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口语学习追求的“native speaker”水平,究竟是什么水平? - 白话英语0121

 昵称70926123 2020-07-21

“白话英语”系列文章总目录(截至2016年)

英语地名趣谈:-bury结尾系列 - 白话英语0120

下文高能预警:为准确说明问题,本文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洋泾浜”(掺杂了英语单词的汉语),请朋友们忽略。其实我心里也是拒绝的!

前面我在《再谈“想练好英语口语,却没有语言环境”(上)》一文中提到,有一位英国作家朋友Jack Scholes曾经对我的英语口语做出鉴定:fabulous,并告诉我,只需要在英美国家生活半年,我就能达到native speaker的英语水平,并且perfect。

fabulous是个什么水平?是英超常年保级队、英冠偶尔升超队莱斯特城2015-2016赛季英超夺冠的神奇水平!

得到这样的称赞,自然值得高兴。我勉励自己多加努力,希望能够抓住机会,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不就六个月吗?又没说一次性住完六个月,这辈子累加起来够数就行了呗。

带着这个愿望,我作为领队,参加了本次外教社教育培训中心利物浦大学2017年暑期英语教师研修项目,去了一趟英国。在项目的进程中,我提到了这个愿望:在英美国家生活六个月,达到native speaker水平。

有同学表示质疑:你真的以为在英美国家生活六个月,就能达到native speaker水平?

当时我被问得一窒:说不信吧,显得我的愿望有点假;说信吧,估计他们会觉得我幼稚!唉呀,英语人何苦为难英语人……

后来再想想,我还是觉得有希望达成这个愿望。现在我就来对此进行几点分析。

一、native speaker语言水平的倒推法

对英语国家的native speaker水平究竟是怎样,考虑一下国内的情形,就比较好理解。Native speaker,当然就是母语者。我们中国十几亿人,绝大部分人说汉语,可以说都是“母语者”水平。但我想不难明白,这个水平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人身上,实际上是千差万别的。各地的人们说起普通话来,也是各有口音的。比如,四川普通话和江西普通话就不一样。不要说相隔甚远的两个省了,即便是相隔只有几里路的两个小村庄,往往就有不同的、虽然是差别不大的口音和语汇差别。

那么,我们会为了一个抽象的母语者“水平”,去刻意更改、大力提高自己的口音和语汇选择吗?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普通话考试,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去这样做。没必要呀!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只是在国内看一看,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的汉语口语“母语者”水平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各种不同的地方口音都被包括在其中。不过,如果我们把口音排除在外呢?这些“母语者水平”还有什么共同点吗?

有的!那就是语言的正确性、流畅性和适切性

正确性是指发音、语法、语汇选择正确无误。这个指标一般来说无法达到100%,但也不能太低,不然就影响交流了。顺便说一句,也不要以为所有的英美人的英语都好得不得了,perfect。没有的事!看看我们自己周围,说汉语的人能说个个精通吗?

流畅性不难理解,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各种场景的熟悉自然能够带来流畅性。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无需反应,或者说反应时间极短,这就是母语者的语言优势。

适切性与流畅性紧密相关,一般来说母语者都具备这种基本的语言能力,“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不会弄错相互关系,从而不会出言不逊,而是能够达到各种交流的目的。当然这也要看教育程度,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100%做到语言适切的。

依照上面的道理,不难明白英语“native speaker”水平应该都包括些什么。当然,如果能够达到Received Pronunciation的标准音水平,那肯定是极好的;但据统计英国实际上也只有1%-2%真正说RP的人口,其他98%左右的人口都各有口音。美国幅员广大,各地的口音更是五花八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嘛!

二、native speaker语言水平的外语学习参照系

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问题:比如说一个法国人、德国人或者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学会了英语,——我说的是一般水平的成年学习者,不是“大山”那样的语言奇才,——那么这个法德西意人的英语口语,会带有他本国的口音吗?

