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小说的成长史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7-21


X

  作者:林颐

  成长,是很难定义的。宽泛地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成长。笼统而言,成长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阶段,我们经受生活的历练,获得经验,从稚嫩走向成熟,拥有独立面对世界的精神力量。反映成长主题的小说可称之为“成长小说”,它发轫于220多年前的德国,随后在英国、美国得到较大的发展。所以,研究成长小说,就要从西方成长小说史讲起。

《西方成长小说史》 孙胜忠 著 商务印书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胜忠先生的《西方成长小说史》是该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概括:“本书对西方成长小说的演变历史做全面的梳理和考辨:从其源头——德国经典小说的出现,到成长小说在英国的诞生和第一次兴盛,再到英美成长小说在19世纪、20世纪的变化,直至当代英美成长小说对经典成长小说的继承与革新。”在线性梳理搭建的框架上,这部作品兼容了文学批评、社会文化考察和哲学思考,既透过历史的纵深来展开对文学现象的分析,也紧扣“成长”主题来谈论作家笔下的人物所代表的社会风潮。

  经典成长小说18世纪诞生于德国,当然,此前也有叙事文学作品涉及成长主题,但是没有哪一部作品,像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被视作典范。歌德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时断时续地完成了这部作品,其中渗透着歌德本人对人生目的等大命题的深刻思考。其后,托马斯·曼的《魔山》成为扛鼎之作,反映的是后期资产阶级的生活,写作艺术上采取了现代派象征手法,不过在注重青少年主人公人格的成长和道德的塑造方面,与歌德是一脉相承的。

  德国成长小说很快就有了变种——英国关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小说,并且还从英国出口到了美国。许多英国经典名著,比如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等在书中都得到较为充分的诠释。对美国成长小说的讲述则围绕着19世纪的华盛顿·欧文、库珀、霍桑等人的作品,尤其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作者对20世纪的美国小说,比如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菲茨杰拉德的《冬之梦》等的论述,详细呈现了其文学特色和成长小说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孙胜忠的文学史研究看到了文学与历史的相互参照,他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文学现象的评价,常常是通过进入历史而勾勒出主要问题的脉络而展开的。他指出,青年歌德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极力主张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奔放,但他在创作《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时已进入了古典时期的创作阶段,威廉·迈斯特的经历体现了18世纪德国青年的理想与现实不可避免地冲突之后的困顿迷茫,经典的德国成长小说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认知和人格完善,以个体获得社会化人格为目标。这与德国当时启蒙思想运动的要求是相一致的。而英国成长小说多半反映主人公“向上流动”的经历,强调金钱与社会地位所起的作用,这是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的社会价值观在文学上的反映。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妇女问题的关注推动了女性成长小说的兴盛,以及一批杰出女作家的出现。美国成长小说的成就,受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总体上说,对英国的帝国文化,或者说强势文化的抵制,对文学乃至文化上独立的诉求,客观上远离欧洲而受其影响较小,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和获取个人身份、地位的紧迫感等等,是造就美国成长小说的重要因素。

  这些成长小说因地域、国家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性,它们折射着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烦恼与苦闷,彷徨与希望。越是到后来,成长小说的风格、结构、情节和人物塑造就越多样化。成长不等于进步,不等于就是个人社会化的完成,它也可以是反对成长,拒绝归化,向世界大声说“不”。各种成长小说也有着相似的要素,通常包含代际冲突、爱的考验、事业的挫折和人生的困惑等,最核心的,就是本书所强调的——自我教育。主人公一定有追寻自我、建构自我或反向的消解自我的要求,这正是“成长”的内涵,是成长小说与传记、流浪小说、英雄传奇等文体的根本区别,也是不同的成长小说之所以分别表现启蒙思想、社会实用主义或现代主义精神的原因所在。

  到底哪些小说可以称之为成长小说呢?有时候也是很难归类的。比如,孙胜忠举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认为这个中年人发生重大的认知和性格变化的故事也是成长小说的一种。但以笔者之见,虽然海明威也说“麦康伯终于长大成人了”,这句话更像是对生活的嘲讽,最主要的是,麦康伯并没有任何自觉的“自我教育”的意识,整部作品的气质也很难说是成长小说,把它划为成长小说有窄化之嫌。

  好的作品,都是很难用类型或标签去框定的。尽管经典成长小说在20世纪遇到了很大挑战,还有人哀叹“小说已死”,但是,文学不会死亡,而成长,也不会停止。(林颐)

[ 责编:张义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