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谱》解读16

 一空城旧梦一 2020-07-21

偏锋

【辞源】笔锋之以偏侧取势者,为中锋之对,书画及文章言论,均有此语。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缓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则以耀其精神,无锋则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姜夔《续书谱》)。

侧笔

【辞源】用笔取侧势也。《山谷题跋》“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笔取妍,往往工左尚病右。”

藏锋

【辞源】作书者藏其笔锋而不露也。书诀:用笔如印泥画沙,贵藏锋也。

 “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黄山谷《书说》)。

逆锋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藏锋”讲笔锋处理,“逆锋”讲笔锋运行方向,两者关系极为密切。采用逆锋行笔,笔锋才能藏而不露。所谓逆锋即以反方向行笔,“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运笔技法。如书写横画是自左向右运行,但落笔时,笔锋应落在稍离横画顶点的地方,先向左逆行,待笔锋到达横画左边顶点时,再折转向右运行。又如竖画是自上向下行笔,但笔锋应落在稍离竖画顶点的下方,先向上逆行,至顶点后再转折向下行笔。用逆锋作字,可具苍劲老辣的意趣。

“若夫用笔,毫厘锋颖之间,顿挫之,郁屈之,周而折之,抑而扬之,藏而出之,垂而缩之,逆而顺之,下而上之,袭而掩之,盘旋之,踊跃之。沥之使之入,衄之使之凝,染之使之穿。按之如扫,注之趯(tì)之,擢之指之,挥之掉之,提之拂之,空中坠之,架虚抢之,穷深掣之,收而纵之,蛰而伸之,淋之浸淫之使之茂,卷之蹙之,雕而啄之使之密,覆之削之使之莹,鼓之舞之使之奇。席而舒之,如见佳丽,如远行客过故乡。发其怡,怒而夺激之,如抚剑戟,操戈矛,介万骑而驰之也;发其壮,哀而思也,低回戚促,登高吊古,慨然叹息之声。乐而融之,而梦华胥之游,听钧天之乐,与其箪瓢陋巷之乐之意也。”(解缙《春雨杂述·论书法》)

出锋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又称“露锋”。指点画开头或结尾处笔的尖锋显露于外。清冯班《钝吟书要》称:“出锋者,末锐不收”。如起笔时不逆锋,笔尖顺点画方向落纸然后顺向而行,叫起笔出锋;有些撇、捺、钩的收笔处笔锋顺势向终点送出并提锋离纸,叫收笔出锋。出锋可以体现点画间和字与字间的呼应、承接关系,能产生“精神外露,风采焕发有神”(清蒋和《笔法精解》)的效果。羲之书兰亭,其出锋笔法可谓浑然天成,堪称经典。

(nǜ)锋

指笔锋既下行又往上,退而复进。与回锋不同处在于:回锋用转,衄锋用逆。蒋骥说:“衄者,即老芾(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

衄挫为书法笔法之一。衄,缩也。点法用衄。挫法,是行笔时突然将笔锋稳住后使方向改变,“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钩笔收笔时亦“挫锋钩出”,古称“三分三摇笔力杀”。其笔法如“抵笔衄锋”、“暗衄微驻”、“潜挫衄锋”。

圆笔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笔画圆起圆收,转弯处不露棱角的用笔称圆笔。书写时裹锋起笔,回锋收笔,转折处用提转。

方笔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笔画的起笔出棱角,收笔与转折处成方形的用笔称方笔。

渴笔

【辞源】《升庵集》“唐徐浩书张九龄司徒之告身,多渴笔。渴笔者笔枯而无墨,在书家为难。

悬针

书法名词。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兰亭》“年”字尽其势也。

垂露

书体之一。《古今篆隶》曰“垂露书,汉中郎曹喜作,以书章奏,如缀轻露于垂条也。”《珊瑚钩诗话》“书有垂露者,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

顿笔

【辞源】停书也。《晋书》“是以顿笔按气,不敢多云。”今作字行文于著力处故作停顿,皆曰顿笔。

内擫yè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指意在收敛的笔势。近人沈尹默认为:“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擫所成。”又说:“要用内擫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书法论丛》)

外拓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指意在纵放的笔势。沈尹默说:“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行草为宜。”又说:“内擫是基础,基础立定,外拓方不致流于狂怪。”

牵丝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又称“丝牵”、“游丝”、“引牵”、“引带”。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在先后笔画之间留有纤细痕迹。点画间有纤细如丝的痕迹,用笔则显得挺健利落,可产生上下呼应、笔意贯通的艺术效果。

墨猪

字体无筋无力者古人称为墨猪,比喻字笔画丰肥、臃肿缺乏筋骨。东晋卫夫人《笔阵图》称:“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有人或把笔画过肥,好似墨团,毫无力度的字称作“墨猪肉鸭”。

壁圻

言书字无布置之巧,本乎自然的书法意态。

颜鲁公尝问怀素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师有自得之乎?’师曰:‘贫道观夏云多奇锋,辄尝师之,夏云因风而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壁圻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见《广川书跋》)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缓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则以耀其精神,无锋则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意尽则用悬针,意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圻(qí),此皆后人之论。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圻者,欲其无布置之巧。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针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又有三折。”(姜夔《续书谱》)

布白

【汉典】书法用语。谓落笔时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清冯武《书法正传·纂言上》“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王羲之云:“分间布白,远近宜均。”蒋和称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十三行》之妙在三布白也。”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指字的点画间架安排和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布置。字的点画与空白有繁简、长短之不同,结体也有大小、疏密、欹正之不同。书写时均应因字生势,灵活多变。布白得当,可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产生参差错落、呼应协调的艺术效果。

