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东方欲晓10 2020-07-21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首发《巅峰》2012年12月刊

我一直很不解:离成都并不远,不过84公里。交通也很方便,从成雅高速出发,寿安站下来后十多公里,就到了西来镇口;从成温邛高速经临邛镇回澜塔脚下转向蒲江,十多公里可到西来;如果是从雅安西游归来,高速路在蒲江出口下来,十多公里也到了西来。

但西来,就像是藏在深闺的姑娘,神秘,安静,游人来与不来,不急不燥。

等我有过几次在西来木板房之间的流连,有过几次和临溪河的亲近,有过几次对古榕树的抚摸,我好像开始明白了:

西来是需要细细阅读的,西来是需要慢慢体味的。就像山水在那里,树木在那里,老街老巷在那里,都是有生命的——

西来,是在等那些懂得它的人,等着人欣赏它深厚却不张扬的美。千年不变。

 

“战国船棺”与临溪县遗址

2010年第一次造访西来镇,在如今修葺一新的古戏台旁,有一间不大的平房,里面放置着在蒲江县鹤山镇盐井沟出土的战国船棺,门口一块匾牌上,还清晰的刻着“船棺堂”的字样,一副对联“百件珍宝重现巴蜀神韵,千年图语印证华夏文明”记录着一件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而这次发现的关键词就是“船棺藏宝”和“巴蜀图语”:

2006123,蒲江一处工地发现战国船棺,经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一具6.8米长的战国时期船棺和两具小型船棺相继出土,这是自1979年船棺墓首次在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被发现后,蒲江县发现的船棺达到10具。

 “船棺”, 3000多年前,船棺墓葬作为春秋战国至西汉前期古代巴蜀地区所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记录着一段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的往事,久到我们只能从船棺的形制上,从那黑黢黢已经石化的木纹中,叩听远古的信息。在此之前,除2000年成都商业街发现古船馆以后,蒲江的船棺又一次用实物——船棺中发现的玉环、战国半两钱等证实,这里葬的是蜀国开明王朝的王族。

同时,和船棺一起出土的一枚带有“王”字的小小图章,更给人们带来惊喜:这是非常罕见的“巴蜀图语”,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古蜀国文字起源,提供了实物性证据。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在四川地区陆续出土的青铜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和后来发现的青铜戈上的戈文、印章,被学者推测为古蜀人的文字。有人开始称其为“巴蜀图章”。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省博物院研究员李复华、王家祐先生把这些青铜器上的符图、戈文、印章命名为“巴蜀图语”,指出这是“用图像表达语义”。此语一出,获得考古和古文字界的共识。

“巴蜀图语”又称巴蜀符号或巴蜀图形文字,流行于3000多年以前的开明王朝时期,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冯广宏先生就认为,巴蜀图语就是巴蜀文字雏形。

西来镇是被临溪河包围而成的;临溪河则是因临溪县城遗址而得名的。上一次擦肩而过的“临溪县遗址”,这一次,终于找到了:出西来镇2公里,车子在大五面山的丛林里穿行,残城址村的坡道上一个小牌指示应该拐弯,驶进只有一车宽的水泥小路,一片一片挺直的桉树在路边出现,来回走了两圈,居然还是不见城址踪影。停车,等待路人。终于有位婆婆走过:“临溪县城?你说的是不是芒城子喔?我们一直住在里面的,前头路边就看得到东门城墙豁口。”一路寻找,一座已经有1457年历史的古城城墙赫然就在眼前:

夯土筑成的城墙残端4米多高45米厚,在秋风中沉默的卧在那里,几缕衰草从城墙缝隙中钻了出来,如果不是有人指点,你丝毫看不出这就是经历了1475年风雨侵蚀的古城城址,如果没有这段残墙和一块已经掩入荒草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溪县城遗址”的石碑,人们又该到哪里去怀古?

在不多的资料中,我只找到这样寥寥几句关于临溪废县城的记载:

临溪县设置于南北朝时期,后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临邛县置临溪县。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八个朝代,宋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由“县”降为“镇”,“省临溪县为镇入邛”,在历史上存在了517年。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古街古榕与川西文化

西来最终形成集市与街道,还是仰仗临溪河,还是仰仗临溪古县城。

这从西来留存下来的“来安码头”旧名,可以依稀看出这里原是水陆通衢的水码头。

西来浓郁的川西特色,由于和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路线吻合,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打上了悠久的历史印记。其中几样景致,是非细看不可的: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临溪十二古榕”。一株株老树,都有着千年的历史:从形象上命名的有母子树(2株)、夫妻树(2株)、兄弟树(2株),从意义上命名的,有迎宾树、英雄树、菩提树、观音树,以动物形象命名的则有恐龙树、鹰爪树……

