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青花鉴定技巧,深入分析,值得收藏

 鉴藏有道 2020-07-21

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聊聊雍正青花的相关问题。雍正一朝属于清三代时期,熟知清代历史的都知道清三代是清代盛世时期,国力昌盛。在这段时期瓷器烧造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时期。此时的瓷器制造水平相当之高,流传下来很多精美瓷器。雍正一朝在清三代中时间最短,短短只有13年,但是其瓷器烧造水平却发展得很是顺利,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雍正青花在继承了康熙时期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提高,有了很多的创新变化。

雍正一朝时间是比较短的,同时它有一部分青花时仿烧前朝的器物,鉴定雍正青花时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有读过笔者文章的对笔者自身应该已有所了解,笔者自身是一位资深的古董经纪人,任职于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负责藏品征集,有藏品出手也可联系笔者壹玖捌陆,陆玖伍贰叁五零进行咨询送拍咨询。因工作原因,笔者常与业内专家交流讨论,平时也有许多藏友询问到笔者一些关于鉴定方面的知识,所以笔者将自身的鉴定时常有的一些技巧方法通过文章分享给大家。

一、胎体方面:雍正时期的官窑青花胎体整体是有坚致、洁白、细润、轻薄的特征,它的底足和外壁连接处理的非常规整,造型较为俊秀,雍正时期瓷器的胎体特征在清代瓷器中是较为突出的。雍正青花胎骨在高倍放大观察下有呈糯米饭状的一种特征,其胎壁坚硬且薄,瓷化的程度很高,用手指轻轻叩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像金属一样。雍正青花在修胎方面是一丝不苟的,基本看不到有旋削痕迹。这一时期的民窑中的高档瓷器与官窑瓷的胎体是较为接近,其中较难发现未粉碎的颗粒状瓷时,偶尔发现极为微小的颗粒。

二、釉面方面:雍正时期的青花瓷器釉面较为光润,雍正时期仿永乐成化时期的釉面较为洁白;仿宣德的釉面橘皮纹特征较为明显,釉面呈闪青状;仿嘉靖、万历时期的釉面则是使用亮青釉,釉薄且精细,釉中气泡较为密集,且呈现大小气泡混杂套叠的特征。这时期的一些民窑青花则为粉白釉,胎釉结合是没有火石红特征的。还有部分的民窑青花瓷器圈足部上施有一层黄色的护胎釉,与纯净润泽的青白釉交相辉映。

三、色料方面:雍正青花官窑器早期和康熙时期的比较相似,有一部分瓷器色调呈现出明快艳丽的特征。到雍正中期时,已经发展的具有本朝的特点,青花的呈色较为灰暗。这一时期还烧制了很多仿前朝的青花。其中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的青花是有晕散的,纹饰上会有人工点出的黑色小斑点,不沉入胎体,没有金属光泽;还有一部分仿嘉靖、万历时期的青花呈色色调深蓝鲜艳,较为稳定;仿成化时期的青花呈色较为淡雅。

四、纹饰方面:雍正青花的纹饰风格总体上是显得清秀雅致,常用的有过枝花、过墙龙、皮球花、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等。这一时期的山石多用的是“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层层的苔点;这一时期在人物绘画上和康熙相比,康熙时期是大人小景,雍正时期是小人大景,人物通常位于景中一角。雍正时期还有用梵文满饰器物表面,这是雍正时期独有的特色。总体来看雍正青花特征,整体构图较为舒朗,简洁明快,人物的面部较为清秀,花卉显得纤巧细腻。

五、器型方面:雍正青花的造型很多,除了仿前朝永乐、宣德等等的器型外,还有很多本朝风格特色的器型。这一时期的碗、盘器物的口部和底足都是比较大的。雍正青花的器型总体线条都很柔美,比例较为协调恰如其分,看着是比较秀美的,在清代瓷器中雍正青花器型是较为完美的。

六、款识方面:雍正时期的官窑器底款是有专人题写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各类瓷器上款识字体相差较小。常见的官窑款识多为“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这三种。早期是为楷书双圈三行,晚期为双圈或双框。其中双圈画得很规整,几乎看不出笔锋的起落。楷书字体显得挺拔俊俏,结构方正均匀。早期字体带有宋代风格,横平竖直、横细竖粗;中后期的横竖大体是一致的粗细,字体都很工整漂亮,具有雍正时期楷书的特有风格。清代官窑篆书款是自雍正时期开始大量出现,篆书款也是有三行六字、双行六字、双行四字的,其款字笔画粗细大体一致,工整漂亮具有雍正时期风格。总体来讲,雍正时期款识主要是以“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为主,其次还有一些六字篆书款和四字篆书款,其四字款极少,通常大件琢器是六字篆书款,中小件的多是楷书款,少量也有篆书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