抵抗。县政府派贺澍三进行剿办,贺将保安队人马安置到山底北村,只身前去与王振纪在洪岭见面,并详谈了解情况。回去后如实向县政府反映,使景阳川成了景阳区,脱离五区管辖,得到民众支持。

 1936年后,因受到儿子贺崇升、侄子成解【贺崇阶】影响,逐渐脱胎换骨。思想靠近共产党,以在县军政要职身份,掩护子侄工作。

1937年春,賀澍三通过积极活动,支持、促成曲乃生成为洛宁县中学校长的任命。使我党第一次占领了教育和宣传阵地,并支持共产党员侯好善担任城村小学校长。使该校成为党的活动中心。共产党员王子珍被国民党政府扣押,贺澍三积极活动,设法营救使其保释。1942年豫西地区形势恶化,共产党员靖任秋,从西安监狱逃出,在贺家休养,贺给靖路费,让其返回华北根椐地。10月地下党组织撤退后,贺澍三在河底一带掩护地下党组织安全转移。他热心教育事业,积极支持办学。河底镇的小学、高小和初级中学,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办起来的。

在洛宁大旱的1937年,他带头发动河底地区富户开仓借粮。自已带头交粮十石救济灾民,通过他的努力,筹粮三十石,分头救济绐没粮灾民,使穷苦人民度过灾难。

1944年6月,贺澍三利用与洛卢人民自卫军司令王希仲的关系。在河底成立了第五支队,贺任支队长。中共党员成解任特务大队长。附近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吸收到特务大队,使该大队成为共产党控制的抗日武装。支持洛宁李桂五在庙山一带组织的抗日武装。并在洛、渑、陕、宜四县成立联防会,贺澍三任主任。陕县爱国人士颜芝兰、王道正,在陕县组织民众成立抗日司令部,统一指挥各个保的武装力量共1000余人,各种武器近千件,势力范围达百余里。

贺澍三部(四县联防第5支队)改编为洛宁支队,贺澍三任支队长,詹大海任政委。

1945年3月,独立第8旅旅长李桂五同志被该部潜藏的国民党特务暗杀,引起部队动荡,2分区领导对其进行整顿,由郭连杰任旅长。为了纪念李桂吾,分区把独立第8旅改名为“桂五旅”。此时,为提高贺澍三的洛宁支队的战斗力,除抽出一个连编为洛宁县大队外,其余全部与郭庆祥带来的晋绥6支队的三个连和从新安调过来的一部分人,组建成一个特务团,划给专署,又称特务1团。

11月30日盘据岘山据点日军对贺村、王和进行扫荡,自卫队奋勇进行了阻击日军进村,掩护村民转移。八名队员牺牲,中国共产党宣传影响了民众运动、武装斗争的开展。充分显示了人民同仇敌忾不怕外侮的精神。四县联防队大长了人民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

在所谓的河南民变中,豫西民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缴了国民党溃军枪支近十万余支,用这些枪支弹药,自发组织了多支抗日武装游击队。在洛宁进步人士李桂五、贺澍三各组织了一千余人的抗日队伍,豫西抗日武装达数万人之多。这些武装组织,给国民党不支持抗日,给了一堂严肃的教育课。人心向背,无人可鉴。

国民党军队溃败后,日本军相继占领洛宁、韩城、铁门、会兴镇等地。四县联防成立联防委员会。联防会址设在河底石家沟村,贺澍三任主任。随着形势变化,有的投靠日本当了汉奸,有的组织反共。贺澍三坚决同共产党合作,成为党的一支坚强力量。

全国解放后,贺澍三积极参加党的各项工作,为党的事业不断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于1972年在河南郑州病故,享年74岁。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