十二株古榕树基本呈一字排开的位置,分布于临溪河靠近古镇的河边。虬干雄枝、树影婆娑、竹椅散布、茶香飘逸——这基本就是临溪河边从初春天一直延续到初冬的景象了。和其他倚水的古镇不同,西来的“临溪十二榕”,仿佛是具有生命力的西来老住户,绿意十足、禅味十足,是西来独一无二的形象代言。

古镇没有老街,就失去了古镇的韵味了。

西来和川西的其他古镇一样,现存的老街老巷上,至今有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时期典型川西特色的民居古建筑。由簸箕街、龙眼街、烟巷子、水巷子、花龙门子、中兴街、亭子巷等构成了1200米长的老街和700米长的古巷,老街上一色的全是木质结构的瓦房。上午,游客还没进镇,一扇扇木板就被下下来放置在旁边,一个个独特的大招牌挂在木板房的门楣上,和满街红色的灯笼、黄色的幡子争相夺人眼球,卖饭菜的馆子叫“八仙桌”,理发的铺子叫“徐待诏”,文气十足。

说到文化气息,西来的另一组景致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古镇入口处的文峰塔、惜字宫(字库)、古戏台和百颗灯。

西来的文峰塔、惜字宫(也叫字库),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翘角檐精巧玲珑,塔身四周是戏曲雕塑,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塔上配有九曲篆文,也乃世间少有。各层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动物、花卉、诗歌内容丰富。塔身第一层“惜字宫”横匾上刻“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显示着这座建筑与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

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圣迹亭”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小品中非常特殊的一种,在“敬惜字纸”、“惜字得福”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很普及。此所谓“人间需富贵,一字值千金”。字库在成都的很多古镇中都能看到,知名的有修建于清光绪6年的洛带古镇字库塔(高9.2米二层六方体);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街子古镇字库塔(高20米五层六方体);建于清道光8年的邛崃兴贤塔(高16.5米三层六方体);建于道光十八年的金堂赵镇字库(高6.07米三层六方体)等。

近年来,发展古镇旅游,西来又新添了“文风街”、“寻古街”、“禹王街”等街道,来安廊桥、鹤山书院、临溪画院、临溪塔等建筑,看宣传资料介绍:禅茶小镇,大约是西来定位的目标了。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青翠山水与淳朴民风

两山瞰古镇,一水围老街——这是对西来的简要概括了。也有人说,从空中看,西来就是一艘船,而文峰塔就是那定向的篙。

关于“西来”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天上看,整个古镇的民宅摆成了一个标准的“西”字。第二种说法则和“先有关帝庙,后有西来场”有关:传说康熙元年临溪河爆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将上游张魁场的木刻关帝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庙门向西。康熙34年,蒲江县令李绅文遂借用佛教教义中“佛法西来”的典故,改临溪场为西来场。

关公是讲“义气”的老祖宗。至今,西来古镇不仅有千年古榕、百年老街,还保持着淳朴的民风:街道清爽、环境舒适;做生意的自重,绝不乱摆摊点;看见游客不惊不诧,有从容的生活态度。

乡风民俗“百颗灯”也是一例。

百颗灯是西来古镇独有的民俗:西来镇文峰塔左侧和古镇中心台子坝,各伫立着一个高高的百颗灯灯杆,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九,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便会点燃三十六盏百颗灯祈福,随着百颗灯在旗杆上缓缓升起,飘飘摇摇的灯火带着人们的虔诚企盼,一同升到空中,星星点点的温暖着人们。

今年10月,我再次来到西来,在河边、街上走了一圈,有点累了,我们在恐龙树旁、簸箕街口的“矮哥血旺”店面前停下了脚步。“老板,在门口摆张桌子嘛,”拴着围腰的矮哥马上接口,“有客来,赶紧上茶!”

油亮的特色血旺、白色的石磨豆花、翠绿的青菜和香喷喷的腊肉……未及斟酒,我已经先自醉了。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影像地理三十】蒲江西来镇:千年古榕卧临溪

古镇档案:

     西来镇原名临溪场,位于蒲江县域西北部,地形属浅丘陵山地为主。北骑大五面山,南峙小五面山,两山之间为临溪河中游平坝。距成都市区84公里。

西来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西魏恭帝时属古临溪县,场内集镇街上有清代建造的文峰塔与惜字宫,有至今保持完好的大量明清时期的川西民居古建筑。全镇由簸箕街、龙眼街、烟巷子、水巷子、花龙门子、亭子巷等构成了1200米长的老街和700米长的古巷。

西来镇2005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同年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