宝墨

【辞源】谓法书之可贵也。[孙觌文]“扇出上方,宝墨未干。”《六一题跋》“唐陀罗尼经幢,在今润州宝墨亭中,唐云阳野夫王鱼之书,字画颇为世俗所重。”今称人之手书曰墨宝,本此。

游艺

【辞源】谓优游于艺术之事也。《论语》“游于艺”。《北史》“钻道据德,游艺依仁。”

【三希堂法帖】清乾隆皇帝弘历特谕:“书为游艺之一”。

甲骨文

【现代汉语词典】甲骨文是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清朝末年开始在河南安阳商朝都城的遗址发现商代的甲骨文,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古代建筑遗址发现西周早期龟甲文字。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汉典】古汉字书体之一种。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1899年王懿荣认定为殷商文字,从事收集。经清末及近现代学者相继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万片以上,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是汉字的较早书体。郭沫若《今昔集·论古代社会》“殷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石鼓文

【辞源】鼓凡十,每鼓约径三尺馀,今在北京旧国子监大成门左右。其文为周之大篆,即史籀所作者也。鼓于唐时始为人知,初在陈仓,散弃于野,郑馀庆置于凤翔孔子庙中,而亡其一。北宋时,向传师求于民间,乃得之,相传以为成周猎碣,自古著录家,如《书断》、《元和志》、《法书苑》、《金石录》诸书,并称为宣王大狩所作,其形诸词赋者,若韦应物、韩愈、苏轼之徒,尤指不胜举,而董逌、程大昌诸人,则断以为成王时所作。郑樵因其文往往与秦器相合,指为秦刻,杨慎从而和之,全祖望遂谓此鼓必不出于秦前,而马定国创为宇文周时之说,和之者有焦竑、顾炎武诸人。《集古录》籀、史二书,则并疑其伪,论断纷纷。殆如聚讼。鼓文历久残缺,唐宋时已然,欧阳修所见已仅465字,后人所见字数愈少,有仅止272字者。惟鄞范氏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最为完备,然亦止462字。清阮元重刻于杭州府学,王昶就家藏本参考宋拓暨诸家摹本,补释阙文,共得464字,盖鼓文莫备于此矣。清高宗临雍讲学,见石鼓原刻,惧其日益漫漶,为立重栏以护之,别选贞石摹勒鼓文,便人椎拓,于是石鼓有新旧二种。(见《金石萃编》)。

【现代汉语词典】石鼓上刻的铭文或石鼓上铭文所用的字体,叫石鼓文。石鼓是战国时期秦国留存下来的文物,形状略象鼓,共有十个,上面刻有四言诗铭文。唐代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发现,现存北京。

鸟虫书

【辞源】王莽所定“六体”书之一,其体或像鸟,或像虫,书旗帜及符信用之。秦之“八体”书,但称虫书。鸟亦称羽虫,盖举虫以该鸟也。

鸟虫书的特点是将字的笔画写成类似动物的形状,字形犹如图画。这种书体多用于旗帜和符信上,能起装饰作用。孙过庭在《书谱》中认为,鸟虫书牵涉到绘画方面的技巧,与书法方面的功用和标准不同。

科斗文

【辞源】周时古文也。王隐曰:“太康元年,汲郡民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漆字科斗之文。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据此,科斗文为晋人俚语,汉人无此名称。孔安国《尚书序》,有科斗文字之语,说者谓孔传为后人伪托之书,此亦一证。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又称“科斗书”、“科斗篆”。手写篆字,以笔蘸墨或漆书写,起笔处较粗,收笔处较细,因而点画之状好似头粗尾细的蝌蚪,故称之为科斗书,又写作“蝌蚪书”。元代吾丘衍《学古编》称:“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竹上,竹硬漆腻,画不成行,故头粗尾细,似其形耳。”

章程书

【辞源】八分书之别名,王次仲作楷隶,时人用写篇章,或写法令,谓之章程书。

一笔书

指草书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连续书成,故称一笔书。相传为汉代张芝首创。张芝的草书,其势如一笔写成,全篇气通脉连,虽笔画偶而不连,而其势仍直贯到底。

悬针篆

【辞源】后汉章帝时曹喜所作。用题五经篇目,形似悬针,故名。

折钗股

【辞源】书之笔法。姜夔《续书谱》“折钗股者,欲其曲折圆而有力”。郝经《读秦碑诗》“拳如钗股直如筋”。陆游作《行草诗》“气压唐人折钗股”。盖唐人论书,有此语也。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圻(qí),此皆后人之论。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圻者,欲其无布置之巧。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针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又有三折。”(姜夔《续书谱》)

屋漏痕

【辞源】《法书苑》“颜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于邬兵曹,或问曰:‘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兵曹有之乎?’怀素以古钗脚对。颜鲁公曰:‘何如屋漏痕’。”言其流行自在也。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云:“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清朱履贞《书学捷要》称:“屋漏痕者,屋上天光透漏处,仰视则方、圆、斜、正形象皎然,以喻点画明净,无连绵牵掣之状也。”

锥画沙

“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姜夔《续书谱》)。多比喻藏头护尾,正锋行笔的书法意态。

印印泥

【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指印章印在封泥上,深入而有力,印出的字不走样。宋黄庭坚《论书》云:“王氏(王羲之)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锥画沙、印印泥又合称“画沙印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