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宁故县岭南马家大院——积善人家与红色革命的双重历史见证

 大美洛宁 2020-07-21

洛宁县故县镇岭南村马家大院,原先有五座并排的宅子,最靠西北的一座,在解放以前被土匪放火焚毁。现在是一片空地,紧靠空地的这座院落,其临路的西南屋,被另一次土匪放火焚毁。再往南的三座院落,临大路的房屋基本上还算完好。五座院落里最中间的那座建筑规格最高,大门口的墙全是砖砌而成,青石门墩,大门的木门板上用铁条包皮,还有大铁钉,异常坚固。大门走廊的地面也用大青砖铺成。只是院内的厢房已坍塌,人已不敢靠近,早已无人居住。五座大院建于何时,无人能准确说出,大概建于清王朝中期。无论怎样说,在豫西深山区,这宅院都算得上豪门大户。据洛宁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年(1877年)洛宁县遭遇大饥荒,岭南马恒健免除佃户欠租数百石,马祥麟免除佃户欠租数百石,马茂川免除佃户欠租二百石。古往今来,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当时还不了,可以先欠着,等有了再还,这样的债主就算比较开恩了。这三个马姓财主虽说也存在地租剥削,可在灾荒之年能体恤民情,能一下子将几百石租子一笔勾销,不再让还,也算得上是慈善之举吧!难怪县志上对此也有记载,以示褒扬。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岭南马姓后代之中,现在也有许多社会名人。例如马德乾,及其儿子马驯,还有马保献等,马德乾是书法界名人,他还和彭xx合著过一本书。马驯现在山西省教育厅工作。马保献是栾川县一家旅游景区的负责人……

1946年8月9日,中共豫陕边区政府四分区主力八团进入洛宁,首战在言里村红疙瘩高地打垮上戈土顽乔明诚部,11日在柏树嘴袭击土顽王振锋,18日击溃盘踞娘娘庙的商民诚两个中队,活捉其父商老虎。1947年8月,洛宁宣告解放,根据当时斗争形势需要,1947年9月11日,洛宁分为洛南、洛北两个县,洛北县分为五个区委,其中上戈区委为第五区委,驻扎在岭南村马家大院。虽说洛宁当时已经解放,但国民党的残余力量还未被完全消灭,加之部分土匪武装势力盘踞山区,当时还处于拉锯状态。1947年11月2日,顽匪刘维礼、王国基等率部在岭南袭击五区区公署,区长席太恒,副区长任成舟等36人牺牲。不得己,五区区公署再度任命新领导,后迁往罗岭李家沟。据岭南村岁数大的人介绍,现在马家大院的房屋土墙上,还有当年留下的子弹洞。

马家大院,她见证了几百年来西部山区的历史,清光绪三年(1877年)洛宁“赤地千里,麦米俱无收,次年春,麦米每斗价5000文,人相食。”人民百姓的苦难,可想而知。数十位革命先烈牺牲在她的怀抱。可到今天,当年的风光早已不在,当年的枪声早已消失。坍塌的房屋,兀立的土墙,似乎诉说着她的凄凉。在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赶快行动起来,修缮这处有光荣历史的革命遗迹,给后人一个缅怀先烈的体面的场所。

作者简介:马五三,男,生于1950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1970年参加工作,洛宁一高中任教,中教高级教师。2010年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