我相信朋友们都会说,有的。但是,这样的法德西意人和英美人用英语交流,会有障碍吗?

不会的。

此前我遇到的所有英美朋友都告诉我,对于这样的法德西意人,——也包括其他欧洲国家的英语学习者,英美人并不觉得他们的口音有什么问题。只要语言正确、流利、恰当,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外语学习者达到了native speaker的水平。

瞧,这就是native speaker水平的真正定义:语音的纯正性在这里不占主要地位,口音可以容忍,重点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利程度如何和恰当与否。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又不能鼓起勇气、满怀信心地去追求口语水平的提高,去争取达到native speaker水平呢?

三、对native speaker水平的追求,就是助长“母语者至上主义”吗?

在语言教学界,有人根据“权力结构”学说,对目前英美所占据的英语教学上游进行批判,说存在一种“母语者至上主义/中心主义”,英文具体是“native speaker-centrism”还是什么我忘记了,有记得的朋友请留言告诉我一下。

这种“主义”明里暗里要求、诱导英语学习者以英美国家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口语、书面语为准,从而牢牢把持了英语教育产业的话语权。据说这个产业的年产值可不小呢!

情况是否真的这样,我才疏学浅,不敢评判。但有人批评英语学习者对native speaker语言水平的追求助长了“母语者至上主义”,我觉得这说得就有点过了。

学习一种外语,当然希望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中国,打篮球的小朋友希望成为姚明,练短跑的小朋友以刘翔的成就为目标,我想没有人会不理解。同样,学习外语,希望达到最自然、最本真的“母语者水平”,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

多年前春晚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大山,我们对这个达到了汉语“母语者水平”的加拿大人非常欣赏,这和英美朋友欣赏英语学习者中的高水平分子的心情没什么两样。究其根本,主要是外语水平提高了,和母语者之间的交流会变得非常顺畅,这种顺畅的交流,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母语者水平”,只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需手段而已。

至于说追求“母语者水平”是否会助长“母语者至上主义”,那要看我们怎样对待这个“主义”。在利物浦大学研修期间,国际英语教材开发泰斗Brian Tomlinson给我们班级做了一次专题讲座,他指出,只要你在使用英语,并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语言加以锤炼,就能提高英语水平,至于说你是对谁说英语、跟谁说英语,这并不重要。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明白并牢记这个道理,就不怕我们对“native speaker”语言水平的追求“助长”什么至上主义。

四、达到“native speaker”语言水平,一定要学到很高级才行吗?

我想这是一个很多家长朋友要问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当然是不一定!想想我们周围汉语“母语者”的孩子们,他们的汉语水平很高级吗?但我们就是觉得他们是“母语者”,因为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活、学习、玩耍的范围内,能够正确、熟练、流利、恰当地运用汉语。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完全有能力做到在一定范围内像native speaker一样去运用语言。当然,作为缺乏语言环境、缺乏语言运用机会和需要的外语学习者,要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但从道理上说,这是完全行得通的。具体怎么做,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展开,后面我会专文阐述。

五、我都坚持在打、在蹦,你们还不赶紧行动!

我老家有一个说法,说一个人“能打能蹦”,用来形容一个人还活得好好的,没什么问题。英语里的对应说法是“live and kicking”,live的读音是/laiv/。

我是1970年代的人,如今已经四十多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这不是一个黄金年纪。本来我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学不好英语口语了,native speaker水平永远遥不可及了,不过我向来达观,也不去多想。本次去英国,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告诉我,native speaker不是梦,住够六个月就行。

虽然我可能还需要好几次这样的机会才能凑齐六个月,但我此心不息,每日前行。我重新制定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学习计划,准备下次到英美澳加南非印度等国去,还要进一步提高。

我相信访问本站的朋友,比我大的不多。比我年轻的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拿起你们的英语书,多记一个单词是一个,多背一遍课文是一遍。

加油,动起来!把本文转发给你要好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大家一起动动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