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四青年节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

青年是什么?

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联合国于1985年国际青年,首次将青年定为15至24岁之间的人,而又无损于会员国的其它定义。现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新的年龄分段,青年的年龄上限提高到44岁 。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弹指一挥间,今年是五四运动101周年。

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大地爆发,掀起了一股思想文化乃至社会革命上的巨浪。

青年是带动时代变迁的主要力量,青年的思想状态,常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面貌,并与整个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青年与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当一个社会遭遇危机,青年往往最先感受到时代的痛点。青年人思想意思的进步,最容易接受进步思想的感召,也愿意投身于建设社会的运动中。

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五四运动史》上写道:

 “五四”的真精神不只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基于对民意至上、民权至上和思想觉醒的信念。他们活动的宗旨不只是要推翻军阀的统治,他们所关心的也不只限于外交问题。在示威事件发展以后,他们对社会和思想改革,与对爱国运动一般,付出了同样多的心血。最终,1919年至1920年间的运动留给人最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他们在思想界掀起的革命和社会上推动的改革;这一切活动的中心思想则是对社会上、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偶像破坏。”

我们在了解五四运动时应当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看得更加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这场爱国运动的起始、发展和胜利,会更加懂得五四运动的意义,不管是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形态,还是传承与传统的变革,都能在这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找到思考和答案。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的伟大文学家,鲁迅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漩涡,但他对这场运动始终是关切的,并长期思索着这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局限。

他在《热风·题记》中写道:“五四运动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但那是革新运动,表面上却颇有些成功,于是主张革新的也就蓬蓬勃勃,而且有许多还就是在先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们,但他们却是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新文化运动。这也就是后来又将这名目反套在《新青年》身上,而又加以嘲骂讥笑的,正如笑骂白话文的人,往往自称得风气之先,早经主张过白话文一样。”

随后,他深刻指出:“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能得诞生的机运。五四运动,本也是这机运的开端罢,可惜来摧残它的很不少。”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但揭示了当时旧中国进行改革的艰辛,同时也肯定了五四运动开中国现代改革先河的重要历史地位。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整体现了“五四精神”

另外,陈寅恪还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国家可亡,国史不可亡。”

陈寅恪一生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用他说的话来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像陈寅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已经跟他们所研究的学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倾其生命坚守的,不是哪一个旧的政权,而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自由独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他们全部的信仰所在。

五四风雷已过,历史已经是过往云烟了吗?在似水流年中,我们除了感叹“出走半生愿你归来仍是少年”之外,是否理解那真正值得铭记的五四精神?

中国历代的优秀知识分子,他们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要求现实的,也是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认同与珍视。

五四青年节,我们在反思中前进,我们不仅致青春,我们正青春!

作者:知秋公子 | 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排版编辑✎ 知秋公子

·图片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